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2(1 / 2)

人族刻画的扭曲一点,獠牙大一点,也无可厚非。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初中课本永远都不会告诉你北京猿人是食人族,就好像课本永远都不会告诉你,先进的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是个食人魔一样。

方宏告别了挖掘团队,独自走上了冒险之旅,通过全景拍摄功能,该看到的方宏都看到了,是时候离开了。

前往西部山地丛林,寻找玛雅人,穴居的玛雅人。

“玛雅人是古代美洲人中的一支分支,是美洲唯一留下了文字记录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实际上玛雅是为了方便而给他们起的一个集体称号。”

换句话说,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个悖论,首先不存在一个玛雅,而存在很多的氏族,小国家等等,然后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字,且相似。然后你把他们定义为玛雅人,然后告诉世界,美洲只有这一个民族有文字。

这就仿佛你把有翅膀的都归为鸟,然后告诉世界说你发现只有鸟才会飞一样无聊且无用。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蝙蝠,和鸟类完全不相识,却被当做鸟。

“本来玛雅人是生活在危地马拉低地和高地的,不过现在他们退回高地了。”

之前说过,印第安人都很好战,所以他们不能生活在平原,因为一旦进入农耕文明,你就成为了打劫对象。

从这一点上来说,玛雅之所以是玛雅,永远是一个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

普天之下的好战民族都住在山里,而平原适合耕种,农耕文明或者干脆一点,就是中华人不知道收获的季节会被北方游牧民族打劫么为了防止被打劫,就去住在山里也去打劫那么,抢谁的去请问。

没有勇气进入平原耕种,哪怕发展成了大帝国,也会像元朝一样,在江南种草喂马,最终短时间就会崩溃。

试想一下,玛雅帝国的人哪怕再多,只要耕种土豆,就活得下去,活不下去退入山林,是因为什么

你永远不要指望一个刀耕火种的文明能够持续下去。

公元一千年的某一天,某任国王看着刀耕火种的大地,疑惑为什么长出来的作物越来越少。

公元一四零零年的某一天,一个玛雅人站在大地上,看着贫瘠的土地不知所措。

公元一五零零年的某一天,一群玛雅人头也不回的进入了森林,既然要过打猎的日子,干嘛住在这些石屋里

玛雅人退去不久,也就几年时间,西班牙人意外买到了一个叫做玛雅的陶盆,为之神往。

随后,某个西班牙人到达了墨西哥征服了阿兹特克。

历史总是记载西班牙人带领一堆印第安山民打赢了阿兹特克帝国,就好像西班牙人很会打仗一样。

实际上,是天花疫病爆发,导致阿兹特克帝国崩溃。

西班牙人就是那个时代文明中的丧尸病毒病原体,他们还始终宣称自己是靠一百个人用牙咬死了人口千万的阿兹特克国民。

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变迁,也在交融。

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印第安人极度善于用马,而马这种生物都是从欧洲带来的。

大航海时代前两百年,印第安人把欧洲人打的不要不要的,可是随着疫病横行,印第安的文明迅速崩坏,甚至于退入山林的玛雅人似乎也大量减少。

如今,现代玛雅人主要从事农耕,不少玛雅人依旧居住在洞穴,拒绝外出,就好像佐埃人拒绝和白人有过多的交流一样。

“这里是危地马拉高地,丛林里到处都是喀斯特地貌,也就是石林和溶洞组成的地貌,当然了也有其他的地理现象,比如危地马拉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天坑,这种在城市中心突然崩塌的圆形深洞就是因为热带喀斯特地貌引发的。”

方宏看着眼前的一个洞穴:“这儿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我们继续前进。”

又响起了印第安音乐,呐喊声仿佛从远古而来,穿破阻隔,深邃而悠扬。

直播器响起这种bg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方宏左右摇头,终于看到了想要看到的一幕。

三个衣不蔽体的玛雅人站在丛林的一头,看着这个方向,他们拿着长长的杆子,那是吹箭筒。

很多狩猎民族并不使用弓箭,而是使用吹箭筒,不用浪费那么多力气,也能收获猎物。

黑色而卷曲的长发,深黑不知名的刺青,布满花纹的围裙,干瘦的身形。

玛雅人。

第二十六章溶洞

之前方宏认为太阳中那是太阳神,方正的是吸血鬼,是有原因的,并且正确的。

古代玛雅的礼仪非常的复杂,不过整体都体现在祭祀上,而不在人际交往上。

古代玛雅人认为太阳即将衰老,他们会死亡,所以发明了很多祭祀太阳的礼仪。

当然了,谁知道那是不是因为没有粮食了,故意减少奴隶人口的行为呢就好像中世纪欧洲人吃不起饭了,就十字军东征一样,嘴巴太多养不活,死一点就好了。

所以,玛雅人在和外界的人交流过程中,显得非常的随和,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这样一套礼仪用于与人交往。

就好比,他们在神庙祭祀时,你走到神庙里去,也没人会阻拦你一样。

方宏很远的地方和三个人挥了挥手,三个似乎交流了一下,然后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方宏上前,用极度简单的西班牙语打了个招呼。

其中一个人点头,指了指直播器。

方宏说了摄影机的西班牙语,那个懂西班牙语的玛雅人似乎在询问是不是要拍摄,方宏也听不懂他的意思,只是重复了两次拍摄这个词汇。

西班牙语的yes发音就是西,方宏问了两次,对方点头说了西。

“他们允许了我的拍摄,不过还没问清楚去他们的住所拍摄需不需要收费,如果需要的话,就给钱。”毕竟是拍人家家里。

三人带头,方宏跟着,在林间穿行,路遇到一直鹧鸪飞过,一个玛雅人抬起吹箭筒,对准天空一吹,鹧鸪落地。

往前走,看到了一个开口的石崖,这就是溶洞。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在我国的西南几省加上福南分布较为广泛。”

溶洞大的可以容纳很多人,我国也有很多溶洞景区,二小的溶洞,人根本无法进入。

gu903();眼前的开口非常大,仅仅刚刚进入,就能见到很多的溶洞地貌特征,包括石柱和石幔,漂亮的石笋到是少一些,原因之前已经说过了,天气热,水蒸发快,不利于石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