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几个孩子都很捧场地欢呼起来,连小祥和阿香也高兴不已。他们是到了柳家村才知道,原来无论年纪,只要没结婚,都能从长辈那里领到红包。明儿就是去外头,遇到了亲近的长辈肯定也会给分一个红包,钱多钱少没关系,沾沾喜气。
柳明月也挺高兴的,毕竟,今年经历的实在有些多,能够在柳家村如此顺利地安顿下来,她也是很意外的。如今一家人都在一起,开开心心吃着锅子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除夕就这么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新年新气象,也代表着他们的新生活开始了。
三年两年的就这么眨眼过去了,在柳明月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时候,新的政策就下来了,她才恍然,日子过得真快。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经营,柳明月带着陈家的四个孩子在柳家村扎根下来。陈梓湘和陈梓澜已经适应了如今的生活,在学校里头表现也很不错,豆子差一些,去年留了一级,跟陈梓旻成了同学。
陈梓淳和杆子懂事儿了很多,已经不需要大人时常看顾,尽管家里头娇惯,毕竟长在农村里,耳濡目染,多多少少有些影响。像小小年纪的杆子已经会帮忙喂鸡,柳明月织毛衣的时候陈梓淳会帮着缠线等等。
两个小的对于以前的生活并没有太深的印象,柳家村的安逸生活让他们忘却了以前的事情,并且因着哥哥姐姐的缘故,在村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偶尔出去玩了,也是众星拱月的状态,他们并不承认是因为两人口袋里总会有好吃的。
秦嫂倒也罢,她只想好好把两个孩子养大,也没有多少想要改变目前的生活。阿香不同,她十七了,这两年一直养蚕,光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收入就能养活一个家了,端是厉害。村里头对她展露了意思的人家可不少,柳明月也留心着呢。
可最让柳明月高兴的是陈梓旻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转好,有痊愈的迹象。医生都说了,只要按着这个进度,不用多久了他就会完全好起来,分析原因的时候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可能得益于柳家村的这个环境,可能得益于上学后老师同学的帮助等等。
总之,就是好了起来就对了!
小祥的醋坊也稳稳在镇上扎根下来,老陈头有门路,并不是很愁收入的问题。他最近正在发愁的是小祥的婚事,他十八岁跟着他们到了柳家村,如今也二十一了,既然立了业,也该成家了。知识这人选,的确也不好挑。
他看上的,人家未必看得上小祥这种外来户且家庭关系如此复杂的,那些上赶着来的,奔着物质条件的,老陈头又看不上,真可谓是甜蜜的烦恼。
至于柳明月自己,倒是没什么多大的变化,日子平淡如水,遇上的极品很多,都被她一一化解了。
眼下她在这十里八乡都有些名气,只是都好坏参半就对了。
新政策下来,国家要整合私人企业,进行改制。镇上的私人店铺都要整改,尤其是那些红色资本家们,稳定了两年的银柳镇似乎又开始要有了新的动荡。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1-1111:57:01~2020-01-1202:09: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打酱油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二十五章
临近清明,各家各户都在筹备着祭祖的事儿,而柳明月正带着陈梓旻来到省城看医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为了他,这几年在省城与柳家村来来往往这么多次,光是路费都花了不少,更何况是时间和精力。
柳明月看着车窗外,林立的楼房和精神抖擞的人们,这个国家如今朝气蓬勃,在领导人的指引下,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她已经很久没有回想过去了,每每看着眼前的一幕,总会觉得那些事情似乎像是一场梦,根本没办法相信会发生。可现实就是,一切都以它自己的轨迹在发生着。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时局,报纸上听来的,现实中看到感受到的,都一一印证着自己的记忆。
