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7(1 / 2)

顺风顺水,鸿运当头,富贵满堂遍野桃花。不过咱家要提醒你一句,江宁这地方不比京里,到处是坑洼不平的险道,一不留神,便是个筋斗。年轻人身子骨好,摔了跟头容易爬起来,可就怕是仗着身体好不小心,摔个狠的,那可是要伤筋动骨的再说,做官的人最重仪容,若是摔得灰头土脸,今后怕是要被百姓和衙役笑话,再想牧民可就不容易。”

范进笑道:“多谢黄公公关心,下官的行得正坐的端,走路最是稳当不过,不会摔跟头。倒是有句古话,千夫所指,无疾而终。黄公公年事已高,才需要保重身体才是,免得身体抱恙,耽误了代替仁圣念经。”

不等二人再说下去,客人已经陆续到来,满堂朱紫,自然不再是唇枪舌剑的场合。黄恩厚在各位官员中地位超然,平日里又交游广阔。此时他招呼众人,俨然要喧宾夺主。众官员不知根底,只好与他敷衍着,偷眼看向范进这边,猜不出发生了什么。

等到众人落座,便是最普通的走过场、寒暄、说一些场面话,大家经历得多了不再当回事,没人太在意。

黄恩厚看着范进道:“范老爷,听说你与马湘兰交情不小,这幽兰居实际是范老爷的产业。在这你是主人我们是客人,总不能让客人饿着,该吩咐上菜了,大家也得尝尝马四娘究竟是个什么味道不是”说完,便又是一阵大笑。

范进面上不喜不怒,“黄公公此言差矣。范某是上元父母官,所有上元百姓,都可以算作我的人,你到上元哪一处酒楼,下官都是主人,这一点没什么可说。至于说要尝味道,这倒是不急,待会自然有酒席奉上,不过黄公公是否尝得到就难说了吃菜之前,咱们还有件官司要了断,有个人要见绣衣,当面鸣冤”

黄恩厚一皱眉,“鸣冤不合适吧眼下臬司衙门的人也在,有冤也该先诉于臬司,哪能随便就惊动巡按再说朱绣衣还未正式坐衙,今天又是接风,不该接状。”

朱琏却道:“黄公公差矣。本官奉圣旨巡按东南,本就是为民申冤做主,随时都要接状理事,与坐衙与否无关。既然有人告状,自然该让他进来相见。”

范进轻轻拍了两下手,只听楼梯声响,扣儿搀扶着浑身缟素楚楚可怜的宋氏顺着楼梯一步步走上来。这几步路是精心设计过的,走得如风摆残荷,于凄楚之中又增加了几分妩媚,不少江宁官员认识宋氏,心道:这女人今天素面朝天,可怜兮兮怎么反倒是比平日更勾魂了

范进看了她一眼,不想宋氏心有灵犀地也偷眼看他,两人目光一触即退,宋氏似是无限娇羞地低下脑袋,范进饶是早就尝过这女人滋味,心中依旧忍不住一荡,暗叫了一声:小妖精今晚非要你求饶不可

宋氏走到酒席之前,将早已准备好的状纸顶在头上,开始控诉起黄恩厚黄继恩父子对江宁机户、机工以及绸缎商人的盘剥压榨。从强行摊派报效,白用人工,再到如何克扣工款强行低价买入,乃至随意污蔑他人所交绸缎不合规制,肆意罚款抄没家产的事一股脑抖出来。

杨世达当初和黄恩厚勾结,是办这事的急先锋,宋氏知道的事情自然也多。这里面有一些涉及杨世达的她也不隐瞒,一股脑说出来。朱琏问道:“宋氏,你这状子里,连你的丈夫可是一起告了”

宋氏满面含悲道:“奴夫一条性命便是坏在这父子手上,死前深悔往日之过,拉着奴的手嘱咐,要为江宁机户出一口气,讨一个公道,哪怕是杨家因此而亡,小妇人与黄恩厚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奴家今天来,不是替杨家要公道,而是替整个江宁的机户、机工要一个公道”

