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小脚老太养孩记》TXT全集下载_9(2 / 2)

柳明月也不在意,笑着给她们解释道:“就是没领证也要走这么一道程序,不然的话带着这层关系,就是再嫁了,人家也膈应不是。”

她细细说着这些政策的内容,也算是免费给大家科普法律了。

最近村里头事儿多,这一桩桩的事儿层出不穷,大家也没心思关心外头的事儿。这会儿叫柳明月细数出来,倒是都惊呆了。

见座上的人都七嘴八舌地加入讨论中,杨梅看着心情郁闷极了,她将自己的筷子放下,只觉得肉都不香了。不过等她转头看向柳明月,还想再提时却被她的笑脸给阻了。

柳明月勾起的嘴角十分到位,但那眼中显然没有笑意,皮笑肉不笑地盯着自己看的样子还是有些唬人的,起码就把杨梅给唬住了。说起来她也不过是想要些好处而已,并没有想要得罪人的意思,自然是吓一吓就怂了。

很快大家的话题就一偏再偏,回不到原处了。

等吃完这顿饭,帮着洗了碗,用开水烫过之后,分发回给各家各户。月亮都到树梢上了,柳明月才提着自己带来的碗,后头跟着陈梓湘姐妹俩,一同往家里去了。

秦嫂和阿香领了些菜回家里去了,这会儿估计都洗洗准备要睡了。陈梓旻的情况并不适合这种热闹的环境,他倒不是排斥人,而是不喜欢过度热闹的环境。柳明月体恤他,很多时候都不会勉强他到这样的场合来。

而前些日子下雪时大家没看住,让杆子在外头玩了好一会儿,晚上就发热了,后来竟然传给了陈梓淳。这下可把大家给惊坏了,这两日眼看着好转了许多,柳明月自然是不愿意让他们出来再受寒的。

回头再给冻病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农村的医疗条件就那样,真得上心些。

“姨,刚刚你为何不反驳,其实那大婶说的话意思都很明白了,要是一味的推脱,转移话题,日后肯定会得寸进尺的。”陈梓澜到底没有抑制住自己的疑问,她跟在后头,陈梓湘扯她都没能阻止。

柳明月也没往心里去,“何必跟这种人计较,你们要知道,在村里头生活的话就是这样,总有处理不完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今日你跟我好,明日我跟她好,反正闲话就没有断过的。”她感慨道:“你们要习惯才好。”

这话没错,但是叫两个小姑娘实在不能接受,陈梓湘脱口而出:“那当初为什么还要回来?”其实以老陈头的能力,以柳明月当初的情况,就是在省城过不下去,到镇上去生活也是好的。

尽管如今她们已经渐渐习惯了村里头的生活,可还是无法理解。

“村里头的生活也有许多好处啊,你们以后就会知道的。”柳明月伸手打开了门,“不过最大的好处,还要再过些日子才能体会到。”说罢,将东西放到厨房去,赶着两人去休息,“你们该去洗洗睡了,明日开始,要继续早起读书。”

放假两日了,她们也松快了两日,可一味松快可不行,柳明月觉得还是得给她们紧紧皮。“村里头这些事儿你们也不用多管,反正话题就没停过。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旁的不需要理会。”

她反正是不大乐意因为这些闲言碎语影响自己的心情,该嫁什么样的人,只有她自己说了能算,其他人没有资格开口。这会儿到了她这个年纪,经历了的这么多事儿,哪怕是她爹重新活过来了,也无法干涉她的决定的。

似乎是被她的坚定吓到,陈梓湘姐妹俩狠狠地点了点头,乖乖转身回了房间。

而送走了她们,柳明月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却有些茫然。回乡后被一提再提,她倒是忘了,自己不过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再婚的确是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撒花,今晚回家给大家发红包~

三更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做到日更,然后每天尽量写多点,谢谢大家支持了~

☆、二十四章

徐志明每日忙个不停,终于在过年前,将事儿都安排好,提着发下来的福利回了牛家村,刚进门就看到了自家表姐正在教他娘织毛衣。他打了声招呼,没打扰她们,提着东西去安置,顺带抓了把奶糖递给正在门口玩耍的两个外甥。

团团和圆圆不是第一次吃到奶糖了,没有了以往的兴奋和渴望,反倒是凑到一起,商量着到时候要带回去分给谁。

徐志明看着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咕咕的,有些好笑。以往他甚少在家,部队里头都是大老爷们儿,对于这两个有血缘关系的外甥就格外的宠爱些。他还留了一整包准备到时候带去柳家村哄哄陈梓淳这个干女儿。

