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林这些天正在和省农垦总公司谈合同,愿意按照每斤16块的价格收购毛猪,价格比市场价要高出2毛钱,条件是每一笔合同都按照分期三个月的方式结帐,交易日首付30,余下三个月的月底分别支付20、30、20。
之所以要用这样的方式的付款,杨少宗的目标还是为了保持整个现金流的稳定性,用一角钱就能撬动一块钱的市场份额。
旗山煤矿厂的月产能在年底就能逐步达到3万吨,明年大约会维持在60万吨的产能,即便煤炭价格不继续上涨的年产值也有3000万元,偿还掉冰箱总厂的贷款是绰绰有余。
只要利用好这些资金,维持住旗山煤矿厂、肉联厂和养猪场在现金流上的问题,保证每一家厂都能在不缺现金的情况下运转,杨少宗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将每一分钱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而这就要求每一笔账的进出和每一笔收购款都要经过计算。
所以,杨少宗才会将赵琪这个会计调到经济办工作,就是要帮他一起将帐目算准,控制好整个现金流的波动期上下线的幅度,小心的调整开每一笔日常支出和大额支出的峰值,绝对不能挤压在一起。
比如说两厂一场的发薪日绝对不能在同一周,同时最好和公社的结算期分布开,一周一个。
什么叫财务总监,这就是财务总监的工作。
同样的一千万rb在不同的企业家手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投入、产业、市场,在同样的现金危机中有些企业可以度过难关,有些企业就不能,这里面的差别就在于企业财务的风险和流量监管上。
杨少宗虽然不是专业的财务专家,但这样的能力还是具备的。
在他的小心控制下,旗山的经济基础正在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事情发展,为了尽早做好企业转型,旗山肉联厂的郑树桐正在加紧进行基层职工培训,汪友涵同意担任旗山煤矿厂的新厂长,也和魏国光老工段长的帮下一起进行职工技能和安全意识学习,养猪场正在招人,还会在省畜牧所的帮助下办一个饲养员短期培训班。
好项目、资金、人才。
缺一不可。
旗山的每一天都在变化,每一天早晨起来的杨少宗都会看到新的发展,面对新的问题,当他每一次面对着朝晨的阳光,光着上身站在肉联厂宿舍区的大走廊上刷着牙,看着那耀眼的金光,他心里就总觉得特别的温暖。
第一卷旗山奇迹第六十一章徐书记的退休日
徐保山终于要退休了
在徐保山退休的最后一天,管委会召开了一次党委全体会议,会议上,徐保山以公社书记和管委会主任的身份做了最后一次的发言和总结,他站在一个非常高的角度热烈的赞扬了旗山这几月的经济建设工作,并将这些成绩都归功于社长宋长明和经济办主任杨少宗。
对于县委任命的两名新干部副书记秦大驰和副社长罗孚,他也是很欣赏和赞同的。
在他就要抽身离去的这一天,他是多么希望以老书记的身份为公社继续出点力,帮助新一批的公社管委会党委稳定住公社的局面,有力的在旗山公社继续开展新的工作。
这天晚上,大家在招待所开了一桌酒席庆祝徐保山光荣退休,恩恩怨怨、喜喜怒怒所有能跟随时间流逝的一切都在这一天消散而去,在徐保山这一生中,他所有的过错和成绩都在这一天里成为了过去,再也不用带到明天去。
徐保山没有喝醉,宋长明倒是喝的酩酊大醉,他们俩人在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这份感情自然是沉甸甸的。
酒宴散去后,杨少宗就陪着徐保山一起继续顺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石子路走回去。
深秋月色是这样的清冷,青茫茫的石子路上也泛起了一层冷冷的寒气,杨少宗就这么陪着徐保山一起走着。
快要到家的时候,徐保山忍不住的停了下来,回头看看了远处的徐家集和那隐匿在黑暗中的管委会小楼,许多话都纠结在胸口难以吐露。
顿了顿,他终究还是一声感叹的和杨少宗说道:“少宗啊,书记的路走到底啦,你才刚上路,以后要多多注意。机关这条路是一步错就步步错,没有后悔药”
杨少宗沉默无声的微微点头,目光坚定。
徐保山不由得又笑着,道:“现在想一想啊,当初硬着头皮让彭书记调你回来真是对啦,看看旗山现在的发展势头,书记心里已经是非常知足了,适可而止,在这个时刻退休也是非常好的事。”
杨少宗平静的抬起眼帘看着徐保山,其实他知道徐保山心里还有更多的话,可他只有一句话。
他愈发是更为坚定和冷静的对徐保山说道:“书记,你放心吧,我会在旗山带领乡亲们干出一番大事的”
“嗯有你这个话啊,书记就真的放心了,你也不用继续送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想找书记商量,或者只是想到书记家里喝个酒,那就随时过来,不要和书记客气”
徐保山笑呵呵的似乎真将这一页翻了过去,他转过身向着小道走去,一边和杨少宗甩了甩手,示意杨少宗真的不用再送了。
秋月之下,他依旧是那么特别的一瘸一拐的走向黑暗深处,仿佛是要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杨少宗就这么目送着他,直到一丝影子也看不到,直到最后一些的脚步声也听不到。
那一页终究是翻了过去,徐保山的退休通知和宋长明、萧薇的任命通知是同一天抵达,旗山人民公社从第二天开始翻开崭新的一页,宋长明正式成了旗山人民公社书记兼公社管委会主任,从省里调下来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