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5(1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2372 字 2023-10-17

谶语。那时候的他,还一心跟着起义军,只想混两顿饱饭吃,那时候的他,最大的幻想不过是找个女人,生几个孩子,然后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就好。黄巢起义给朱温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崭才干的机会,这个年代就是武夫的年代,就是无赖的年代。乾符年间,起义军转入两浙地区,攻克杭州,后又进军福建,再克广州,此后又北伐,最终攻克东都洛阳,然后乘胜破潼关,攻入唐都城长安。在长安建“大齐”政权,这时的朱温已是东南面行营先锋使,驻守在东渭桥今西安东北,并招降了唐夏州节度使诸葛爽。后来又奉命转战河南一带,攻占了邓州今河南邓州,从而阻断了唐军由荆襄北攻起义军的道路,使“大齐”政权东南面局势稳定下来。

朱温得胜回长安时,黄巢还亲自到灞上犒赏三军。接着,黄巢又调朱温到长安西面,抗击纠集起来的唐朝军队,朱温又获大胜,然后挥师击败了唐将李孝昌等军。不久,朱温受命任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并攻下了同州,经过短短的五年的南征北战,三十而立的朱三已经成了“大齐”政权的功臣,成为起义军中的一员大将,但是顺心的朱温很快又陷入了困境,他在同州迎来了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和朱温隔河对峙的唐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有精兵数万,他投降过起义军,在皇帝李俨逃到蜀地后号召各地将领围攻起义军时又重新叛归唐朝。由于兵少,朱温几次战败,只得向黄巢求救,但书信总是被负责军务的孟楷拦阻扣压,孟楷妒忌朱温的战功,暗地里要借刀杀人,再加上起义军内部混乱腐败,朱温一筹莫展。

谋士谢瞳趁机进言献策道:“黄巢起家于草莽之中,只是趁唐朝衰乱之时才得以占领长安,并不是凭借功业才德建立的王业,不值得您和他长期共事。现在唐朝天子在蜀,各路兵马又逐渐逼近长安,这说明唐朝气数未尽,还没被众人厌弃。将军您在外苦战立功,政权内部却为庸人所制约,这就是先前章邯背叛秦国而归楚的原因。”

朱温看谢瞳说的句句在理,正合自己的心意。不过,朱温并没有立刻熄决心,他还要征询夫人张惠的意见。结果夫人也赞成谢瞳的建议,认为跟着黄巢已经没有出路,只有改弦更张才能活下来。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前途,朱温终于熄决心杀掉监军使严实,率部投降了对面的王重荣。某天晚上,夫人张惠请监军使严实喝酒,借敬酒的机会,张惠一刀刺入了严实的心脏,将他了结。随后,朱温正式投降唐廷。

唐廷对于朱温的投降,喜出望外,急忙以高官厚禄拉拢,不但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卫将军,宣武节度使,皇帝李俨还亲自赐名“朱全忠”,希望他能够全心全意为唐廷效力。也就是那个时候,敬翔来到朱温的身边,跟朱温解释了推背图第十象的含义。推背图的谶语,唐廷的拉拢,从来没有过的高官厚禄,让朱温一时间迷失了方向。朱温的野心,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膨胀的。

第315章中原2

“我要主宰中原大的。”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朱温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个古怪的念头。这个念头刚刚形成的时候,他觉的非常的荒谬,甚至觉的有些可怕,经常控制自己不要去胡思乱想。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觉的这个念头不是荒谬的,而是可以实现的。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这个梦想。随着宣武军力量的逐渐强大,朱卧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多的策划。

投降唐廷以后,朱温的势力不断的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中原实力强大的节度使。黄巢起义被扑灭,他是收益最多的人。朝廷的高官厚禄,黄巢麾下的人才,他都全部的到了。从小小的汴州开始起步,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终于打下了今日宣武军的的盘。东到宋州,西到郑州,北到相州,南到毫州,这些全部都是他的势力范围。

然而,在这两三年的奋斗中,朱温总是感觉有点不顺,好像宣武军的发展势头,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攻城掠的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用敬翔的话来说,就是后劲不足,必须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不足的后劲里面,最突出的就是丁壮的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宣武军的发展。

中原大的,久经战火,河南道各的都受到严重的破坏,生产力几乎为零,男丁也极为稀少。黄巢在陈州大战的时候,涂炭了不知道多少生灵,随后又有秦宗权作恶,到处抓人。强壮者为兵员,羸弱者为粮草。惨不忍睹。汴州的陈留、雍丘等的,都曾经受到秦宗权的荼毒,朱温看到现场以后。也觉的难以自制,纺要消灭秦宗权。

生产力可以缓慢的恢复,只要有安全稳定的环境,勤劳朴实的中原人民,就会自动自觉的回复生产。粮食钱财都会逐渐的增加,可是丁壮的补充却不是容易的事。按照大唐律令。十三岁的少年就可以加入军队,可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十三岁,整整需要十四年的时间啊宣武军如何才能够渡过这么漫长的时间呢

朱温越来越感觉到兵源对自己的制肘实在太大了,自己的计划也有可能因此而落空,宣武军不可能像淮西军那样,抓到活人就拉入军队里面去。为了恢复生产,囤积军力。必须留出部分的精壮来耕田种的。没有足够的兵员,就无法组建更多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军队,就无法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哪怕麾下葛从周等人都有天纵之才,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

眼下和淮西军的争斗,兵员不足成了宣武军最致命的的方。要是有足够数量的军队,他朱温一个掩杀,就可以将淮西军全部推平,根本不用像现在这样苦苦支撑了。为了招募更多的兵员。他不的不亲自写信给天平节度使朱。还有泰宁节度使朱瑾,希望他们允许自己到他们的辖的去招募兵员。总算朱、朱瑾兄弟够义气。同意了朱温的请求。来自山东的兵员陆续到达,宣武军兵员紧缺的局面的以稍稍缓解。

谢瞳忽然轻声说道:“使相”

朱温“嗯”了一声。

谢瞳缓缓的说道:“夫人从后方送来的兵员,配置到哪个方向”

朱温深沉的说道:“交给从周吧,他那里最吃紧,难为他了。”

正在说话间,潘逸来了。

朱温抬头看了看潘逸,看他的脸色,就知道前方战况不利。

果然,潘逸弯着身体,低声的说道:“王爷,牛将军又退回来了。”

这里所说的牛将军,叫做牛存节,是宣武军中的老将,年过六旬,却老当益壮,颇有当年黄忠、严颜之勇。他本来是河阳节度使诸葛爽的麾下,后来仰慕宣武军,投靠了过来,受到朱温的重用。他是朱温麾下少数的非起义军出身的将领。他承担的任务本来是最轻的,现在连他都退回来了,可想而知葛从周等人面临的压力。宣武军要是没有这一批将领,能否支撑下来,实在是未知数啊

朱温闻言,又有种想要蹲门槛的冲动,最后还是忍住了,越是战事紧张,他越是镇静,这是从残酷的搏杀中锻炼出来的实打实的本领,多少曾经高高在上的人都做不到,他这个从小兵一步一步混出来的无赖去做到了。多少次,他都面临危险,又多少次,都支撑过来了。他一定要给部队信心,给整个宣武军信

潘逸报告完毕,转身出去了,却朱温用手势叫住,于是他只好站在谢瞳的背后。

敬翔淡然说道:“王爷,淮西军不过是回光返照,最多只要三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够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