牛兰芳难得回趟娘家,自然是要多住些日子,她姑姑,也就是徐志明的娘牛福娘就抓着她让她教自己织毛衣。

牛家村的人种桑养蚕,养羊不过是业余,从前积攒下来的羊毛都是卖给镇上的羊毛作坊,价贱,聊胜于无而已。如今就不一样了,妇人们学着自己洗干净处理好,用纺线机器处理成毛线,再织成毛衣,那可是防寒的好物。

至于成品拿去卖的也不在少数,多少算是有了新的收入,大家都像得了新玩具一般,乐在其中。

牛福娘从前就喜欢折腾这些东西,往常的羊毛也尝试过自己处理,学着别人做羊毛毡,手艺是人人称赞的。如今织毛衣,她上手的速度也是极快。

儿子去了镇上成了车队的小队长,她是又自豪又愧疚,这些年因为儿子当兵的津贴时常不能按时发放,她自己靠着兄嫂,过得拮据,想给他办些个什么像样的东西也是无能为力。如今儿子退伍回乡,好歹是混成了公务员,有了稳定的收入和让人羡慕的福利待遇,她高兴极了,就想着给他尽量添置。

而毛衣,大抵是她这个做娘的能想到的最好的好东西了。

原先她跟着村人学习,只会些皮毛,简单的针法学之后,自己摸索了配色,如今牛兰芳回来,当然是要着重请教。听说柳家村的人会好几种针法,变换着,单色毛衣也能织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眼看着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牛福娘原本常常皱着的眉头也松散了许多,只是痕迹再也抹不去。她一边忙活着,一边跟牛兰芳说道:“说起来你们村这个姑娘还真是厉害,从前也只是听说过,还真没人把这技术多传播出来。”

不仅仅是敬佩柳明月的手艺,还有她的这个心性。要知道,她拿着这技术自己做生意,那能挣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若是能干些的,发财也不成问题。

牛兰芳倒是同意这话,“她不是个小气的,平日里问她,只要她知道的都会说。我那妯娌年前就照着她教的法子做了许多糕饼到镇上老三那儿寄卖,挣了老不少呢。”连她这个只是时常搭把手的都分到了钱,可想而知那收入。

今年家里头的日子好过了许多,牛兰芳回娘家住的时间也就长了些,不过过完年她就不回来了,嫁到隔壁镇的小姑子肯定会拖家带口回来,徐燕要回娘家,她得留在家里头帮忙。虽说柳大娘还干得动,可她们做媳妇的也要有所表示。往年都是轮流,正好今年到她了。

“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咯。”想到儿子今天提回来的东西,还有每个月发下来的工资,牛福娘心情也是很好的,“若是有遇到合适的人,可得给你表弟留意着,他都多大年纪了,还不成家,也不像话。”

这是她一直记挂着的事儿了,以往是家里头太穷不好提,如今眼看着稳定下来了,这事儿也该提上议程了。

牛兰芳笑着打趣了几句,等徐志明将东西放好,给水缸担了水,砍好了柴火,眼看着也要到晚饭时间了。她不好再留,直接回了娘家,“还得回去陪我娘吃顿饭,明儿就得回家去了。”她婉拒牛福娘的邀请,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

徐志明提着两条肉加上两包奶糖递给她,“姐,这些你带回去,一份给舅舅,一份带回家去。”他搔了搔脑袋,“等初一的时候我再去给姐夫拜年。”

估摸着今年他还得多去柳家村,毕竟认了陈梓淳当干女儿,又跟老陈头投契得很,还是得上门拜访一下。再则,他有些工作上面的事情要请教一下老陈头。说到底,作为一个常年在军队待着的人,徐志明在为人处事上面,到底不如那些老油子,还是有些吃力的。

马上就要过年了,筹备好的新年里也在昨天之前陆陆续续送出去,接下来这两日,柳明月的重点都放在家里。

尽管回乡的时间不长,可家里的卫生还是要从里到外都再清洁一遍。陈梓湘带着陈梓澜负责自己的房间,姐妹俩有商有量,倒是也忙得过来。陈梓旻的房间叫小祥接手了,其他人各自负责自己的房间,除此之外,厅堂和厨房也是重点。

大扫除继续进行着,厨房的火也没有停过,从早到晚都在忙着,为新年的到来做准备。倒是不仅仅是她们,整个村都被肉香弥漫了,而除夕这日停下了大雪,也把年节的氛围推到了顶点。

除夕这日,秦嫂将已经准备好的东西都端出来,打发孩子们早早洗漱好换上新衣裳。正厅被改造好了以后,壁炉燃着便暖烘烘的,桌上的菜越来越多,直到老陈头将火锅的小炉子放在中间,并将盛着已经熬好的汤底的锅放上去之后,孩子们都自觉地围了过来。

