分节阅读 172(2 / 2)

眼前一口和锅一样的东西出现在面前,不过很巨大。

“看到这个巨大的有很多石柱支撑的像锅一样的东西没有,喀斯特溶洞中很常见的一种景观,石锅,是由于溶洞顶部一个局部有强烈的紊流作用,水压增大,溶蚀量比其他地方大,从而形成了一个向顶凹入的弧面形状,这就被称作石锅。”

堆积地貌是溶洞景观棕的精华,重力水的堆积是形成堆积地貌的主要方式,大量溶解的可溶性岩石随着水滴不断落下积累,形成了很多绚丽多彩的奇观。

方宏看着眼前一颗细小的笋子:“也不知道掰一块儿算不算犯法。”

“枪哥你准备搞破坏啊”

“哪能啊,那影响多恶劣,我是抱着保护溶洞的心态来的,大家到溶洞景区旅游可别去瓣石笋。那都是成百上千年甚至上万年形成的东西。”

石钟乳和石笋,由于形成构造的原因,就和大树一样,有年轮。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程中形成,难免前后之间有差别,所以是同心圆结构的。

在一般情况下,石钟乳是倒悬的,石笋是在地上的,都是圆锥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后融为一体,最终变成粗壮的石柱。

不过在这里,石柱都很细弱,这说明这里的岩石更容易上下堆叠堆积。

“眼前我们看到的梯子,都有些湿润,他们并不是人工开凿的东西,而是边石堤,天造地设,鬼斧神工。”

就好像孙悟空看到水帘洞一样,里面有各种家当,都是天造地设的,所以说西游记的作者一定是到过某个非常漂亮的溶洞中看了之后,有了水帘洞的灵感。

“阿克库伊伊,阿莫多,伽伽。”

“你,可以拍摄,白天。晚上,离开。”

现在身活在乡村或者城市的玛雅人,和普通本地人没什么区别,不过身活在溶洞的少部分就不同了。

方宏询问:“我可以拍摄你们祭祀的场面吗拍摄,祭祀,神邸。”

方宏知道自己语法有错误,所以把几个重要词汇单独说了一遍。

“没有祭祀,今天没有祭祀。”

每个民族都一样,不可能天天祭祀,不管是初一十五烧香拜佛,还是礼拜六做礼拜有得教会是周六有得是周天。

所以,玛雅人的祭祀也是有时间的,不可能有事没事就祭祀。

方宏叹息:“真可惜。”

“枪哥,赶紧看看他们生活的怎么样吧”

“能怎么样”方宏抬头看着顶部的空间,熏黑了不少,甚至于有些钟乳石的表面都是黑色的,说明他们在这里住了有些年头了。

“枪哥,问问水晶骷髅头的事情”不少未解之谜爱好者在发问。

“水晶头骨的事情不用问,我就可以解答,这是一个骗局。”

首先,在玛雅的雕刻中,用的是石头砸石头的方式,也就是说质地坚硬的石头可以在稍软一些的石头上雕刻,那些可塑性强,硬度不高的石头上可以做细节描绘。

水晶的硬度大概是7,知道什么概念吗。人的骨头硬度最高的是牙齿,硬度是六点几,世界上最坚硬的牙齿硬度也只有七。

不锈钢的硬度是5。

如果要雕刻水晶,你必须有合金钻头甚至金刚钻。

所谓的水晶头骨,都是现代工艺品,因为在古代的玛雅记载中是没有这些东西的,第一个水晶头骨被发现是在玛雅城邦被发现几年后。

它并不是在遗迹中被发现的,随后出现过很多个水晶头骨,而且还不同,有的是仿照北京猿人头盖骨的造型制作的头盖骨,有得是完整的骷髅头水晶,甚至于有得水晶头骨的构造是按照解刨学完完全全的刻出来的。

那绝对不是玛雅人可以做到的。

很简单的思路,颅腔,如果用雕刻的手段来打造,那么你就必须从一个很小的洞里面探进去钻子,然后敲打。

第一,水晶硬度高不代表它强度大,和玻璃一样,遭受重击会碎裂,第二,玛雅人的工具是石钻,石钻更多的是用来生火的,而不是雕刻的,哪怕玛雅人有铁钻,也很难雕刻水晶头骨。

水晶头骨是一个恶作剧式的发明,然后被无数拥趸争相模仿,变成了一个说不清楚的谜题。

因为世界上大多谜题都是人类故意主动制造的,所以水晶头骨也一样。

玛雅人生火,玛雅人烘烤食物。

玛雅人烧陶的方式非常原始,当然了,比太阳烤陶要先进点,也有烧炭窑的工艺,比很多太平洋岛民的火堆烧陶先进的多,不过也仅仅止步于此了,和五千年前我国的烧陶手段别无二致。

ot

otot

ot

第二十七章智慧

整个溶洞,除了三个男人之外,还有一些女人和小孩,并没有老人,或者说并没有太老的老人。

而女人的衣着,明显比男人更好。

由于现在就是这个区域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所以她们穿的是几乎能盖住手肘的有袖衣物,并且还搭着不知道该说是披肩还是褡裢还是围巾的东西。

有一个女人有发饰,头上带了一个不知名的木头制作的簪子,头发上用布缠绕了一圈,而下端头发是散开的。

“枪哥这是普通玛雅人的装扮吗”

“我也不知道,玛雅人似乎没有统一的服装风格,所以我也不知道这是她们的民族服装还是随便穿穿。”

“随便穿穿枪哥你总结的好”

“枪哥,似乎没有什么看的了,该出发了吧”

“不急。”方宏到处张望:“人生在世一辈子,有几次有机会到原始部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