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薇同志将会出任旗山人民公社社长兼第一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再加上原先已经上任的公社副书记秦大驰和副社长罗孚,公社的新班底基本成型。
徐建亮同志出任新的管委会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任公社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秦大驰兼任党委纪委书记,潘育新担任纪委专职委员,但不列入党委内,经济办主任杨少宗被任命为政协联络办副主任。
旗山公社管委会以前没有政协联络办这个设置,在此次换届中临时按照县党委的要求增设,但不另设单独的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公社书记宋长明负责,杨少宗则挂一个名字被宋长明和秦大驰提入了公社管委会党委成员中。
管委会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只有一个副社长的设置安排,社长负责主要生产经济工作,副社长负责其他事项。
在此次换届的阶段,县委方面也和管委会“讨论”过是否应该增设一两个副社长的问题,只不过是徐保山顶住了压力,没有让县委另外多安插几个魏大中下来。
旗山公社的新领导班子在这个时期就真的成型了,也很稳定。
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少宗这几天干的事情不免又引发了一些争议在整个供销工作推广到周边的五个城市后,旗山肉联厂需要增招一批供销员,这是好事,大家都知道供销员的收入高,像潘时敏、宋小波那种厉害的供销员月收入几乎普通社员劳力的六七倍。
潘时敏他们毕竟是旗山的年轻人,公社的社员们勉强也能接受,可杨少宗在二次增招供销员的时候选择就地在各市录用,这让社员们很不满意。
虽然下面的社员们议论纷纷,都不是很满意,公社管委会内部的干部们却不敢说什么,徐保山如果在,那还能说两句,毕竟杨少宗是他亲手提携上来的青年干部,宋长明就不太好说什么。
杨少宗现在的成绩是有目共睹,他要做的事情肯定有理由,宋长明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面的干部不提议,他就只当不知道。
秦大驰不会问,罗孚哪里敢问,其他的干部固然有些不满人家本来就指望将子女亲戚送到旗山肉联厂当供销员,有些人连礼都送了,要不然就正忙着送礼呢,结果竟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大家当然不满,可一看看魏大中的前车之鉴,谁都不敢吱声啊
和谁叫板都可以,和杨大胆叫板就真的太不划算了
对于这一批新增招供销员,肉联厂给出的要求是大中专毕业,经济、工商、财务专业和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待遇是基本工资55块,月收入加上奖金、出差津贴原则上不低于一百圆,且上不封顶。
在招聘广告中,旗山肉联厂同时也在招收一些有经验的中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各个岗位都有,待遇和新增的供销员大致相当,部分管理岗位的基础月薪则能达到70圆,其余按照工龄、职称等条件计算,加上奖金的月收入原则上同样不低于一百二十圆。
这个标准在整个宁淮地区都属于高收入阶层,肯定比机关待遇好,甚至比一些国营大厂的待遇都要好很多,至少在淮海市这边是基本无敌,宁州、祁州有煤矿厂、发电厂,这些职工的收入确实要比平均水平高出很多,那是不能比的,此时一般的国营煤矿队职工月收入都在一两百左右。
很明显,高薪总能招揽一些金凤凰,甚至很多前来应聘的大中专生原先都有铁饭碗,更多人则属于对原先分配的单位不满意,迫不及待的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杨少宗对供销员的基本要求是大专、大学生应该是经济、工商、财务专业,中专生、高中生则最好有三四年的相关工作经验验。
具体的增招工作是潘时敏、宋小波这些分散在各个市的供销站站长负责,每个人都在本市的报纸上打广告,有些应聘的人就是在单位嗑瓜子看报纸,看到这一则广告立刻提前下班,夹着报纸就直奔旗山肉联厂的供销站而去。
整个工作已经开始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累计有六千多人前来应聘,潘时敏他们则将最好的一些人选挑出来,剩余出四百多个人的大名单和资料交给杨少宗、杨建林选择。
前面几天,杨少宗和杨建林已经分开到几个市就地通过面试的方式和这些人谈,因为他们在各地逗留的时间比较短,加上工作上有安排,有很多人没有机会参加面试。
这一部分人就在周末两天集中到旗山肉联厂补试,如果最终不愿意来就视为放弃了。
从昨天开始,杨少宗就和杨建林在办公室里面试了六十多个人,今天还有四十多个人要面试,其实他们提的问题也都很简单,无非是“你为什么要来我们这里工作”、“你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期望是什么样子”、“你对供销员的工作有怎样的认识”、“你原来的工作有什么不能让你满意的地方”
都是很常见的问题,但在这个时期也稍稍有点特别,其实这些人的答案也不重要,杨少宗关键要看的是他们在遇到特殊问题时的反应速度,还有他们对这个面试的准备程度,准备的越好,说明越重视。
在下一个人即将进来的时候,杨少宗短暂的休息一下,将后面的名单都翻看一遍。
在他手里的这些名单中,他发现了一个叫程治中的年轻人,这个人是首都经济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而首都经济大学则是第一批从西方管理体系中引入这个专业,可以说,目前还是很热门的专业,而他毕业后则被分配到了宁州市计划委工作。
这个发现让杨少宗很惊讶,因为这个叫程治中的人后来曾经短暂的担任过淮海市委书记,给他的印象还不错,但也没有意义,这个人很快就被挤出局,回到省里担任了一个闲职。
就在他惊讶的这个时候,程治中已经按照顺序快步走了进来,个头挺高的,也不显得瘦,看起来是一个很精神的青年,今年刚大学毕业,在宁州市计划委工作了两个月。
他是宁州长治县人,其实离旗山这个地方非常近,就在淮西县的西面,以长治铁矿而闻名江东省。
杨少宗对他很有点兴趣,但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点根烟默默地抽着,观察着,杨建林也挺仔细的看了看资料才问道:“程治中同志,宁州计划委是一个很不错的单位,你的学历也不错,在计划委应该是很有前途吧,为什么想要来我们旗山肉联厂”
程治中毕竟还是刚毕业,有点腼腆的笑道:“在计划委的工作确实是不错,可说到底每天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看报纸。我是年轻人,想要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工作,我是学经济管理专业,也更想调到一些新兴的更为灵活的工厂工作。”
在程治中填报的资料中,杨少宗很意外的发现他父亲的工作单位是宁州教育局,而且是教育局的副局。
杨建林继续问道:“那你觉得肉联厂供销员是你想要的工作吗”
程治中很肯定的答道:“当然,我在报纸上看过你们的招聘介绍,说明这是一家新创办的社办企业,机制灵活,待遇优厚,正在从日本引入生产线上马大项目,寻求合适的管理人员和供销员。你们旗山肉联厂的产品在宁州卖的很火,我也吃过几次,确实是很有前途。”
杨建林笑呵呵的看了杨少宗一眼,又问程治中道:“那你对供销员的这份工作是如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