这些日子他们渐渐习惯了这种吃法,每每都能找到不一样的感觉,不仅仅菜品不断丰盛,连蘸料都整出来好几种不同的花样。柳明月给陈梓淳带上围兜,往她的小碗里头装进去两颗鱼丸,“还烫着呢,晾一会儿再吃。”

然后也不管她用手还是用勺子,自顾自地将其他东西准备好。

老陈头拉着小祥往门窗上贴彩,倒着的福字和提前剪好的窗花,为这个家添了许多年味儿。门口的对联是老陈头去镇上请人写的,字迹端正工整,算是过得去。祭拜陈家祖先的事儿因为这一场雪一推再推,估摸着年前是去不成了。

柳明月帮着秦嫂在蒸好的馒头上印了红点,白胖胖的馒头被添上了几分喜气,柳明月感叹道:“很久以前我也常常给我娘帮忙,进了陈家之后就再没试过自己动手,如今倒是有种重温旧日情怀的感觉。”

她笑着说,可秦嫂总觉得她的笑容里有些许缅怀的意思,“新年新气象,都会越来越好的,也别太在意这些过往了。”

前些日子村里头的人分了钱,她也拿到了柳明月承诺给的那一份,尽管份额有变化,可这数额却让秦嫂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按照这个样子慢慢积攒,等孩子长大了,她肯定能给豆子出一份不菲的嫁妆,给杆子攒下来成家立业的钱。

而在柳家村越住越久,她也慢慢地将自己融入这个村里,偶尔跟村里头的妇人们凑一起时,说的除了家长里短就是展望未来。她已经习惯了如今的生活,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也是,这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的,你也别太累了。”她盘算着等开年了以后,要叫陈梓湘和陈梓澜向豆子学习,多给家里头做贡献,承担一些家务活。或者可以借口作坊的活儿太多,请一个村里头的妇人帮忙搭把手,顺带也能给秦嫂分担一下。

当然,想是这么想着,真要做还是有难度的。毕竟如今是敏感时期,若是叫人给贴上一个老财主家才请帮工的标签,那才是真的麻烦。

被体恤就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儿,秦嫂不是第一次听到这话,可每每还是会觉得心中一暖。“这些活都是做惯了的,小祥特意砍了许多柴火,壁炉边总会暖着水,也不怕动着手,倒是也无妨。”

冬日漫漫,唯一害怕的不过就是用冷水会长冻疮罢了,若是这个后顾之忧没有了,那家里头的这些活其实也不是很难。

相对比村里头那些又要下田又要忙家务,还得照顾孩子的女人,她已经算很好了。尤其是自己手上还会定期收到钱,孩子们也能跟着读书习字,有良好的成长环境,秦嫂知足。

“这个家也真的是多亏了有你们。”柳明月感叹道,上辈子也是如此,即使陈家没了,即使日子不好过,他们都一同携手走了过来。“我先把这些端出去,你也别忙活了,估摸着能吃了。”

炭火一直不停,锅子早就开了,陈梓湘他们早就吃出了经验来,这会儿将耐煮的萝卜玉米往下放,等着水开了放肉呢。

切成薄片的嫩牛肉是最受欢迎的,羊肉也不错,柳明月用虾肉剁成了虾滑,做了蛋饺和肉卷,还有各式各样的丸子和菜蔬。素菜品种也多,光是豆腐都有好些花样,有嫩的老的,冻的炸的,吃出了不一样的感觉来。

年前存下的菌菇泡开了也是能煮,还有用菌丝培养出来的鲜菌,加上淮山片,莲藕片及莴笋片等等,颜色各异,琳琅满目。

等人都齐聚在餐桌前时,柳明月特意端起了酒杯,“来,我们大家碰一碰,除夕这顿团圆饭吃完了,新年就来了,新年新气象,希望明年大家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的。”

孩子们喝的时柳明月特意用雪梨和草莓榨的果汁,里头加了些冰块,配着锅子吃是正合适的。柳明月她们杯子里头的时枇杷酒,而老陈头和小祥就是酒坊出的桃花酒了。

上回酒坊出酒后,柳明月就自己泡了些果酒,那会儿正好是枇杷的季节,只可惜,银柳镇并没有产枇杷,还是老陈头跑了趟省城才带回了一些。这会儿枇杷酒是能喝了,辛辣中带有枇杷的香甜,倒是叫原本不好酒的柳明月都欢欣雀跃。

只不过这纯粮食酿出来的酒度数可不浅,一杯下去,柳明月整个脸都红了,她赶忙夹了块肉压压味儿。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心想事成吧。”老陈头也举了杯,自己饮尽,“大家都来说一说新年的寄语,然后吃完饭就给你们发红包!”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