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三国]嘉年 左篱 2462 字 2023-09-09

这话说的颠三倒四,唯独曹操能听明白。以荀彧的性子,就算郭嘉做的再过分,一旦看到郭嘉此时遍体鳞伤,仍旧会心生不忍。而对原则的坚持又不能让荀彧心无芥蒂地原谅郭嘉所做的一切,所以如果荀彧知道,尽管最后蟏蛸将孔桂换进了牢中,但郭嘉还是受了一天一夜的刑,他就会被公理与情义逼到一个两难的处境。

可从头到尾,荀彧没有做错任何事。这进退维谷,不该由他来承受。

草药中有安神的成分,郭嘉渐渐平静了下来,昏昏睡去前,他紧握着曹操的手,哽咽的声音似喟似叹:

孟德,嘉真怕有一天逼死了他

孟德,郭嘉的声音把曹操唤回了神,他两只手勾住曹操的脖子,刚刚还愿为嘉割袍断袖,现在就心有旁思了?

孤在想你昨晚的话。曹操把郭嘉那两只不安分的冰爪子塞回被子里,你说文若会心软,孤能明白。但你说文若与孤不同,又是什么意思?

郭嘉神色一僵,随即笑道:自是怕明公吃文若的醋。

曹操却已然看透:奉孝,有件事孤一直没有问你。为何你在牢中呆了一天一夜之后,蟏蛸才将你救出来?

事出突然,嘉也没料到伏寿会在曹操微带厉色的目光注视下,郭嘉越说越没了声音。

当他们发觉孔桂与伏寿的目的就是要把郭嘉独自引到许都时,以孔桂为替罪羊的计划便应运而生。有孔桂这替罪羊在,无论伏寿最后做什么,都不可能利用郭嘉牵涉到曹操。只是,虽然郭嘉与曹操通信不便,但这安排早已心照不宣,早在事发那日的上午,被夕雾断去舌头的孔桂就被蟏蛸秘密送到了许都。就算在许都行事不便,也不至于迟了一天一夜。

其实,不必郭嘉回答,曹操也知道原因。蟏蛸历来无问对错,仅听命行事,在许都,就是听郭嘉的命令。刻意迟了一天一夜,让蟏蛸把遍体鳞伤而不是毫发无损的他带到曹操面前,是为了让曹操深深记住那一幕。曹操与荀彧不同。荀彧从未想过要背离汉室,就算郭嘉伤的再重,也不会改变心志;而曹操与汉室,却已随着时势离心,只需要郭嘉推波助澜一下,便水到渠成。

明公与文若不同,因为无论嘉做什么,明公都不会厌恶嘉。巧舌如簧如郭嘉,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才说出这么句敷衍的情话来为自己开脱,偏偏对于曹操,尤其是听了郭嘉一夜呓语的曹操,着实管用。

下不为例。

曹操不相信郭嘉想不到他能看破这苦肉计,可郭嘉定然早就断定哪怕这是阳谋,也一定能奏效。

因为,他真的会心疼啊。

再次确认伤口都不会再裂开,曹操给郭嘉掖好被角,起身去穿衣束发。被厚厚的被子裹着,郭嘉只有个头露在外面:明公要去哪?

去尚书台。曹操道,发往西凉的诏书该如何写,孤还得与文若细细斟酌。

既然马氏父子敢来,就肯定跑不掉了。郭嘉道,对了,明公别忘了往邺城发封信。机会难得,不如一次解决。

孤知道。束好发,曹操坐回到塌边,你就在屋里好好休息,孤会让下人给你送饭来,等孤晚上回来。

啧,郭嘉眉眼一弯,明公这话说的,好似昨夜怎么折腾了嘉,让嘉连榻都下不了。

等你好了,如你所愿。

邺城城郊西凉军营

父亲,一身戎装的马超一把掀开帐帘,大步走进马腾的军帐,我们已经在此驻扎五日之久了,派去邺城的探马来来回回也有五六趟了,究竟何时父亲才下令攻城?

