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2 / 2)

红楼国师贾敬 Panax 2275 字 2023-10-03

不过虽然先皇在贾敬被封做一等公之后就没怎么敲过棺材了,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几位皇子,包括几乎都要对贾敬言听计行的皇帝都觉得反正规矩已经坏的差不多了,也不在乎这最后一次了,因此贾敬陪在几位皇子身边,还是站在离先皇棺材最近的一处地方,跟着一起走出了午门。

除了负责洒引路钱和奏乐的仪仗队,现任的皇帝捧着先皇遗像走在最前面,后面就是七十二人抬着的棺材,贾敬和剩下的五名皇子一边三个,站在了棺材两侧。后面则是一眼望不到底的仪仗队,先皇的陪葬,包括焦大的棺材,也都在这一队里。

没错,焦大的尸首找回来了。要说被贾珍留在荣府的侍卫,那也是个妙人,因为身上有功名,又兼着差,虽然不好直接往荣府的内院闯,但是在外院游荡一番,也不算太过失礼。

于是一开始,贾母先是差了荣府的家丁小厮几十口人去找尸首了,还留着几个人给侍卫大哥上茶,不过这侍卫一见荣府还有闲散人手,便二话不说,去了荣禧堂,直接对贾政说教了一番。好么,这下连贾政和贾赦两兄弟的小厮也去了。

侍卫大哥依旧不满足,他对比自己家里的情形,又去了门房,马圈和三处偏门,于是不到一个时辰,荣府七百多号下人,性别为男,年纪在十二岁以上,能下得来床的都被派出去了。

这可是皇帝陛下布置的差事,又关乎先皇的葬礼,你敢不上心试试

要说焦大的尸首,其实也不难找。当初虽然是破席一卷,扔到乱葬岗了事,但是荣府常用的乱葬岗就那么一个,只是尸首扔过去那么好些天,就算没烂到只剩下白骨,但是也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要是这尸首是别人要,指不定荣府就敢随便找个糊弄过去了,但是因为是要给先帝陪葬的,因此还真不敢随便。于是荣府上下三百号男仆,由管家赖大带队,用破布掩着口鼻,在乱葬岗里翻找起来。

焦大穿着是宁府统一发的衣服,身上还裹着个草席,衣服好认,草席不好认。因为这草席是没棺材的尸身的标准配置,而且要找到好认的衣服,还必须将草席翻开。

赖管家表示他已经不想再去回忆当日的情景了,只能说:连想想都是泪。

好容易将尸首找到,装在棺材里运回荣府。贾母是既伤心又愤怒,一是这等随葬的好事没轮到她荣府,二来她荣府的大门里何时进过这等东西

侍卫大哥点点头,说:“不错,没想到才半天就找回来了。你们先洗着,我回去禀告总管。对了,这两天你们要设灵堂祭祀,等三天后宫中会有人来迎的。”

洗怎么洗难道把烂肉洗掉就剩下白骨么

还有祭祀,这是宁府的人啊,而且因为先皇葬礼,珠儿的灵堂才设到三七就不得不取消了,这竟是腾了地方来祭祀奴才么。

总之,折腾了三天之后,焦大的尸首总算是在洒满了香料之后被装进棺材里了。贾母松了口气,总算是过去了。

哪儿能这么容易就过去了呢。

先皇出殡的队伍,在仪仗队之后就是文武百官了,说是文武百官,比起上千人的仪仗队,其实也没多少,而且这文武百官也不是人人都有名额的。很不巧,贾敬给他儿子贾珍还有他家新进封了三等子的蓉儿找了两个名额,很简单么,他都是国公了,他家里还出了个能进先皇陵寝的奴才。

贾珍不算,蓉儿算多进来的一个,那自然就要有人出去。于是贾敬又很不小心的说了一句,“我那弟弟贾政的儿子比先皇先去三天,唉白发人送黑发人那。”

于是皇帝体恤,贾政被踢出了送葬的队伍。

身为文武百官的一员,但是又不能去送葬,那就只有一个地方可去了。那就是从午门到安远门中间,沿着玄武大道一路跪着的人,这里面有不在送葬队伍里的文武百官,还有文武百官的家眷。

极其不幸,贾氏一族除了宁府众人,剩下的都在里面。比如贾母,比如贾赦贾政。于是他们在看到第一梯队的贾敬,第二梯队的焦大和第三梯队的贾珍和贾蓉之后,给先帝磕头究竟有几分真心,究竟心里有没有跑神去骂焦大和贾敬贾珍贾蓉三个,就可想而知了。

出了安远门,就换了马车,一路晃晃悠悠一个时辰到了先帝的陵寝。陵寝是早就修好的了,每个皇帝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陵寝,因此只要别头三年就死了,也没被人篡位,很有可能死后比生前还要风光。

接下来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祭祀完毕,先帝的棺材被放入陵寝,抬棺材进去的七十二人都喝了毒酒死在前室,陵寝的大门一关,与世隔绝。

七皇子,现在是皇帝的七弟,目前唯一没封亲王的七弟,留在了先帝的陵寝,剩下的人又原路返回。

从安远门进城,仪仗队就散了,剩下皇族宗室和能上朝的文武百官回去皇宫。谁知就在他们将到午门之际,从旁边冲出个人来,直冲冲的跪在了队伍面前,口中大喊:“冤枉冤枉荣国府逼走宁国公后人,侵占宁国府”

“冤枉啊陛下”那人不住的磕头,没两下地上就淌满了鲜血。

按说遇到这种事情,侍卫是应该直接叉出去的,只是一路疲惫,等那人两句说完,似乎是给宁国府喊冤的,侍卫一半看向皇帝的马车,一半看着依旧是大红人贾敬一家人坐的马车。

半响,皇帝的马车里传出戴公公的声音,“将好好他带入宫里。”好好两个字说得极其平稳,没重读也没拐调,于是戴公公的意思就是好好的本来含义。

等到侍卫给贾蔷安排了马车,戴公公则从皇帝的马车下来,坐到了贾敬的马车上,还带来了皇帝的口谕,“原就觉得荣恩公与家人不和,原来里面还有这等缘故,放心,朕定与你出气”

皇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早在贾敬进荣恩公之后,在他的提议下,在皇帝的默许下,他儿子贾珍以白丁之身升了正五品的监正,他孙子贾蓉袭爵分毫没降。但是除此之外,可没见他给他贾氏一族其他人谋过任何好处了,甚至还明里暗里的将贾政排出了送葬队伍。

贾敬这一支可是贾氏一族的长房嫡子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