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以部下郡国兵围麴氏邬堡的是他的三叔麴演,也就是麹义的三弟。
“主公不知道”麹义面色露出苦笑,难得有唉声叹气的模样,咂咂嘴饮下樽中清酒,叹道:“还是桃县酒他的官职是我亲自免的他围过燕氏邬。”
什么
燕北端起的酒樽刚到唇边便落了下去,两眼瞪得好似铜铃,面上露出难以言喻的表情,不可置信道:“你是说,我的部将,把我的家围了,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
“前年,涿郡攻公孙续。”麹义的头垂得更低,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模样看了燕北一眼,见他没多少恼怒这才接着说道:“两个三郎在辽东闹得不可开交,对,就是麴三郎和燕三郎。三郎那时是校尉,想率军西面作战,燕三郎不允,他便率军出营到燕氏邬逼着燕太守发调令,闹到半夜,后来三郎派人告诉我,我就派人把他的官职解了,还告诉燕太守不给他官职,叫他去养马属下还以为,主公知道。”
其实麹义说的还不算全部实情,麴演那时候自己把调令拟好,只等着燕东盖太守印信,燕东在邬堡一步不让,都拔了刀才喝退士卒。
这事发生之后麹义每次看燕北朝他笑都疑神疑鬼的,打仗更加卖力。他还以为燕北挺满意他给麴演解职的做法,为此还窃喜了很久。
现在才知道,燕北根本连听说都没听说这回事。
“燕太守,心胸宽广啊”麹义放下酒樽不再饮酒,摇摇头离席对燕北拜倒道:“非但不怪罪三郎,还任他为军侯,更压下此事不告将军主公,要怪就怪麴某吧,还望主公恕罪。”
燕北好半天才回过味来,细细体会,他倒觉得这事挺有意思的,摆手对麹义道:“行了,又没你什么事,起来吧。三郎也长大了,这是独当一面了出了事也不用找我这兄长。麴兄啊,我这心里,还有点空落。”
燕北很难想象,他那个傻弟弟被求战的整个渔阳营围在邬堡是什么样的感受,这令他蓦然想起当年被潘兴部下那个屯长围在范阳燕氏邬时拔剑的小三郎。
弟弟长大了,不但能独当一面,担当其一郡太守的大任,还知道邀买人心,知道大局为重了。
麹义已经忘了燕北多长时间没称他为麴兄了,似乎入主辽东之后,他们二人每次见面便皆在中军大帐,皆以将军、主公相称,一时间倒令他不知说什么好。
“麴潜死了,你怪不怪我”见麹义没有答话,燕北莞尔一笑,发问后解释道:“这件事在我知道时便已成定局,如果他被押解至邺,我会保下他的性命,哪怕就因为他是你的侄子。”
“那是他咎由自取,他不知道主公的志向,何况暗通袁氏”麹义不屑地摆头,其实他心里也说不出听闻自己弟弟杀死兄长遗孤是什么感受,但他还是要说:“三郎做的对,他是在害麴氏。”
“三郎,麴三郎,升任校尉吧,他于燕氏有功。”燕北话音刚落,麹义便突然仰头问道:“主公,城垛后面,有没有强弩”
“没有。”燕北愣了一下,随后才缓缓摇头,属于燕二郎与麴兄的对话已经结束了。“麴将军,即使你知道此事,甚至参与此事,燕某都不会用强弩伏杀你的。除非你按兵不动或引兵来邺,只要你来了,燕某就很开心。”
燕北怕的是麹义不敢来见他。
正文第五十二章恨念求谢
北上,还是南下
这种选择让燕北今生今世都不愿再做。
很长时间里燕北都认为北方不会有变,因为他就是从北方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北方是他的老家,也是他的根底。但长久以来接连不断之大胜让他忘了,汉人在北方,一直都有强大的敌人鲜卑。
只是檀石槐死后,汉人忘记鲜卑人过去带给他们的恐惧,但世间万族,总有一条永不更改的法则。汉人,匈奴,鲜卑,高句丽,甚至栖身海岛的倭人这世上没有哪个族群是弱小的,攻守势易之在旦夕之间,所谓之强大,也仅仅是相对而言。
都是直立行走,昂首挺胸存于世间,一世卑躬屈膝,非万世卑躬屈膝,捉住机会,总是要站起来的。
所谓除恶务尽,善恶本是相对而言,说白了不过是非我即敌而已。
鲜卑入寇北方的消息,让燕北有些手忙脚乱。数以万计的鲜卑军好似鸡肋,没有大举北上之意义,但亦不可全然不顾,因为供给冀州的粮道在幽州;倘若大军北上,则无暇南入青州。
袁绍不过派出几个无足轻重的说客,却令燕氏如芒在背,比调派大军北进还要有力。
而在这件令燕北很难拿定主意的事情上,前将军府幕僚竟是出乎意料地异口同声所有人都认为,应当放缓对青州袁氏的攻势,向北进兵,在草原上迎击鲜卑
幕府中孙综等人皆为辽东人,以及那些幽州幕僚,燕北在这件事上不愿问他们的意见,因为他认为这些幕僚的家乡在幽州,思虑问题上自然会有失偏颇。他最看重的,是颍川幕僚郭嘉与冀州从事田丰与必不可少的沮授。
这三人,不论出身,在大局上的眼光也要远强于众人。
但他们三个也同样认为燕北应当北上。
出人意料。
最后还是郭嘉说出了众人的想法,“目下兖州曹操为吕布所牵制,青州袁绍无力北上,所求不过喘息之机,便今年不讨,来年亦可再讨。而塞外鲜卑实乃心腹大患,今年放任其南下,来年其又会再度南下,一日不除,则一日不得安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