瞧着自己儿子这风风火火的样子,马腾又是欣慰,又是发愁。欣慰是因为马超如此骁勇好战,真不愧是西凉马氏的好儿郎;发愁则同样是因为马超这冲动好战的性子,放在战场上自然最合适不过,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战场之外,恐怕免不了会吃大亏。

他的年纪已经大了,这家业总是要留给自己儿子的。可如今局势风雨飘摇,汉室和曹操全都虎视眈眈,马超又年少气盛城府不足,他实在是放不下心。

见马超的蠢蠢欲动,马腾不由叹了口气,正欲劝儿子莫要轻举妄动,帐外就有士兵禀报,道有使者自邺城来。

来了几个人?马腾问道。

回禀将军,只有两人。

马超一听就乐了:好大的胆子,才两个人就敢来,不怕我们杀了他们不成?我去看看。

孟起。马腾皱眉拦住马超,又转身对士兵道,把那二人带进帐来。

不一会儿,士兵就带着那两人来到帐中。一人看着年纪尚轻,一人则身带斗笠看不清样貌,但见他脊背微佝,步履蹒跚,想必应该已是白鬓老朽。邺城的信使竟是这一老一少,倒让马氏父子猜不透曹军的心思,却也起了几分轻视之心。

而当那老者将斗笠摘下时,马腾却大惊失色。尽管多年未见,他也忘不了这张令人胆寒的脸

是贾诩。

没想到竟劳动贾先生大驾,先生快请坐。马腾话音落下,便有士兵为贾诩备好坐席。那年轻者小心的扶着贾诩坐下。

马超看着父亲客气的模样,十分不解。贾诩的事迹他听说过,当年一投董卓,再投汉室,前脚助李傕郭汜屠戮长安,后脚又帮天子逃往雒阳,设计害死了曹操的长子却仍在曹营风生水起,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他当然清楚能做到这些的人绝不可等闲视之,但却并不觉得需要父亲如此毕恭毕敬,可碍于马腾一直拿眼神制止他,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稍安勿躁。

贾诩一直在咳嗽,直到帐中诸人都有些不耐烦时,他终于停下,缓缓道:多年未见,将军雄风依旧。咳咳,咳咳竟又是咳了起来,抱歉,老夫年纪大了,身子骨撑不住。将军有什么话,就和他说吧。说罢,一边咳嗽,一边指了指站在一旁的那个年轻人。

马腾只好耐着性子,转向另一人:二位前来究竟有何事,不妨明言。

年轻人微微一笑,道:我与先生为两件事而来。第一件,是为了帮曹丞相向将军带个话。丞相说,邺城地处中原,气候宜人,远胜于西凉苦寒之地,望将军能携家眷前往内居于邺城。

马超轻嗤:就知道曹阿瞒没安好心!他也不看看,现在究竟是谁被兵临城下,居然还敢说这种话!

曹丞相好意,我心领了。马腾的话就比马超温和许多,但我与手下诸位将士已经习惯西凉的生活,若久居中原,反倒会不适应。

将军此来邺下,难道不是为了带兵内附?年轻人眼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莫非,真的如孔桂所言,将军是要举兵相攻,意图谋反?

孔桂。

马腾很敏感的捕捉到了这个关键。他此次敢带兵进入中原,正是因为孔桂在发往西凉的书信中言之凿凿地说,邺城内乱,可以一举攻下。可等他真到了中原,探马几次回报都说邺城城门大闭,戒备森严,而孔桂也再没了音讯。他手下有一万西凉兵,其中羌兵占了两成,西凉又有韩遂驻守供应粮草,所以尽管情势与预料中不一样,马腾也没有太惊慌,就算打不下邺城,带着羌兵在邺城周围烧杀抢掠一番再全身而退,也不算白来这一趟。

但被扣上谋反的帽子,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gu903();孔桂?我记得他好像是杨秋的人。半年前他替杨秋出使京师,就一直未归。怎么和谋反扯上关系了?情况不明,无论如何,先推脱干净,这其中定有何误会,我这就叫杨秋来问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