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2 / 2)

“哦,你来的正好,这位就是文天祥。文先生,这位是我华夏社的行政委员会会长苏升,相当于贵国的宰相。”张准口中轻飘飘的带出了一句贵国,其中意味不言自明。文天祥显然也注意到了,心中一颤,看来这华夏社是肯定不会护佑宋廷了。又闻言苏升的职位,加上苏升年纪显然与他相差不错,再次感叹华夏社官员之年轻,看来并不是排资论辈。

“大宋太子少保文天祥见过苏相公。”文天祥去年八月刚被加封为少保,如今这么说,显然是把自己当做出使的使者一般。

苏升这才知道这边是文天祥,不过他在北地已久,只是听闻此人如何了得,文天祥具体做了什么,他也不知道。印象最深的就是高锦因为他,连司法委员会会长的职务都丢了。苏升不知张准怎么想的,只是回了一礼,同样说了一句:“华夏社行政委员会会长苏升见过信国公。”

张准见两人打过招呼,就对苏升说:“老苏,你们四大委员会协商修订法律,行文后交给我就好了。有几条原则,你们注意一下。

第一对于贪x腐,叛x国这些恶劣罪行,不得姑息。若有人犯此罪,三族均发配边疆,三代之内不得入仕,不得参军,将来亦不得科考,除此之外,任何罪行不得株连。

第二对于过去那些避讳,攻x讦朝政这类的罪行一律删除,不得以x文定罪,搞文x字狱。除非是人身攻击某一个自然人,那此自然人可去法院控告其人,进行民事诉讼。

第三对举报进行规定,若有人贪x腐,叛x国,任何人举报其罪行的,被告人三族之中财产,举报者享其三成,政府负责帮其改名换姓进行证人保护,并保护其人身财产安全。其他罪行,有举报者,举报者享其个人财产三成,政府负责帮其改名换姓进行证人保护,并保护其人身财产安全。若有攻击任何证人的罪行,形同叛国。可制定一个证人保护计划,计划可由司法部门和情报部门一起执行。

第四任何被告都享有聘请讼师的权利。其他得你们自己商量斟酌便是了,文先生,你我一同回府可好”

张准将自己对于法律条文修订的建议说完,就让邀请文天祥一起回大同。两人骑上马匹,身后跟着护卫,慢慢的朝着大同城门踱去。

“在这里,文某再次感谢张社长对我等的救命之恩。”文天祥在马上,忽然说道。

张准心想还以为你忘记了呢,不过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文祥生,不必谢我,我救得不是你这个人,而是汉人百姓的抵抗蒙元之心。先前我社中的司法委员会会长想要擅自调动兵力去救你,被我责罚了。”张准解释了一下的自己的行为,不过也说明了高锦的事情,别到时候文天祥还以为张准使什么苦肉计,想要谋求什么。

张准说的话,让文天祥叹息一声,他知道张准这是告诉他,救他只是为了江南百姓的抵抗之心。往深里说,如果张准不救下他,将来张准进兵江南,恐怕会有人说三道四。此外还有一个形同大理寺与刑部的最高官员因为自己被罢职去官,怕是这位张社长先声夺人,告诉自己不要太接近华夏社的官员了吧,刚刚那位苏相公的表现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名声所累阿,在行朝是如此,在这华夏社还是如此。一时间,文天祥觉得疲惫不堪。

“呵呵,我还是叫你文先生吧。文先生,你不要多想,若是我真要针对你,也不会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你要知道,毕竟宋廷享这国运几百年了,北地百姓虽然不认同宋廷对于北方异族的策略,或者反感宋廷对于自己功臣的动作,但是你们毕竟还是正统阿。所以啊,我张准怕阿”

张准这话说的轻松,甚至带着笑意,但是文天祥犹如突然被腊月的寒风吹了一般,背后的冷汗直冒,贴身的靠衣变得冰凉。文天祥知道,张准肯定是不愿屈居人之下的,今天他这么说什么意思,难道是想把行朝斩尽杀绝

“哈哈哈,文先生,你又多想了。我张准若是只想当个皇帝,靠手下这几十万人马,怕是几天之内,就能打破大都,建国称帝了。到时候一扫寰宇,也不是妄想。我这么说,文祥生你是否承认”张准说完这话,转过脸去,看着文天祥。

文天祥点点头,华夏社的威风不是吹来的,是和蒙古人硬碰硬打出来的,当时季平救下他们后顺着官道往井陉而去,沿途官府,城池,关隘哨所甚至土匪山贼,一见到他们打出的华夏社的旗帜,立刻乖乖的放下武器目送他们离开。他可是看到,那些乖乖看着他们离开的人里面,是有真正的蒙古人的,不是什么汉军。不过文天祥现在越发的糊涂了,张准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文先生承认就好,你看着天下百姓,从盛唐而后享受过几天安稳日子。南宋偏安一隅之后,倒是承平过几日,可是奸x臣是来了一拨又一拨,昏x君是死了一个又一个,这真的就没什么原因你们呐,是烂到骨子里去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准抬头看着大同城,念出了一首元朝张养浩的名曲。文天祥闻言也看着眼前雄伟的大同城,心中感慨万千。

“所以我张准不想做那兴亡百姓皆苦的皇帝,我要做的是官员不贪财,文官不怕死,百姓有所养的的皇帝。所以,华夏社只是每打下一个地方,就会好好经营一个地方。等到根基稳固了,再去征伐四方。战争只是插曲,真正重要的是建设

蒙元的几十万铁骑算什么,就算上几大汗国和那些仆从国,我华夏社也能将他们一扫而光。但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他们呐,而是这天下千千万的贫苦百姓和那些肠肥脑满的地主,旧官僚们,这才是我要面对的啊。文先生,你说实话,这江南之地的百姓,是兵灾死的多,还是饿死的多”文天祥默然不语。

是阿,历史上说宋末人口一亿多,元初便只有八百万多万了。要知道,宋末可不是现代,百姓在城市之中的毕竟是少数,这蒙古骑兵竟然能够在荒山野岭中,将一个个散居的小村庄找出来然后全部杀掉显然不可能,任何事情都要符合逻辑。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那些没有路,跟外界没有什么交集的山野中遍布的村庄,蒙古人为什么要全部杀掉。嗯,减丁灭户吗可是蒙古人已经占领了大部分已知世界了,南宋也是将要灭亡,没事杀自己的子民干什么。真要这么做,在金帐汗国的统治下,怕后世就没有俄x罗斯了。

当然不是说蒙古人没有错,只是问题都要从两方面综合考量。元朝和南宋和战争遍布了整个南方中国,无论是市场和经济结构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这种破坏之下,人口是每一年每一年的减少,流民或者匪患越发猖獗,加上各地偶发灾x祸,放在和平时期还会有南宋朝廷赈济,虽说少,但是也还能活人,可现在哪还会救济就他们。

最后,蒙古人和南宋的军粮哪里来还不是压榨小地主和小农,当然是一个是胜利者的抢劫,一个时失败者的抢劫。但不管是谁,总归是把粮食抢走了,所以等到元初,大部分的人都饿死了。人口的减少,不光是蒙古人做的恶,也有南宋朝廷的果。直到困居崖山之后,南宋行朝的粮食才从占城等地用金银换取。可是他们之前怎么做的呢,是用金银跟江南百姓换的吗不是

文天祥想到了之前那一袋袋军粮,现在回想起来,那上面都带着汉人百姓的血呐脸色越发的惨白

“文先生,放心吧。这太原有一个渠家,是天下间有名的大粮商,江南各地均有店铺。先前渠家勾结蒙元,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