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就是为了安全考虑,如今虽然有二胜之威,可不管怎么说流寇的实力还是很庞大的。从绝对数上来说更是过先头部队几十倍。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张麟麒也是命令李思骋暂缓前进,等到两军会合后再行军不迟。
三天后,张麟麒挺进到禹州,同李思骋回合后,自然是相见甚欢。很有点后世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红军二只主力师陕北会师的味道。在禹州休整一天后,张麟麒亲率二万镇,开始向着洛阳城挺进。
当然,在挺进之前,一些后续事务还是需要处理掉的。诸如接近一万的俘虏的闯兵士卒情况,还有镇的伤员。按照禹州知县钱祚征的意思是将他们安置为民,并收编其中一些青壮为兵。
毕竟经过天灾之后,禹州各地十室九空,人口缺乏,若这些士卒都安置下来,可大大增加汝州的人口数量,如果朝廷再能减免禹州二至三年的赋税,几年之后,禹州重新繁荣起来也不是一句空话。
对于钱祚征的想法,张麟麒也基本认同,毕竟这些俘虏很大部分是青壮,是难得的劳力与兵源。不过,在人选问题上,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像有些积年老匪,手上都有几条人命的,这样的流寇就算是给他一条悔过自新的道路,估计要不了三天,又是重新回到李自成的阵营了。
所以怎么办呢张麟麒还是采用老办法,让他们互相揭,然后根据他们为恶的大小,把这些流寇细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那种双手沾满鲜血,恶习深重,罪大恶极的那种。还有就是全部头领,不论他是哨总,部总什么的,官职都是用鲜血染红的这种流寇对不起了,不管身体如何强壮,哪怕是壮的顶的上一头牛,一个人可以顶几个人张麟麒还是毫不可惜的把他们杀掉
因为不要奢望他们会洗心革面。太阳打西面出来诸如后世的二战日本老兵就是很好的例子,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后,收容改造了十多年,好吃好喝供着他们,可是这些人渣呢,返回日本后还是叫嚣着武运长久。圣战无罪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
事后统计这样的人一共有五千五百多人,占到俘虏总数的三成还多,也是没办法,流寇阵营就是一个黑漆漆的大染缸,时间呆的长了都会变成歹人啊在核查属实后,张麟麒亲自下令,在禹州城外集体砍头,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喜欢看热闹,这句话放在大明朝这个时代也是一样适用。
在砍头的那一天,禹州老百姓最少都来了几千人。张麟麒还另外安排其余的俘虏在一旁观看,以儆效尤。
第二等则是那种有错在身,但是还属于小错的那种。只有偷鸡摸狗,没有杀人放火。有那么三千多号人,对于这种人,张麟麒先把他们关押在禹州,等到战事结束后,在集体押送到已经兴办起来的几个大农场去。
一边劳动一边改造后世一位伟人就说过嘛,上山下乡,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锻炼。大农场还有一个好处,都是半封闭式的军事化,也不用担心他们逃跑。而且现在的大农场也是十分缺人,诸如如今已经是荣升县令的陈子龙,在去了谷城上任之后,除了大开眼界,干劲十足之外,就已经好几次给张麟麒写信了,抱怨劳动力太少,很多田地都是没人干活,实在是可惜。每次都恳请张麟麒给他派个二三千号人,最不济千八百人的也是好的。
这如今把这些流寇送到陈子龙手里,估计是能遂了他的心愿了。
第三种就是那些被胁迫的流民了。这些人原本都是良民,只是或是遭了天灾,或是遭了被李自成之辈把房屋田地全部烧光。走投无路之下才投靠了流寇。这种人在流寇中胆子最小。
哪怕顿顿吃糠咽菜也不肯杀人放火。也是,以往握着锄头施肥翻土的手你叫他去砍人,朝人的脖子上比划,能下的去手吗这种人在流寇中被那些有胆气的人称为窝囊废,可是如今却是成了最幸运的一批人。
s鸳鸯我在页重新搞了一个投票选项,是关于下一本的主角的。希望各位友在看的时候,顺便去投一下。
第二百六十八章这样的伙食太好了
事后统计这样的人一共有二千一百多人,统统交给钱祚征,黄鳞鱼册登记注册后,那就是上千户人口啊这样的人张麟麒才敢放心的交给钱祚征,不会释放之后摇身一变又是成了流寇
当然,这些人如今身无分文,如果光是这样放任自流也是不行的。所以钱祚征和张麟麒都各自有所表示。
钱祚征作为禹州的父母官,还是有一些权力的,大笔一挥,就给这二千多人每人二十亩土地,还大多是好地,反正现在禹州空置的土地多的是,愁得只是没人耕种
而张麟麒呢,则是出钱,每个人张麟麒拿出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外加二斗米有了这些钱物,相信这些灾民很快就能在禹州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一来如今空房子很多,上面有钱祚征出个证明,就能住人了。
二来由于青壮不是去当兵就是去从贼,导致禹州寡妇少妇什么的特别多,现在来了一千多条汉子,正好是来个拉郎配。解决了男女失调的问题而这些人呢,在接到土地的田契,还有那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小米时,无不是感动的涕泪横流,直呼皇恩浩荡而且心里都下定了决心,好好侍弄田地,再不去干那杀千刀的流寇了
也是,如今张麟麒玩的是一手胡萝卜,一手狼牙棒。没看见那五千多号尸首嘛现在还冒着热气呢在这样的对照之下,这些人不感激都难
就这样,处理完禹州的事情后,二天之后,镇到达了汝州。当地副总兵陈永福听说之后,连忙出来迎接。要说陈永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知名人物。此人打仗也算是一把好手,屡次战败流寇,只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中,流寇越战越多,官军越战越弱。个人本领出众挽救不了大明的危局。
就譬如现在吧,陈永福身为河南副总兵,虽然明明知道洛阳城危急,可是却不能出兵救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来是因为他要是一走,汝州就会变得空虚。二来他手上的兵满打满算也只有五千余人,其中还有精锐家丁五百余人。可是这些人的战力也就堪堪相当于一万到二万流寇。
再多就不行了这还是在他克扣军饷不算严重的情况下,那五千余人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不然的话,连那些流寇都无法抵挡。可是实际的情况是,李自成部最少都有十几万兵马,甚至于二三十万都有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敢出兵救援呢只怕到时候是救援不成,反把自己给赔了进去。不过,出于唇亡齿寒的道理,陈永福心中又是忧虑万分。每天只是茶饭不思,长吁短叹。
而如今,终于盼来了援兵,还是大名鼎鼎的镇,这如何不叫他振奋而且根据可靠消息,镇在禹州,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