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2 / 2)

gu903();那掌柜也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能在街头讨生活的,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花弄影能看出对方是宋人,这书店掌柜也一样。

他也看出了这个年轻是宋人。如今宋人势大,他这种只能做顺民的小老百姓也怕跟对方起了冲突。

书店掌柜道:"抱歉,这位相公,这是您在本店涂抹的第三本书了。"

那年轻人"啊"了一声:"掌柜的意思,是不够"

"是,是的,您手里的这本,是官刻本的《永乐大典》第二卷,前朝的官刻本,如今已经很少见了。算上方才的御览和《资治通鉴》,这,这金叶子才三两,折合白银三十两,根本就不够。"

因为对方是宋人,所以掌柜的方才不敢站出来。可是对方都把手伸到本店的镇店之宝《永乐大典》上了,掌柜就是不站出来都不行了。

那年轻人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不过,若是说现成的金银,我身上带的的确不够。这是五百贯的交子,你可以现在就去衙门户部功曹兑换现钱。而在这个期间,我会一直留在这里。"

这倒是事实。

实际上,黄金白银实在是太重了,铜钱也一样,所以大多数时候,即便是带着小厮长随,宋人上街也不会带太多的现钱。一二百铜钱,外加几个银錁子几个金瓜子几张金叶子就完了。

如果更高金额的交易,要么是记账,要么就是交子了。

那掌柜小声道:"八百两,前朝官刻本的《永乐大典》就要八百两。"

花弄影以为对方会生气,不想对方真的又拿出了一张交子。

那掌柜的十分高兴,一叠声地互换小二把边上的桌子清理出来,还上了茶点,自己则带着两张交子出去了。

他要尽快把银子兑换出来。

虽然说少不了打点,但是,这个掌柜乐观地估计,八百两的交子,去掉打点的银钱,他差不多能拿回六百四十两。

这已经很够了。

至少本钱保住了。

第346章

花弄影伺机在对方的对面坐了下来,对方果然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似乎非常惊讶。

花弄影道:“公子可知道,前朝官刻本的《永乐大典》因为刊印得少,存世更少,几乎不可能为百姓人家所得,因此有价无市。换了一年前,就是拿出三千两白银都无处买去。”

那人一愣,答道:“这位姑娘是说这不是《永乐大典》的官刻本?”

“不,这的确是前朝官刻本的《永乐大典》,只不过,它被人千里迢迢地带到了洛阳,然后以六百两的价钱贱卖了。”

作为接待过那些满人还有幸躲过一劫的花魁,花弄影甚至敢说,她还知道贱卖之人的姓名呢!只要对方问,她就会答。

“原来如此。”

见对方又低下头去看书顺手在书上涂涂写写,花弄影忍不住再度开口:“公子是宋人吧?”

“是。”

“那么请问公子,请问宋人会重兵把守洛阳吗?这些贵人会在洛阳停留多久?直到收服满人小朝廷吗?”

对方果然如花弄影所料,合上了书,问道:“姑娘有话,就请直说吧。”

“敢问公子,请问宋人会不会要求美女财帛?”

“不会。”

“那么,赋税呢?”

“诏令上不是都写明了么?”

“怎么可能?!那么低的赋税,够什么使的?”

“《齐民要术》有云,田地里的出产本不值钱,只是百姓的劳作才赋予了这些物产额外的价值。轻徭薄赋,方能让百姓有钱粮有闲暇参与到各种劳作中。”

物资流通起来,才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

两宋的岁入正是最好的写照。

说完,又低头看书去了。

花弄影犹豫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她道:“那请问,宋人,不,朝廷什么时候攻打满人的小朝廷?”

“还不到时候。”

还不到时候?

为什么不是不知道?

花弄影心惊肉跳,正想再问,却听见外面脚步声迭起,贵人纷至沓来。为首的那位不是洛阳府知州又是何人?

只见知州急急上前,抱拳,道:“大,大人,您怎会在此?”

那人指了指面前的书,道:“搬回去。”

知州立刻应了一声,连忙亲自过来收拾,还让从人帮忙装了箱子。

后面的掌柜心惊肉跳,以为自己招惹了不能招惹的贵人,正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事儿的时候,只见那宋人公子转过身来,道:“钱款可的了。”

那掌柜刚一摇头,一想,不对,连忙道:“这,这《永乐大典》就当小人孝敬您的……”

“不用了,回头我让人来结算好了。交子还在你手上吧?”

掌柜连忙捧出了手里的交子。

那人点点头,却不接过,又对边上的花弄影道:

“朝廷不会征兆妇人,无论是民女还是教坊司,都不会。”

说完,也不理会花弄影和那书肆掌柜伙计是什么反应,径直去了。

花弄影吃惊不小,可是当天晚上,更夫们在打更的时候就高唱起了新诏令,说的就是宋人不会征兆妇女,让百姓安心。如果有人假托朝廷之名,任何人都可以上衙门敲鼓。

听到这样的内容,花灯巷彻底失去了平静。

清廷入主中原还不到百年,昔年秦淮八艳的故事还没有从民间消退。当年南明小朝廷立都金陵的时候,秦淮河畔是什么样的,花弄影跟她的姐妹们都不陌生,后来清廷打下了金陵,秦淮八艳又是什么样的结局,花弄影也耳熟能详。

满人进入洛阳的时候,花弄影就担心自己会步上秦淮八艳的旧路,可是谁承想,宋人实在是厉害,满人竟然没有在洛阳多停留,直接往西安去了。满人来的时候,洛阳的富商们已经开始忙着搜罗美人,结果满人逃得快,这些富商立刻改弦易张想跟宋人搭上关系。

很快,花弄影在书肆的遭遇被有心人知道了,她很快迎来了一位豪客,洛阳第一首富王德胜。

第347章

带着四十余册《永乐大典》回到洛阳行宫,赵长卿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虚此行。”

他本来就是为了这部《永乐大典》走这一趟的。

《永乐大典》正本一万一千余册,正本为手抄本,又称永乐抄本,嘉靖年间禁中大火,明世宗一夜四次下诏抢救,这才把正本救了出来。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嘉靖下令官员抄录,这就是著名的嘉靖抄本。后来明廷又将其中的部分付诸刊印。

没错,比起正本的一万一千余册和之后的嘉靖抄本,赵长卿找回来的这四十余册,不过是真正的永乐大典中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很小的一部分。

至于为什么赵长卿会亲自去追,完全是因为永乐大典的正本也就是永乐抄本已经不翼而飞。如今就是藏在紫禁城中的也不过是嘉靖抄本。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