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后世番外二(2 / 2)

gu903();“爹,这属于抢救性考古发掘,并非是主动发掘,跟盗/墓绝对是两回事。”

何端义冷哼一声道,“什么两回事,就算那些搞地下工程的,都没找风水先生看看,那些搞历史的,也能通过历史记载,知道哪些位置葬有历史名人,说不定就是提前沟通好了的。”

何文彬知道,过去那些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不乏他父亲说得这种现象。

“爹,我们也该改变一下旧观念,暗地里的一些操作肯定是不合法理的,但那只是某些人的个人行为,而考古发掘研究,是门很重要的学科,有其存在必要,我们应该尊重。”

何端义没好气地回道,“我们还要怎么尊重?今年这里挖出来一座何氏亲王大墓,明年那里又挖出一座何氏公主大墓,还有一些人,甚至惦记着要考古三圣墓,被他们天天研究的都是我们祖宗,你让我怎么尊重?”

看到他爹被气得喘着粗气坐一旁,满脸的愤怒与惭愧,何文彬心里也不好受。

“所以我才说,既然无法制止这种行为,我们就加入其中,努力站到高处,成为可以制订规则者,阻止那些直接打扰亡者安宁的恶劣行为。”

何端义叹了一口气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你祖母他们的地位与影响力,都无法阻止这种现象,又何况是你,而且对于你开始参与考古的事,你祖母他们也很有意见。”

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何氏早已泯然于众,不再是昔日的皇族,但是大安亡国后,何氏只是失去了皇族统治地位,受到一些打压而已。

历经各种争斗,最终胜出并开创新朝的统治者,为安抚与拉拢民心,巩固自身地位,将沦为傀儡后,主动禅位的大安末代皇帝封为衍安公。

后来的五百多年中,即便后来再次改朝换代,衍安公的位置也依旧是代代相传,享有崇高地位与影响力。

到了近代,推翻之前曾萌芽过,或是实施过一段时间,却被证明不可行的那些制度,吸取历史上的各种经验与教训而创立出一种新制度,建立华安共和国。

何氏嫡支不仅在暗中支持这种新变/革,甚至还帮忙提供创新思路,变/革成功后,为巩固改/革成果,还公开辞去衍安公之位,以示支持。

虽在早已失去皇族地位,又在数十年前主动辞去衍安公的爵位,再加上有意低调行事,何氏嫡支后人也已成为传说中的存在。

但是何氏族人遍布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在军/政两界的影响力,更是相当大。

只是何氏一直秉承祖训,就算有族人有心从军或从政者,也会以普通人的身份,与人一起平等竞争,只一心为民办实事,从不拉帮结派的作风态度。

这也使得何氏在过去多年里,一直是深受历代统治者的信重,因为何氏后辈以实际行动表明,他们并没有想要重现祖上基业的野心。

因为经历过由盛转衰的巨大变故与打击后,何氏后人远比普通人更清楚成为统治者的责任与压力之大。

毕竟何氏后人在后来所经历的一切,都印证上了祖训,也就是承华大帝留给子孙的《告后人书》中所提及的内容。

只是虽已传承许多代,但是三圣嫡支传下的何氏宗族,人人都以祖先为荣的同时,也尤为重视自己的祖先。

看到自家族谱上有名有姓的先辈,哪怕只是旁支族人被相继掘坟开棺,身为何氏嫡系后辈,难免会对这种现象产生反感情绪。

都知道历史考古与研究的发展,乃是大势所趋,就算他们何家出面,也阻止不了这种让人很难界定的考古行为,何况他们还不方便出面,只要不太过分,只能听之任之。

即便他会选择投身于历史研究这行,是带着目标的,而且他目前尚未参与过大安皇族大墓的考古,但是何文彬打小便深受家族传承的影响,对自己参与考古的事,也感到很矛盾。

“爹,祖母他们既然没有出面阻止我,应该可以表明,他们也希望我可以成功,这件事,总要有人做。”

何端义再次叹了口气道,“也是,希望你能成功吧。”

何文彬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忍不住道,“爹,目前有种种迹象表明,文山这次挖出来的墓,很有可能会是启朝权相赵慎言的墓,他与当时的启朝皇室关系极深,迹象表明,他很有可能见过正宁帝手札。”

最关键的是,正史上最后出现与正宁帝手札相关的信息,就与这个赵慎言有关,自他之后,传说中的正宁帝手札,就成了只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一个传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