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池非一下工,就带着梁祝的全部手稿来到了聚雅斋。
金掌柜早就在那里翘首以昐,唯恐池非不来。
一看到池非,他立刻走过来问:“小兄弟,手稿全都带过来了吗?”
“已经带过来了,请掌柜查验。”池非十分干脆地把手稿递给他。
当然,这些手稿他还另外抄了一份作存底。
金掌柜接过后,接着上次看到的章节继续往下看。
看到十八相送那一段时,不禁赞叹道:“好,写得好,写得真好。”
接下来,当悲剧部分逐渐展开后,原本欢快甜美的气氛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冻彻心扉的冰冷现实。
尤其在看到山伯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
然而去到祝家时,才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别人。山伯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于一病不起时,就算是已经看遍世情的金掌柜也不由得为之动容,痛惜不已。
故事的最后,看到合葬在一起的两人化蝶飞走时,金掌柜这才惊觉自己眼睛已经湿润。
轻轻擦了一下眼角,金掌柜放下手稿苦笑道:“让小兄弟见笑了。你家主人这故事实在写得太好,让老夫也忍不住失态了。”
“掌柜过奖。倘若我家主人听到您这样说,一定会很高兴的。”
整理好心情后,金掌柜开始点算整部手稿的总字数以方便计算稿费
点了两遍后,金掌柜说:“全部手稿一共二十五万六千七百五十二字,小兄弟你可以自己点一下对不对。”
“不必了,我信得过掌柜。”
“那好,这二十五万六千七百五十二字我就按二十五万七千字来算,按我们之前说好的千字半两的价钱,整部手稿的稿费一共是一百二十八两五钱。小兄弟你不妨自己算一下。”金掌柜拿出算盘打了两遍后,报出了结果。
池非用珠心算在心里面算了一下,结果并没有错,于是点了点说:“掌柜没有算错,的确是这个金额。”
金掌柜看他连算盘都没打,就直接说他没算错,以为这少年肯定是因为不会打算盘,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才嘴硬附和的,不由得有些好笑。
还好他们是有诚信的老字号,不然这少年肯定要吃不少亏。
既然双方都没有异议,金掌柜问:“小兄弟,这手稿我收下了。你是要银票,还是要银子?”
“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要银票。”
金掌柜于是给了他两张五十两面额、两张十两面额的银票,一共是一百二十两银票。剩下的八两五钱,池非拿的是银子,方便日后买纸墨。
双方当面结清后,金掌柜小心翼翼地把手稿收起,然后对池非说:“小兄弟,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如果日后还有新作的话,请务必先拿到本店投稿。至于稿费方面好商量。”
“好的掌柜,回去后我一定把您的话禀报我家主人。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慢走,小兄弟。”
离开聚雅斋后,池非隔着衣服摸了一下放在胸口口袋里的银票和银子,心中充满了雀跃。
这种的感觉,比他当年兼职网络写手时,拿到的第一份稿费还兴奋。
因为这表示他写出来的东西的确是可以被这时代所认同的。
至于有多少人会认同,就要看出版之后的反应了。
其实池非原本不太想将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梁祝》直接卖断的,但在接触过其他几家书坊后,发现想走分成这条路很难。
一般作者,就算是中小神级别的作者,人家书坊也是直接将作品买断的,根本不会跟你谈什么分成。这已是行内的惯例。
除非你是非常有名的作者,换作现代的话来说,至少是大神级别的作者,才有资格有底气跟书坊谈分成。
不过算了,他只是希望《梁祝》这个故事可以面世而已。能卖到一百多两,已经是意外之喜,做人不能太贪心。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银行出现,不然他真想把钱存到银行里,这样才放心。
毕竟一百二十多两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按他现在每月3两银子的工钱来算,要不吃不喝存上三年多才存够。
平常人家每月有个十几两就基本可以让全家保持温饱了。
不过银行就不用想了,就算是在他那个世界里,能存钱取钱类似于银行的票号(亦称“票庄”)也是在清朝中后期才出现。
这个朝代不管是历史还是社会环境,都跟明朝很相似,基本不太可能出现票号。
………………………………
把手稿交出去后,池非算是了了一件心事。
至于聚雅斋那边会怎么运作这本书,池非就不操心了。
商人重利,花大价钱买下的稿子肯定会尽可能地扩大价值,人家才是内行。
于是他像往常那样,该上工的上工,该教人的教人,该练功的练功,过得既充实又忙碌。
由于晚上不用写稿,他有更多的时候练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