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1 / 2)

浮生沐烟雨 墨涵元宝 2303 字 2023-10-06

若不是有人授意,故意让太子在这件事情里没那么容易脱身,才奇怪了

有众多百姓围观,便是皇城司也不能强行将人带走。

天下最难防的便是悠悠之口,倘若太子登基以前,有这样的污点,这储君之位,他怕是也坐不稳了。

皇子可以招摇,王爷可以潇洒,唯独太子不能不在乎名声。

死者的家属往衙门里的地上一跪,就开始哭天喊地起来。

等在这儿的上官海澜在一旁站着,看着那死者家属道:“今日死的是你什么人”

那中年男人道:“是我儿子,我家困难,好不容易拉扯大这么一孩子不容易呀眼瞅着养大了,谁知道谁知道竟给恶人打死了这这可让人怎么活啊求青天大老爷给我们做主啊若是那恶人不能伏法,我我也不活了呀”

顶上坐的大老爷拿惊堂木狠狠一拍,“休要咆哮公堂”

外面百姓“真可怜,真可怜”的议论之声已经传进了公堂里。

上官海澜本是一张嬉笑的脸儿,此时众人看着,倒也不好太过没个正行,他板着脸,在一旁道:“这件案子,乃是皇城司受理,你要讨公道,就往皇城司去就成,为何还要到公堂来告”

“这咱们平头老百姓,不懂这个,只知道有冤屈,要到衙门来,皇城司没登闻鼓,没公堂的,咱们不知道上哪儿告呀”那男人苦着脸说道。

他那黑黝黝满是皱纹的脸上,到颇有中年丧子的悲戚哀苦。

“皇城司没有公堂,却也不会判错了案子,你儿子的尸身还在皇城司里放着,你若是真心担心儿子,如今就该赶紧撤了状子,到皇城司去寻个公道。”上官海澜轻声说道。

那男人侧脸向上官海澜看了过来,心下犹豫,“这我已经来了公堂,便是告到公堂也是一样的吧”

第135章是皇上的命令

上官海澜看着外面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的百姓,第一次觉得,百姓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可亲可爱,当受人愚弄。成为旁人手中利用的工具之时,也是愚昧的让人无奈。

“因案子是皇城司受理了,衙门便无权过问,所以你若真是想为你儿子讨个公道,这时候,就不该在这儿耽搁时间。”上官海澜冷冷看着他说道。

“这”那男人还在犹豫。

外面围观的却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点快点去皇城司看看,别不是你亲儿子,你在这儿装蒜吧”

男人一听,就是一头的冷汗,扭头往外看,却是瞧不见是谁喊得。那人喊完就消失在人群里。

“就是就是,不去找自己儿子,在这儿耽误工夫”

议论之声压在男人背上,男人只好起身,“那。那皇城司在哪儿”

上官海澜咧嘴一笑,“走吧,我带你去。”

自称是死者爹的男人被带到了皇城司。

皇城司不许闲杂人等靠近,百姓见无热闹可看,便渐渐散了开去。

那男人被一路引着,直接领进了牢房,关了起来。

他原想着皇城司的侍卫是待他去认领尸首,可当沉重的牢门锁上之时,他才发觉不对。

“你,你们怎么把我关在这儿还有没有天理了有没有王法了我是来告状的”男人大喊起来。像是怕人听不到一般,“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不知道那杀人的是不是太子,但我儿子好好一条命,不说让他赔一条命了,怎么着也得给我个说法呀这把我关起来,算怎么回事儿”

那侍卫冷冷往里看了一眼,轻哼道:“你想让人听见。那就再大点儿声,这是地牢,声太小了站你头顶上都听不见。”

那人这才害怕起来,呐呐看着牢房外的侍卫。不知该说什么。

那侍卫冷哼一声,出了地牢。

“已经查到了,死的人是临安城北的地痞无赖,以敲诈街边小贩为生,牢里的男人确实是他爹,父子两人都好赌,欠下了一大笔赌债。前几日父子两人像是发了大财,还了赌债,还一连好几日都没有去赌。昨日晚间死者曾经去赌了一把,还说过了今天,他们父子就翻身了。”路明阳在宣绍的房间里回禀道,“不过旁人闻到他身上有酒味,以为他说的醉话,谁也没有当真。”

宣绍微微点了点头。

看来是有人提前了几日就布好了局,在等着太子。

“死者死因查明白了么”宣绍吹了吹茶叶,轻啜了一口茶。

“死者没有中毒,是被猛力击中要害致命。”路明阳躬身说道。

“去查前几日和这父子两人接触过的都是什么人,背后是谁在指使。”宣绍放下茶盏。

“是。”路明阳躬身退了出去。

烟雨一直没有回宣府。

宣家的马车前往宫中去送太子了,且宣绍的伤势还未痊愈,她想等着宣绍忙完,两人一道回去。

宣绍待路明阳退出房间,起身到里间预备叫她一起回府之时,却瞧见她坐在桌边奋笔疾书。

“在写什么”宣绍上前问道。

烟雨没有抬头,只问了一句,“那死者为何真的是被打死的”

“太子身边近侍怕是被人收买了,下得狠手,不过是太子没瞧出来罢了。皇后并非心思单纯之人,太子却被教的这般轻信于人,真是”

宣绍摇了摇头,真是怎样,他没有说下去。

他一手支在桌案上,侧脸向烟雨正书写的东西看去。

“哟,你真是话本看了不少,竟自己编起话本来了”宣绍将她鬓边碎发别至耳后。

烟雨抬头冲他轻笑,“闲着也是闲着,算是帮你吧。”

待烟雨写完,搁下笔,吹干了墨迹。宣绍将烟雨写好的“话本”交给上官海澜,两人便回了宣府。

第二日坊间便有了关于前一日,御街上太子纵奴打死人之事的说法。

茶楼里的说书人讲的有板有眼,有前因有后果,一时间,引得茶楼的生意也是暴涨。

话说,前一日,乃是太子微服出巡,体察民情,行至御街。瞧见一宵小尾随在一妙龄女子身后,欲行不轨。太子义愤难忍,当即呵斥。那宵小有眼不识泰山,竟对太子出言不逊。还大言不惭,自己在城北这霸占民女之事干的多了,也不见谁敢将他怎样言下颇有些嘲笑当今朝廷之意。是可忍孰不可忍,太子当即命人将他抓捕交给衙门。那人百般抵抗,太子近侍失手将人打死。与那宵小同行之人见同伴死了,立时扑上前去,抓住太子,想要讹钱。太子身边近侍说漏嘴,叫那群宵小听见,更是觉得有利可图,不肯收手。

此时皇城司宣公子恰好路过此地,听闻此事,虽认出太子,却本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理,将太子和一干人等全部压入天牢。

那宵小的爹不知皇城司已查出他们身份真相,还要聚众闹事,结果被皇城司收押。城北百姓听闻此父子恶霸具被收拾,甚是欢欣鼓舞。甚至有那曾经被此恶霸欺压过的良家女子,忍不住喜极而泣,等等。

不过几日时间,诸多版本在坊间流传。

gu903();大意皆是太子惩治恶霸,百信欢欣鼓舞,中间虽有误会,但最终恶人收到惩罚的完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