黄恩厚勃然变色道:“一派胡言朱绣衣有所不知,这妇人是江宁有名银妇,与他人通间,害死自己相公,如今又来告咱家的黑状,分明是有人背后指使,想要构陷咱家。来人,把这妇人拿下了好生询问,咱家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捅刀子”

朱琏面色一寒,“黄公公,你搞错了吧。这里不是你的内织染局,在这轮不到公公发号施令,请公公自重一些至于公公说有人陷害,这妇人是陷害你,难道冯公公的侄儿也会陷害你不成”

他豁然起身,对一干江宁官员道:“本官不久之前,接到冯司礼的侄儿,锦衣卫世袭指挥冯金吾的亲笔书信,状告黄恩厚贪墨帑币,中饱私囊等事。今日正好借这个机会,与黄恩厚对质”

听到冯邦宁的名字,黄恩厚脸色也一变。宋氏告黄恩厚,只能算是民告官,范进虽然可能是她背后的男人,但这种关系不能曝光,总不能明着出来打对台。江宁大小官员的劣迹黄恩厚都很清楚,是以也不怕他们敢出来对自己下手。可是冯邦宁情形与这些人不同,他的背后可是冯保,要是冯司礼要对付自己,那可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局面。

他看着朱琏,暗自诧异着,这刚收了自己厚礼的巡按之前一点口风都不露,难道敢违背官场规矩,扭头就翻脸嘴里硬气道:“内织染局听命于天家,地方衙门无权过问,咱家的事不归绣衣过问。”

朱琏面面沉似水,“你这话原本不错,但是本官出京之前,天子特意下了旨意。黄恩厚,接旨”

正文卷第四百六十二章郁闷的朱琏

朱琏手上的自然不可能是明发上谕,而是一道出自宫中的中旨,这就足够了。镇守太监再遮奢,也不离天子家奴身份,处置家奴并不需要外臣的意见,也不需要考虑其是否违反法律,只要皇帝想处理就能处理。

这道圣旨内容并非是要把黄恩厚下狱处置,而是指出江宁织造近年所供缎匹布料或不足数,或品色不和,有负圣恩。着巡按御史朱琏奉旨严查,黄恩厚不得违拗,一切听从朱琏安排。

要知这圣旨是在朱琏出京以前即以发出,也就是说,朱琏这次巡按江南,沿途官吏只是添头,黄恩厚才是主菜。联想到之前江宁城里传出的巡按预图镇守流言,可知此事不虚,这次黄恩厚多半是活不成了。

圣旨宣读完毕,黄恩厚的脸色已经不似方才那般光泽,人仿佛瞬间老了十岁,喃喃自语道:“何必何必如此想要我就让你好了,何必搞到这部田地。就连那跑江湖耍马戏的也知道砍竹莫伤笋,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怎么就非得赶尽杀绝不可,哪来的那么大仇”

朱琏此时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随手展开:“各位请看,这是方才黄恩厚私下见我,送与本官的礼单。黄金三百两,白银两千两,珍珠五十颗本官自从到了东南,送礼的人就来了不少。其中手头最阔的是一位县令,一出手就是八百两银子,能顶本官这辈子的俸禄。人说东南富庶,倒是名不虚传。可是比起黄公公,那可是小巫见大巫,差得远了我朱某沿途所收礼物清单,俱都记录在册,经驿马送到江陵元辅手中,以证清白这一笔也别例外,一样照办。各位年兄年弟,你们若是谁也想要学黄公公的样子送礼,就直接把礼单送到江陵或是京师内阁。这帮驿卒不容易,能让他们少跑几步,就少跑几步”

gu903();他打了个哈哈,却无一人发笑,脸色都极是凝重。在场大多数人都是老公事,心头雪亮,黄恩厚这礼单就先把官司输了三成。只是大明朝近年来除了海瑞,哪还有做事这么荒唐之人,收了银子转手就当罪状。张江陵手下若都是这等人,又这么和他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