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1 / 2)

花田娇娘 一一年 1735 字 2023-09-08

不仅何氏觉得不可思议,其他人也有些不敢信,特别是沈老头,皱着眉说:“是不是算错了,你让老大再算一遍!”一个粥铺都能这么赚钱,谁还种地啊,肯定是算错了。

没做过买卖的人,始终不相信自己赚到的第一笔金,沈家人现在就处在这种状态里,有激动有兴奋,更多的是不敢置信。

沈华最在意的是沈成才的想法,她什么事都用的夏凉川的名头,就是怕沈成才动心思,可是钱帛动人心,防只能防一时。

沈成才摇摇头,对沈老头说:“爹,不用算,娘算的对的。你不用觉着账目不对,也不是啥时候都能赚这些钱的,现在城里缺粮,米价又涨了,咱家这粥价还算公道,自然有人来吃。待地里有收成了,那个时候能不能赚钱,粥铺能不能继续开下去,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别说,沈成才有时候还是有些见地的,沈华应和一句,“是啊,阿爷,娘说我们这个买卖就是抢个先机,等地里缓过劲来,就赚不了这么多钱了。但是,娘也说了,大买卖有大赚头,小买卖就小赚头,以后的事再说,现在多赚些也好还夏大哥的银子。”这些话都是平日里王氏和几个孩子闲话时说的,有沈华的意思,也有王氏的意思。

沈成才“嗯”了一声,说道:“确是如此。”

另一个钱罐子里就没这么多钱了,只有几十文,毕竟肯花钱买咸菜吃的人不多,不过就这么点钱也看的何氏眼红。

这才第一天,咸菜的本钱就回来了!

生意这般好做,沈婆子就更不想回去,她知道沈老头的心思,可对于沈家沟,她现在是恨透了!

沈婆子想了想说:“我就管粮仓,这钱还是老大媳妇攒着好还给人家夏小秀才,每个月把账目报给我和你爹听听就成。既然买卖做起来,日子总归是越过越好的,我想着咱还是抱些鸡娃子,捡些鸡蛋吃。还有就是熬粥太费柴,现在也不够人手去砍柴,咱是不是就省了这个力气直接去买?”只要生意能做下去,即使少赚点,慢慢的老头子就不会再想回去的事了,她顿了一会,想到什么又接着说,“还有个事,不管咱回不回沈家沟,都得先把老二他们找到。明儿,老大去府衙打听打听,这仗都打完了,人咋还不放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得有个说法啊。

沈成才是不想回去的,他也不想留在禹城,最好,就是全家搬到朝都去。

既然在这能赚钱,换个地方有啥区别?

但他也知道,想要让他爹娘还有弟媳妇断了回去的心思,必须得先找到二弟他们,这样想着,沈成才爽声应道:“我明儿一早就去,实在没消息,等世道好些,我雇辆车回去瞧瞧,来回不过月余。”

沈婆子满怀欣慰,亲兄弟如手足,只要老大对几个弟弟有情有义,加上老大媳妇会赚钱,不怕日子红火不起来。

王氏见他们俩商量完,就把有关柴火的想法和沈婆子说:“娘,柴火的事,咱家确实是空不出人手来,不如交给林子,他和秦嫂子也能有个进项。等老二他们回来,秦婶子也缓过劲来了,到时候她把织布的手艺捡起来,日子也能过。”

这是小事,而且一路上患难与共的,沈婆子也愿意帮衬一把,“那也成。”

王氏也没拖延,转身就去了西屋找秦氏,秦氏正坐着发愁呢,听了王氏的来意,简直不知道说啥好,抓着她的手说:“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我记心里。”

王氏笑着拍拍她的手,“你还跟我客气啊,让林子也悠着点,别累坏了。”

秦氏就笑,“都十四了,还不努力点,以后拿啥娶媳妇?”林子今年已经十四,她有意把两个孩子的事提一提,但瞧儿子和春溪之间,好似没那个意思,她又怕自己鲁莽说出来,以后反而不好处,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王氏玩笑着说:“我瞧着林子就好的很,像他这样的小哥,有模样手脚利落性子又温厚,家家抢着要,你别到时候挑花了眼。”

对方这么夸自个儿子,秦氏自然是高兴的,所幸两个孩子还小,再等两年也不急。

第二天,沈成才从驿站回来,跟沈婆子说,送信的人已经走了,说最晚一个月就能有信。

沈老头便让沈婆子别愁了,等上一个月,这个月正好把粥铺生意忙上正道,实在不行,就像老大说的,回去寻去。

一个月的时间在忙碌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粥铺的生意稳定下来,榨菜酱菜买卖开始走上正轨。这一个月沈家人的伙食改善,变化最大的就是几个孩子,明显的脸上长了肉,个头也长了。沈婆子瞧着心里头高兴,就更是惦记起另外三个儿子来,这要是一家子团圆就圆满了。

这件事,沈成才比沈婆子还上心,隔三差五就往驿站跑。沈华有些不解,以前没觉得沈成才对兄弟这么关爱啊,这会儿情深义重的实在不太像他平日里的风格。

这天,沈成才早早就去了驿站,不多会就回来了,沈家女人们都在忙,沈婆子帮着沈老头把粥桶拎出来,眼角瞥见大儿子,随口问道:“今儿咋这么快就回来了,问着信了吗?”

“娘……”

gu903();“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