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麟台风波录 轻微崽子 2320 字 2023-09-18

陆观:????

宋虔之一脸的你不懂。起身跟管家说过两天兴许还要过来问话家里不要没人云云,把陆观拖走了。

出门时陆观抢先一步挤出门去,左右看看,把马解下来,才在外面跟宋虔之招手。

宋虔之坐上马背,哭笑不得:干什么,做贼似的。

陆观一鞭子抽在马背上。

路上陆观没忍住问宋虔之,为什么李相推举的楼江月,管家就不便说了。

宋虔之简直不想理他。

陆观便不停把脚脱出马磴子去踹宋虔之的小腿。

宋虔之忍无可忍地靠在他怀里,以刚好陆观能听见的音量说:为什么两个写贺词的词人,要有一个民间的,就是皇上想听民间词人说说话。楼江月跟李相要是有牵扯,皇上还会让他进宫去吗?

陆观皱着眉。

你们京官真难懂。

宋虔之靠着陆观宽阔的胸膛,感觉浑身都很舒服,仿佛有一只安全的手掌,将他包裹在了其中。

这感觉在宋虔之,从未有过,他耳廓发红,想跟陆观再多说两句。

你在衢州不是皇上的智囊吗?

谁说的?

宋虔之总不能说是太后说的。

你别管,反正大家都知道了,你给皇上出了不少主意,一大堆人看你不顺眼,才把你发配了。

陆观莫名其妙:我自己都不知道。

那你跟着皇上从衢州上来,就有从龙之功,怎么会被留在衢州?宋虔之下意识扭头想去看陆观的表情。

马匹晃晃悠悠,他的嘴唇从陆观唇下那一小方皮肤,羽毛一般擦了过去。

宋虔之登时愣了愣,装作什么都没感觉到,埋下了头。

说了我把个少年办了,再不信,老子就把你也办了。陆观恶狠狠地说,嗓音里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

宋虔之:你就吹吧,有那本事连女人的小衣都不敢碰。

为了防止被陆观从半路扔下马背去,宋虔之留着这话没说。

☆、楼江月(拾肆)

已近申时,路上有人在卖热气扑鼻的汤圆,开锅一刹,白气四溢。

哎,陆大人,停,停一下。坐在马前的宋虔之突然叫道。

陆观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时辰宋虔之想跑去吃一碗汤圆,他中午不是吃了一海碗的海鲜面吗?一块渣都没漏下。

这家老陈师傅的红糖汤圆可是一绝,全大楚也找不出这么好吃的。宋虔之搓着手,冻得有点流鼻涕。

陆观不觉心一软,反应过来时已经找位子坐下。

来嘞,一碗八宝芝麻一碗玫瑰红糖。二位慢用。

宋虔之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烫得直吸气,满意得眼睛眯了起来,吁出一口白气。

陆观眉头一拧。

吃了一口,神色变得十分微妙。

宋虔之笑嘻嘻地问他:好吃吧?

陆观嗯了声。

从立冬卖到元宵节,过完正月十五,就不出摊了。这家的红糖是秘制,带着一股淡淡的玫瑰香气,且糖味儿甜而不腻,滑而不肥。宋虔之舀了一颗递到陆观眼前。

?陆观脸红地看了一眼,僵硬地张嘴。

好吃吗?宋虔之得意而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他。

嗯。陆观犹犹豫豫着要不要还他一颗芝麻馅的,宋虔之却已埋头大吃起来,三两口便把一碗十二个汤圆吃净,末了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催陆观快点。

都没事了,着什么急?

陪我去一下乌衣巷。

陆观似有些不悦,三两口吃完了汤圆,起来付钱,摸了半天还是宋虔之给的钱。

乌衣巷口通往一间不小的米面铺子,铺子外歪着一架破破旧旧的板车,四个孩子在板车上玩耍,一个穿着邋遢脸色发灰的小姑娘头上扎着一个花环,男孩脸色发红地朝着她作了个揖。

宋虔之让陆观把马拴在外面。

陆观威吓了跑过来打转的两个男孩一声,他口中清咤如雷低沉。两个孩子顿时作鸟兽散,跑远之后还不断回头打量可怕的大叔。

两人并行着往乌衣巷里走,空气里有一股烂菜叶子味,家家户户门口放着一个竹条筐,两人并着走且有些挤。

陆观执拗地不肯朝前或是落后半步。

路上宋虔之不曾跟他说话,只是每到一扇门外,抬头看一眼门牌,最后在写着一百四十号的门外站下来,拍了拍。

门里一个女人的声音:来啦,谁啊?

宋家的。宋虔之答。

门缝里一张红扑扑的女人脸现出来,眼神既惊讶又尴尬,边开门边大声叫当家的。

这是一座不大的房子,四间屋带着一个小院,院里有口土黄色的大水缸,里面浮满了青色的水藻。

女人为他们端上来两碗水,便转回屋,屋里响起老人的咳嗽声。

大伯出去借米还没回来。说话那汉子是那天夜里宋虔之去买酒,碰到的那个从容州来投奔亲戚的男人,姓许,家中行三,唤作许三。

给媳妇儿做衣裳了么?宋虔之问。

许三满脸局促:老母亲病中在吃药,小孩这两天也不大好,还是省着点花用。

宋虔之想了想,说:媳妇也重要,家里人都要她照顾,不能苛待。

那大汉未想到会被这么年轻的少爷教训,却知道他没说错,家里若是没个女人,那只有鸡飞狗跳的,只得点头称是。

你们认识?陆观问。

庄子上的。宋虔之只说了这么一句,陆观也没有再问,宋虔之则问起了许三容州的情形。

许三脸色一白。跑到京城来本是不允许的,大伯贴上不少钱,找到守城的一个老朋友,这才把许家人接济进城,都是看他老母病小孩又太小嗷嗷待哺,实在可怜,许三不想连累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