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不行。
敬翔已经将当前的局势剖析的非常明白,淮西军攻克了许州以后,士气高昂,气势如虹,战斗力有较大的提升,宣武军现在只能守,只能依靠现有的防线,尽可能的消耗淮西军的有生力量,同时在战斗中,用俘虏不断的补充宣武军的部队。这个战略地关键词,其实还是一个“耗”,和淮西军地人海战术想必,宣武军除了“耗”字诀,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现在宣武军麾下地各个将领,包括葛从周、邓天王、孟绝海。存节等大将,现在全部都在前线督军,使用不多的部队和淮西军的人海战术“耗”。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淮西军,宣武军的抗击也是非常辛苦的,如果没有这些富有经验的大将亲自坐镇,宣武军的局势,将士非常危险的。这兵力上的劣势,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回来的,宣武军最大的弱点,就是无法扩充到足够的兵员。
终于,在门槛上蹲了足够长的时间以后,朱温开口说道:“敬翔。”
敬翔说道:“王爷,有何吩咐”
朱温说道:“你说,我们能顶住淮西军的进攻吗”
敬翔断然回答:“当然可以。”
谢瞳在旁边说道:“使相,不必担心,夫人已经从后方派来五千生力军,他们的到来,将会让我们的防线固若金汤。”
因为追剿黄巢有功,朱温被加封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封沛郡侯,后又进封吴兴郡王,地位显赫。所谓使相是一种合称。使指的是节度使,相指的是宰相,而唐朝没有宰相这一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就相当于宰相,所以朱温此时称为使相。但他在担任使相的同时,又有郡王地爵位,因此也有人称他为王爷。
朱温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什么五千生力军,五千老弱病残还差不多。对于自己的那点家底,朱温还是很清楚的,夫人一定是握着长剑,将大梁所有可以抽调出来地男子,都全部送到了战场上。兴许,就连牢狱里面的囚犯都全部释放出来了。对于夫人的手段。朱温是很清楚的,绝对是外柔内刚,坚韧不在他之下。他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只有夫人坐镇大梁,他才能完全放心。
尽管五千援军极有可能都是歪瓜劣枣,不过也是没有办法了。想来夫人为了凑集这五千人,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这个时候,就算是一百名士兵,都是非常宝贵的,他身边除了敬翔、谢瞳逸三个谋士,还有二十名的卫兵之外,其余的宣武军将士,都已经全部派上战场了,可想而知前线兵力地紧张。
宣武军的辖地。正好处在中原的核心地带,汴州、郑州、宋州、滑州、曹州这几个州,都因为长期的战乱,男丁死伤十之八九,很多村庄都已经是十室九空,根本无法征集兵员。兵源不足是宣武军永远的痛,正是这个原因制约着朱温无法展翅高飞,否则,以宣武军的人才济济,这时候足可以平定中原了。
敬翔朗声说道:“王爷。淮西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数天来地战斗,他们的损失是我们的十倍甚至二十倍。我军通过抓捕淮西军的俘虏,不但可以弥补我军的损失,而且兵力还稍稍有所增长,此消彼长,王爷只要坐等胜利消息的到来。”
他跟随朱温地时间虽然没有谢瞳长,可是对朱温的脾气却已经了如指掌,看到朱温又流出一些心灰意冷的意味,急忙力加劝慰。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朱温也有懦弱的时候吗他会在自己的麾下面前表现出来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你,事实就是这样的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朱温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那么坚强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撇开朱温身上笼罩地光环,他也就是普通人,还是个出身底层的普通人。只要是普通人,就会有疲惫、沮丧、恐惧、绝望的情绪,这些感情会陪伴他的一生。以前的朱温是无赖出身,一无所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战斗的时候他的确非常疯狂,悍不畏死,可是现在不同了,他现在高高在上,有娇妻没有美妾哦,有儿女,有家业,需要顾虑的地方多了不知道多少,在战况不利的时候,他当然要为自己的命运担忧。
换了十年前地朱温,他绝对不会想到会有今日这样地成就,同时要面对这么多的问题。那时候地朱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战场结束之后,双手提着一大串敌人的脑袋,到军官那里去领赏,拿到赏钱以后,立刻和兄弟们开赌。至于美色,那时候的朱温还是不太感冒的,当然,偶尔间,他也会找个女人发泄发泄,但是发泄完也就忘了。
他命运的改变,要从两句话十六个字开始说起。
“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有血无头。”
这句话出自李淳风、李天罡推背图里面的第十象。
这一象太离奇了,实在不像是正常人鼓捣出来的,看看“荡荡中原,莫御八牛”,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八牛者,乃一个朱字,朱字拆开正是八和牛两个字。老朱家要出人才了,这个人才是哪一个呢后面还有“泅水不涤,有血无头”。泅水不涤,这里边有水字边,有日字头,有血无头则是一个器皿的皿字。那么这就凑足了,水字边,日字头,再加一个皿,连小朋友都能猜得到,这是一个“温”字。那么这四句谶语,说的就是一个叫朱温的人,又或者是一个叫温猪的动物。
推背图形成的时候,乃是唐初贞观年间,却预料到了两百多年以后的天下大势,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自从推背图出现以后,不少人就将研究它当做了毕生的事业,创造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当然,在中和二年之前,朱温并不知道推背图的存在,更不知道推背图里面有关于自己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