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4(1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335 字 2023-09-30

始称青岛水师工厂、青岛船坞工艺厂,也称总督府工厂。为了在青岛后海今青岛大港址建设一个与港口相匹配的大型修造船厂,1901年9月,在大港建设工地同时举行了建港建厂开工仪式。新船厂厂址建于大港防波堤入口左方。

当时,用100余万土石方填海造地,建成了长1100米的深水靠船泊位和大型厂房。水师工厂由前海逐步向后海转移,1902年,工厂生产的第一艘蒸汽机艇下水,1903年,德国技术人员根据当时东亚沿海航行的最大船舶而设计的16000吨浮船坞在大港建设工地开工营建,1905年10月12日即竣工交付使用。浮船坞投产后的第二年,即1907年4月1日,工厂向大港新厂搬迁工作结束。总建筑费5000万马克的新厂,经过6年的建设,所有车间、库房、机械设备等全部投产使用,当时地方俗称蔓菁岛船坞。

而在这座船厂之中,堪称船厂精华所在的,正是这艘16000吨的浮船坞。这座带有浮动船台的大船坞,长125米,宽39米,吨位16万,可容纳145米、万吨级以上的船舶,主要用于船舶修造,作业时,30人操作机械设备,可举起3万吨的船只,这艘总造价高达600余万元的浮船坞,在此时堪称亚洲第一,除所用钢材和机械设备为德国进口外,其主要施工建造均由中国工人承担,青岛造船所也由此闻名世界。在德国归还胶澳后,浮船坞亦一同归还中国,而这次打捞作业,浮船坞更是打捞的主力,沿舰将由其运往连云港。

奥斯塔,这位设计并监造了浮船坞的青岛造船所首席工程师站在甲板上,望着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什么也不想,伸了伸懒腰,从兜里掏出一支一支的雪茄,用防风打火机点燃,然后有些担忧的说道。

“河内号战舰的长度是160米,而浮船坞设计可容只有145米”

“不过总可以试上一试,长度或许差了点些,但是吨位却能举起三万吨”

方自程的唇角轻轻一扬,在他看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打捞起这两艘具有修复价值的沉舰,这关系到中国的海防。

“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转过头看着方自程,奥斯塔又继续说道。

“日本人的河内级战舰,已经落后于各国海军,如果你们有意加强海军,应该重新设计建造一种新型的军舰,现在日本的海军主力的确毁于一战,但是他们还在建造着更强大的战舰,仅依靠河内级”

奥斯塔摇着头,在他看来,打捞修复河内级总有些得不偿失,尽管两艘军舰的造价超过三千万元,但是仅打捞费就需上百万之多,在军舰出水进坞后还要检查锅炉、动机,如果锅炉进水就需要更换、维修,再加上修复,至少需要花费五六百万元才能让其具备战斗力,而假如龙骨弯曲,到时恐怕也就只能拆废铁了。

“奥斯塔先生,中国并不是德国,德国有很多军舰,可是中国”

感叹着,方自程朝着大海上看去,自甲午之后,中国海军就不复存在了,那么几艘巡洋舰根本不足以保卫中国的海防。

“河内级对于其它海军强国来说,或许是落后的,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却能够让中国实现零的突破”

接着方自程又把视线投给奥斯塔,这位重新受聘为青岛造船所首席工程师的造船工程专家,他曾在德国不来梅的威塞尔船厂参与过赫尔戈兰级三号舰图林根号的建造,无论是连云港或是青岛,他是少有的几个具有建造设计军舰的技术人员,也正因如此,公司才会把他抽过来。

“没准,等将来,您能帮助中国海军设计建造新式的战列舰奥斯塔先生”

奥斯塔耸了耸肩膀,非常认真的说道。

“虽然我现在身在中国,可我仍然是德国人,如果帮助你们设计战列舰,那岂不是与德国为敌”

说罢他扶着船舷,望着海上仍未打捞出水的沉船残骸似自言自语的说道。

“在报纸上看,你们的淮海经略使有可能出任总理,希望到时他能阻止你们出兵欧洲吧”

接着,他一回头,脸上带着有些天真的笑容。

“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在奥斯塔提及友谊时,方自程只是笑了笑,到没再说什么,当他朝远处看去时,触目所及的却是一艘2000吨左右的商船,正缓速朝着北方驶去,不需要拿望远镜,方自程也能猜出那艘商船十之悬挂着中国国旗。

当他把视线投向那艘商船的时候,在商船的舰桥内,一位年青的,甚至年青的有些出奇的船长,却拿着望远镜打量着那艘在驳船的牵引下朝沉船区驶去的浮船坞,年青的船长眼中尽是惊讶之色,或许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的浮船坞。

“等从海参崴回来的时候,没准公司又能多两艘商船”

放下望远镜,穿着一身全新的船长呢绒制服的孟瘐,那张年青的脸庞上,尽是得意之色,这艘“新港号”商船,尽管是一艘14年前建造的老旧商船,但是他却是鹰游商轮学校培训出来的第一批船长,而他又是其中最年青的,17岁不仅如此,他还是全世界最年青的船长,以至于当他被晋升为船长的时候,甚至连国外的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在半年前,在中国的沿海航行的大都是英、法、德、美、意等国的商船,即便是招商船局的商船上,也没有一个中国船长,但是这场战争却改变了很多事情,参战国先后将商船抽调回国,以满足本国运输需求。

原本公司采购的闲置于海湾泊区的商船,在第一时间进入了各国商船撤离后留下的市场,那些在战前从英美法德等国购买的旧船,经过一番检修之后,即可投入使用,但是有船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商船的航行需要水手和商船官员,前者稍加培训就可以解决,但商船官员却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连云港拥有一座商船学校,鹰游商船学校是仿美国商船学校建设,相比于英国商船学校漫长的六年课程,鹰游商船学校最初的课程是四年,可在建校半年后又被缩短为两年,学员先接受6个月的课堂培训,随后6个月上船实习,然后回校再接受的一年的教育,参加考试,获得证书,既便是学时缩短了一半,在中国远洋船运公司看来培训期仍然过长,现在正在不断的缩短课程。

对于这一切,作为商船学校第一期学员的孟瘐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够成为船长,正是得益于此,事实上,缩短学时的结果就是导致了一大批年青的出奇的人成为公司的船长,只不其中孟瘐最年青。

gu903();“左满舵、航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