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 / 2)

红旗 浪子刀 2347 字 2023-10-01

gu903();关于写信这个事,他和赵瑛之间也有很深的一段事要说,只是还没有发生呢,或许也不会发生了。

他很快又正经的说道:“所以我才决定留下来,省的天天写信向赵瑛同志请安问好,汇报生活上的每一个细节,还有工厂里哪个女孩子更漂亮之类的特殊情况嘛”

“哎”

赵瑛那红润润的脸颊成了赤霞天的大苹果,红涨涨的,她又做出生气的样子哼哼着,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扭头看着窗户外的景色,再也不看杨少宗一眼了。

杨少宗心里倒是偷笑着。

在他的父母牺牲后,他就一直跟在赵敬山家里生活,只是住在自家的土房里,所以,他和瑛子不仅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也更像是兄妹。

瑛子就是有点倔强,脾气还是非常好的,大多数的情况都是故意假装生气。

非常熟悉这一点的杨少宗就笑眯眯的看着瑛子,看看她到底要装到什么时候。

他发现自己还是第一次如此认真的仔细看一看瑛子,大约是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太熟悉对方,很多时候都未能真的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和变化。

瑛子。

真的很漂亮,也真的很可爱呢

瑛子的睫毛是那么的浓密长翘,辫子还是那么短,总是别着那个可爱的刘海,肌肤白皙红润,天生的白里透红,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莹润剔透

她宁静的透过办公室的窗户看着公社的景色,前方那成片的稻田里已经泛出了微微的黄色,再过一个月,稻子就该收了。

更远处的天空湛蓝如洗,天空之下是那延绵而幽深的旗山。

看她已经不生气了,杨少宗语声淡淡的问她:“瑛子,你想不想去城里工作”

瑛子挺平静的微微摇头,道:“不。”

杨少宗问道:“为什么,你就不想去大山外面的世界看看”

瑛子特有趣的微笑着,道:“没有必要,因为我喜欢这大山呢”

“呵呵”

杨少宗没有继续劝说下去。

他想,瑛子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她真的喜欢这个美丽的大山。

第一卷旗山奇迹第七章旗山肉联厂的未来狂想曲

这天晚上,徐保山就和宋长明一起主持了旗山人民公社的党委会议,参会的还有各大队书记,重点讨论责任工分制的问题。

就地方而言,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真的希望旗山公社解散,撤社建乡。

这里面有权利的考量,有感情上的因素,也有些人是出于整个公社的需要。

旗山是个山区,一旦公社解体重新回到六十年代以前的样子,各家管各家的,那谁家也别想过上好日子,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抱成一团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垦荒地,治理荒山,不管是围湖垦田,还是新提出的围湖养鱼,这都需要集体的力量。

开垦那二十多万亩的荒山是大家一直以来的共同愿望,可这里面涉及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山地灌溉不仅要靠全社劳力集合起来一起干,还需要很大一笔钱。

徐保山就一直想要再坚持几年,如果公社有了钱,能够依靠集体的财力和人力解决山地灌溉问题,真要是能实现这个目标,3345万亩地,17万人,平均每人能有二十多亩地,旗山公社想要脱贫致富就不难了。

关于责任工分制的会议一直开到深夜,在徐保山的带动和宋长明的坚持下,大家陆续都同意在公社内部秘密进行责任工分制改革,各个大队队长和大队书记也按人签署责任书。

徐保山说全国都是大公社的时候,小岗村敢私自包地求温饱,他们旗山人凭什么不能在全国搞承包的情况下搞责任制求富裕,旗山人还没有怂到这个地步,真是要出事了,他徐保山一个人扛下所有责任。

最初有谁反对,有谁赞同,以及整个会议中的各种争论和最终一锤定音的那些事情,除了一起开会的人,别人也不得而知,

第二天晚上,从公社机关下班后,宋长明就喊杨少宗去家里吃饭。

宋长明家里住在机关大院,离机关楼不远,转个弯就到,四个菜一个汤,里面还有一盘红烧青虾和一盘腌银鱼,都是旗山地区的特产。

徐保山有点事情要处理,来的晚一点。

宋阿姨在厨房里忙活着,就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吃饭,看得出来,宋长明和徐保山都是特别的高兴,责任工分制通过了管委会扩大会议的讨论和集体决策,最终是能在旗山公社实施了,他们也像是看到了天大的希望。

等徐保山一坐下来,宋长明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一瓶珍藏的茅台,笑道:“今天可是咱们旗山的大喜日子,老徐,我这够意思吧,连家底都掏出来了。”

徐保山就是那种再高兴也板着脸的老古板,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喜好,反而问道:“你这从哪里折腾来的,这一瓶可得喝掉咱俩一个月的工分”

宋长明嘿的笑出声,道:“别谈钱的事。一个老战友送的,他现在是军区副司令员,前些年还被打击的够呛,如今是风水轮流转,去年正好经过县里就让人给我送了几瓶”

徐保山挺沉默的哦了一声,似乎也不是很介意,道:“那就都拿出来吧,别瞎客气”

宋长明有点尴尬的呵呵笑着,道:“不是为了让建邺调到市里嘛,都送了,就剩下这么一瓶实在是舍不得”

徐保山的脸色一沉,去唏嘘道:“唉”

他这一声感叹里实在是包含着太多的思绪,杨少宗也能理解,新中国是他们和战友用一条条鲜活的人命换来的,渐渐变成这样,他们确实有理由发出这样的唏嘘。

人家两个是领导,他是年轻人不便掺和,茅台这种好事轮不到他,他就盯着大青虾和那盘的油拌银鱼。

青虾和银鱼都是旗山琵琶湖的特产,人工还不好养,旗山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时候,银鱼几乎都快绝迹了,最贵的时候一斤上千块。

小时候,这玩意也就几分钱一斤,现在也不过一毛多钱,比猪肉便宜太多。

只要是旗山人还真没有谁不爱吃青虾和银鱼,便宜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