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实实在在地让人得病起来的现象,却是看得清楚并且深受其害的。
因此谈起那个恐怖的谣传,人们仍然恐慌不已。
因为又有人亲眼目睹了一件更加恐怖的事件:有天夜里,一阵阴森可怖的巨大气场在漆黑的周围来回不停地颤动着,那种气场像是游魂野鬼在作祟一样令人感到可怕,特别是沿着桂江边的周围,阴森恐怖,似乎什么人走近去都会被气场弄得昏昏欲睡;还有人猜测说,一定是僵尸重生,像两年多前发生的那件事那样,要把本市市民的血吸干榨净。
这绝不是无中生有,因为同样有人在另一天的半夜里,在狂风大作中,看到波涛汹涌的江河,飘浮出一条幽魂来。
在岸边的龙母庙周围飘荡不散,似乎在寻找什么似的。
更有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大家相信是僵尸重生:曾经有一具僵尸,在人们的眼里,不可能认为是生物的了。不仅皮肤干瘪,还变成了灰暗的深蓝色。然而,就是这样一具干躯,在那条幽魂的作法下,竟然神奇地复活过来了后来就摇摇晃晃地跟着幽魂走了
许许多多类似这样的谣言,在全城不断流传。
就在前不久,市委、市政府责成市公安局站出来,要用科学的令人信服的证据使谣言不攻自破,如有离奇的案件,特别是人命案,要立即成立专案小组,限期破案,还一个开明、平安、真实的适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城市给市民。
半个多月恍如一场抹不去的噩梦似的过去了。
城市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僵尸传说并没有平息下去。
最令人不安的是,曾经看到过一具尸体横躺在桂江边的,公安局接到报警后,也飞速赶往出事地点了,但那具尸体还是神秘而又离奇的丢失了
至于怎样在报案人眼皮低下离奇地丢失,不说报案的几个船家人说不清,连公安局的人也解释不清楚。
这下子,城市的市民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往日热热闹闹的茶楼酒馆,现在门可罗雀;每到晚上,人们宁肯归宿在家里,也不愿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逛荡或购物;那个首先传出恐怖谣传的江河边更成了荒郊野岭,无人敢涉足了。
其实,一个城市里产生恐怖的传说,又接二连三地出现目击者见到过幽魂,似乎不应该当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只是遇上这种恐怖事件,许多时候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查无铁证,谣言却四起,最令刑警们头痛了。
据说,市委市政府的班子会,最后是把限期破案的任务交给了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了的,好自然地,就落在了陈文辉的身上。
有关他派巫世奇扮作祖传世家风水大师,并成功进入联众公司找到阴叔线索,最后把他打伤一事,最有可能就是现在市面上流传的有关幽魂出现的根源。
本来,趁着阴叔被巫世奇所伤过,来上一招宜将剩勇追穷寇,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奈这个在市面上不断流传的鬼魂,即所谓的僵尸,一会儿在城北出现,一会儿又在城南出现,害得陈文辉的刑警大队疲于奔命。
而且最可恨的是,那个僵尸谣传,把它出现的地点在城市里作过座标标示,发现竟然毫无规律可言。这就使得刑警大队无从下手
这边,市民仍然传谣传得沸沸扬扬;那边,市委市政府不断地追问侦破进展如何了
只弄得陈文辉是焦头烂额。
市民的传谣他是控制不了的,市委市政府的责备也是不能顶嘴的,而刑警大队里却又有力使不上
每次听到报案说发现僵尸了,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一看,又说莫明其妙地失踪了
最让人泄气的是,目击者不可谓少,可至今居然没有留下过一张照片
真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啊
第297章不信传谣
市民们万分恐惧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每听完一个个让人心胆俱裂的谣传后,都不加分析地接受并储存到内心里,好像是故意增添内心的恐惧份量似的。
他们忧郁地、胆战心惊地度日如年,精神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城市的生活曾经的快节奏和城市建设的狂热,变得缓慢又单调,让人乏味。
还夹带着恐惧。
人们不禁会问,怎么这么倒霉呢
凡是涉及到僵尸的事件或传闻,都会出现在我们这个五州市呢
于是有人穿凿附会,说,也许,当年政府火烧僵尸村时,并没有烧干净利索,经过两年个多时间的暗中繁衍生息,这些鬼蜮魍魉又发展壮大了,出来害人了。
因为市面上有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曾经疯狂的、摇荡的、灯火辉煌的不眠的夜生活,麻将台上辟哩啪啦的吵闹声和纸币的传递,以及ktv里沙哑的吼叫声,舞厅里随着音乐声而翩翩起舞的情侣,飞驰的各种品牌的汽车,在大街上寒风呼啸中奔驰而过,在门前装饰得耀眼的灯火辉煌的大饭店前停驻,这种经济发展后过度的夜生活,仿佛被一颗道弹击中了,戛然而止。
近年来,五州市以难于置信的速度创立起一个个庞大的企业。
成千百万的产业仿佛从天空掉下来似的纷纷出现。
用玻璃、钢筋、水泥建起一座座的商品住宅、大型购物商场、歌舞厅、银行、电影院和主题公园,还有富丽堂皇的酒店,就耸立在城市的街道边,都快要堵塞整个城市了。
可投资的企业家们口袋里还有很多钱
中国奇怪的股市居然在大好的经济形势下就是不往上涨,还常常跌得投资者们头破血流。
所以,城市里的有钱人都不敢往股市里钻,觉得还是实体经济最靠谱。
于是,出资翻新龙母庙,以吸引西江上下游信众前来烧香膜拜,并到此地旅游消费。
但是,这个庞大的投资计划也因为近来的谣传而停止了。
城里谣言成风。
菜市场聚集着家庭主妇们窃窃私语的身影。
政府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辟谣,但效果不显著,有时候反而成为谣传的助推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