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于财富有着莫名地渴望,其贪婪程度与其说是皇帝,倒不如说更像一个黑心商人。对于范进奏章里参奏的盐商杀人,他压根就没往心里去。秋天的时候边塞上打仗,死的人远比扬州多十倍不止,在他看来,那些人命只是个数字,这么小的数字压根吸引不了他的注意,这位帝王关心的就只有一样东西:钱财。
想起范进给自己上的密章里,记载的盐商富贵,又听着姨母描述,两下印证,盐商的富贵段子便越发做实了。
太后也道:“盐商自然是富的,哀家在娘家时就知道,其实听你皇外公说也该明白,他们收盐,一斤不过几文,卖盐时一斤就要好几十文,一进一出,这里面是多大的利钱再说天下人谁能不吃盐整个大明百姓,都是他们的财源,人又怎么能不阔气在哀家没选进宫的时候,你外公家穷得很,一个月有十几天是要吃淡食。当时你外公就说,要是有朝一日天天能吃上咸味,这辈子就不算白活了。”
万历笑道:“每年外公都向朕讨要那许多盐引,原来是吃淡吃怕了。这倒是无妨,朕回头赏外公些淮北盐引就是。不过这些盐商着实可恶,自己家里有金山银山,朕这里的盐税还敢拖延不办。朕已经让冯大伴去找两淮每年完课的数字了,倒要好好看看,他们每年完了多少盐课银子。”
李彩莲道:“陛下,盐课总得有人去征。若是派去收税的人,被盐商用钱买通了,帮着他们说话。拿着陛下的钱,却卖了自己的人情,害的国库没有收成,盐商自然就富了,朝廷自然也得不到好处。办事先要用人,咱们得有个可靠的人派下去才行。”
“是,姨娘说得对。可是这可靠的人也不好找,黄恩厚也以为是可靠的,居然贪墨了几十万银子提起这事朕就有气,过去觉得宫里的伴当们最值得亲近,可是黄恩厚也是父皇的伴当,却也贪墨这许多银两,一帮阉竖连后代都没有,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连他们都不可信了,这让人还能信谁”
李太后知道堂姐的想法,一准是思念情郎了,心里暗自叫着冤孽,嘴上还要为她想办法:
“陛下,盐道上从来没有用太监的道理。哀家想来,还是得用文官。满朝那么多文官,难道就没有你信的臣子”
“有是有,可是京里事情多,他们也走不开啊。”
“京官不好没历过事,派出去也许就被人骗了。要派去巡盐,得派个足智多谋,还得是放心可靠的。到时候让你皇姨也去,到扬州给报国皇恩寺募一笔银子重新庙宇。有你皇姨给你做个耳目,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万历点着头,同意母亲的看法,于大臣中想了一圈,恍然道:“范爱卿母后说的人选,范爱卿最是合适。朕这就让内阁拟旨,宣范爱卿回来,让他去扬州管盐。”
李太后道:“哪有这么急的道理他刚到上元立足未稳,现在派出去不是前功尽弃再说人还未曾完婚,哪有就让人干活的知县三年一任,怎么也要干满一任啊。”
万历道:“母后,朕觉得这一任时间太长了,朕等不得。干脆这样,今年先派个人到扬州打前站,等到明年让范卿抓紧完婚,然后就赶紧去扬州。早去一年,便是好几十万的银子呢。”
太后姐妹拿万历这话当成了童言,谁也不曾考虑到,天子现在的注意力,就已经全放在钱上。两个女人一阵笑,随后李太后才道:“皇帝有自己的主见,哀家很满意,这个想法,你和张师傅说一说,让几位师傅们拿个主意,哀家就不管了。”
一名小太监抽个空子飞奔出去,时间不长,皇帝母子的对话内容就落到冯保耳中。冯保皱着眉头,心里暗骂着:昌妇咱家给你遮掩着丑事,你反过来坏咱家财路,天底下还有没有道理早晚找个机会让你好看
不过想归想,眼下的事总要结局,略一琢磨,冯保吩咐道:“告诉大受,今年两淮盐道的价码翻一倍,明年这时候这缺卖不了,得今年把本钱追回来。”
正文卷第四百七十六章春景上
噩梦如同洪水,席卷而至,瞬间没顶。
喊杀声,惨叫声,以及刀斧砍入身体切断骨头的声音,都清晰可闻。虽然学过一些防身武艺,在这种场合下却没什么用处。眼看着老父亲被几个人围着砍杀,已经倒在血泊里,自己不但无能为力,就连喊一声都不敢,生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引来杀手的袭击。
装死自己看着父亲被人围杀,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只有装死。听着那些村子里照顾自己的嫂子,或是与自己相熟的姐妹,一声声凄厉尖叫哭喊,以及山贼们狰狞的笑声,自己就知道在发生着什么。可是不能动不能动。什么都不能做,命运只能交给上苍决定的感觉,真是糟糕透顶。即使见死不救听着姐妹受辱而无动于衷,也不代表真能生存。那些山贼是颇有些经验的惯匪,砍过人之后,也不忘翻动尸体,寻找是否有活口。
脚步声越来越近,心提到了嗓子眼,甚至已经可以看到,刀光如同雪练般劈下,自己所做的努力,所付出的牺牲总归毫无意义。直到一阵剧烈的摇晃,把人从噩梦中惊醒。
望着满头大汗的沈三,来叫人的范志高摇头道:“又在发梦啊。好了,人已经死了,法事也在做。别人在忙着过年,衙门还要忙着帮你做道场,已经很给面子了。你老兄拜托也给我们一些面子好不好不要还是成天摆一副臭脸出来,让大家一点好心情都没。你看看,现在整个衙门里都是什么样子,只有你啊自己注意一些,不能因为你死了老爹,就要所有人陪你哭啊,你又不是皇帝。”
沈三尴尬地擦着头上的汗,一语不发。从小受的教育,不会和范志高这种下人一般见识,再说现在寄人篱下,也该有着相关的自觉。
其没有愚蠢到认为范进接了状纸,就得把宋国富抓来询问的地步。事实上范进肯接状纸,就已经让人感激不尽,抓捕、审问,这些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乃至于几年之后才有可能进行。这些事心头里其实很清楚,也愿意等待。至少对沈三来说,目前大明官场里肯为其做主的,也就只有范进一个。如果换一个衙门,说不定现在已经被抓起来下狱,或是死的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