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实际上,另一个时空里面,王福林对林黛玉的定位就是错了,当时这部电视剧拍出来之后,骂声一片,说这个林黛玉跟原著里最多只像了六成。如果不是后来拍出来的一部比一部糟糕,也不会成就了最美林黛玉一说。

但是在赵长卿的眼里,王福林对林黛玉的定位带着深深的烙痕,这个时代的人的烙痕。

经过百年的动乱、百年屈辱之后,又经过了十年浩劫,已经拍摄的年代处于物资匮乏,全国盲目地崇拜国外,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比不上国外的情况下,把原著里中国文人的化身的林黛玉拍成那个样子,真的一点都不稀奇。

但是,赵长卿却是极为反感的。

在他的眼里,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地方能够称为艺术起源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只能是中国!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部小说能够那艺术和思想性来说话的话,那么这部小说也只能是红楼梦!

把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灵魂人物林黛玉毁成那个样子,赵长卿绝对不允许!

这样,赵长卿又开始了每天跟王福林吵吵吵的日子。他不止跟王福林吵,还跟剧组里面每一个红学专家吵,问题是,每一个人都吵不过他。

王福林甚至被他气到当众高喊:“我不拍了!”

赵长卿竟然凉凉地道:“行!你不拍是吧?那你永远别想拍《红楼梦》了!因为我在国外已经注册了。不止是电视剧,还有电影,日后还有跟红楼梦相关的游戏。只要我不点头,你们拍了也不能上映!对了,四大名著都是!这些项目,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注册掉了!”

就这样,林黛玉组的演员们迎来了地狱一般的日子。她们要在四年里面学完全部的儒家经典,而且还要参加考试!

虽然赵长卿说过了,最多也只是跟童生试的难度差不多,但是!

这群平均只有小学水平的女孩子们真的很想昏倒。

她们觉得,如果她们真的通过这次的考试了,她们至少应该是本科中文系的水平!

哦,这不是她们自己说的,而是剧组里面几位教授的评价,其中一位还真的北大中文系的教授。还有几位,人家是故宫和颐和园方面的专家……

第179章

关于剧组里面的林黛玉候选演员们,赵长卿是左看不满意右看不满意,容貌相貌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气质!气质!

林黛玉是真正的贵族千金,可是这几个演员,无论哪一个,看着都带着一股小家子气。

当然,这跟这个时代是分不开的。

在这个物资紧缺、什么都要凭票购买的年代,无论是剧组还是演员,对于物资的态度都带着一种珍惜的味道。当然,这种珍惜不是因为出于对民众的劳动的尊重的珍惜,而是伴随着物资紧缺带来的一种不舍,就好像是在冰原上饥饿、困顿已久的人在脱险之后总是想尽办法储存一些可以储存的食物一样,那种几乎是落下的心理疾病还没有调试过来的那种心态。

哪怕赵长卿给剧组提供的最好的一切,依旧抹不去笼罩在剧组上空的这层阴影。

为此,赵长卿拿出了一大堆的绸缎,真的是苏州和杭州的丝绸博物馆里面典藏的那种真正的老式纺织机织成的老丝绸。

他要求这些林黛玉候选们当着他的面,把那些丝绸撕开,撕成碎片。

别说是那些演员,就连总导演王福林和剧组里面的那些红学专家们都傻掉了。

“您!您要做什么?!”

“就是钱再多,也不应该这么糟蹋啊!”

王福林更是道:“古代有昏君为了讨宠妃欢心而让宫女裂帛无数。今日更有大英公爵……”

赵长卿很干脆地道:“别蠢了。林黛玉这个角色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我能够从这部电视剧上能够捞到的荣誉和回报。林黛玉选差了,我最多只能得到几千万美金,可如果选得好了,从影碟片到周边,随随便便我都能够捞回上亿美金,而且还是每年!”说着,指着那些林黛玉候选们,道:“问题是,这些林黛玉候选,天真烂漫有了,娇俏可爱有了,却带着一种小家子气,但是,原著女神?别逗了!”

王福林觉得自己的审美遭到了极大的鄙视。

他按捺着即将爆发的脾气,对赵长卿道:“你又看不上!”

赵长卿立刻点头:“对,我就是看不上!”

赵长卿可是对王福林把林黛玉设定为一个穷鬼、贫家女的形象非常不满。

他如此对王福林道:“原著里的十二正钗,真正的穷人是谁?不是拿着贾家管家大权的王熙凤,也不是寄人篱下的史湘云和林黛玉,史湘云和林黛玉两个只不过是因为是未婚姑娘,又没有父母在身边,所以就是有钱也轮不到她们使,她们住在大观园里面基本上没有花钱的地方。真正的穷人是谁?正是薛宝钗的薛家!”

赵长卿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整个剧组里面一片惊呼。

gu903();王福林第一个跳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