“陈叔,眼下新的政策出来,村里头的酒坊倒也罢了,小祥那醋坊还是要改一改,或者还是归到村里头去,他只做个管事儿的?”后头陈梓旻正睡着呢,柳明月靠在车门边小声跟老陈头商量着。
如今气氛也不大好,那些做小生意的商铺倒是不慌,可省城原本留下来的大户却似乎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毕竟建国时刚刚斗了地主,眼看着已经清算干净了,接下来就轮到他们了。
政策下来之前其实就有许多爱国商人纷纷解囊相助,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甚至有些人是散尽家财。
当初为了感谢这些红色资本家,国家给了不少好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支持,虚名更是不手软地往下发。就镇上杂货铺的那位小东家,都得了个荣誉奖状,不过他也的确没在国内呆多久就是了。
村里头的酒坊是全村共有,并不妨碍什么,但是醋坊不一样。若是想要继续做这个营生,只能把醋坊归到村里共同所有,而小祥,日后就应该仅仅是个经营者而已。
“若是给到村里的话,就在酒坊隔壁再建房子,原先那儿就翻新了给小祥以后娶媳妇用好了。”柳明月建议道:“或是您有更好的想法,总得先安排起来,要不然事到临头了怕就晚了。”
她其实很清楚的记得上辈子的事情,改制后,这些商人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但生意上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更严重的是,将你这个人定好了阶层,就再无法改变。
多少后来被送上审判台的人,都是此时不配合或者不支持政策落实的资本家们。当然,即使配合了,也不是十分安全,还得防着有人下黑手。总而言之,就是十分的混乱。
要知道陈家在陈地主走后便算是没落了,仅剩的那两个庄子和店铺也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平时为了养家糊口,柳明月还典当了不少东西,可即使到了那般境地,还是一样遭受了磨难,那一场运动波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可想而知。
回了柳家村之后,她已经尽量地避开,凡是有关日后会清算的方方面面她都不愿意涉及,甚至大方的将自己会的东西都往外教,就是希望大家都富裕起来之后,能不要太惹眼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大家都知道她是陈家的八姨娘,这个事实不会因为她回乡就有所改变的。后来柳明月自己仔细考虑过,即使能够说她是受迫害的妇女,嫁给陈地主并非自愿,以此脱难,可孩子们不是的。
陈家的这四个孩子都是亲生的,日后都得受到陈地主的牵连。
回乡后,柳明月尽量淡化陈地主的存在,将这四个孩子的情况都往可怜了说,让村人们对他们怀抱同情,不至于攻讦。等运动开始的时候,陈梓湘和陈梓澜都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当务之急,就是好好找个青梅竹马培养一下,最好是他们的身份能帮着度过难关的那种。当然了,还有一种选择,就是送去当兵或者去支援建设。
显然,这些都不是柳明月乐意看到的局面,但她也没有办法现在就替她们决定,还是得等真的有苗头了,才好将这事儿摊开来说。
至于如今家里的醋坊,小打小闹的事儿,若是犯忌讳,关掉了就是了。
老陈头比她考虑的更多些,当初会想要办这个醋坊不过是希望小祥能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本,并不是希望干成什么大事业。全国经济蓬勃发展,既然醋是日常生活用品,银柳镇又合适,其实可以考虑说服镇长走走关系,在镇上成立一个醋厂。
说起来老陈头也不傻,这么些年相处下来,他已经足够清楚柳明月的先见之明。再加上他也从这几年的政策变化里头看到了柳明月选择的大部分原因,看不到的部分,他稍微经过自己的猜测分析,也能得知个大概。
未来的路会不会难走不好说,但眼下,的确是件挺重要的事儿。
“等这次看完医生回村,我再跟村长好好商量一下。”他驾着马车往前走,并不十分在意,“估计村里头的酒坊也够悬,如果镇上的酒坊有意合并,那我们绝对扛不住的。”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不仅仅是镇上的酒坊对村里头的酒坊伸出了橄榄枝,还有羊毛作坊,似乎也因为牛家村如今越发壮大的这个羊毛合作社也有了些许意动。人家是国企,背后都有人撑着,底气十足自然说话也硬气,反正硬抗是不行的就对了。
若是柳家村这两项都被收走了,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就难过了……
银柳镇计划要开设的那些厂,柳明月也稍微了解过,都是地方特色产业,似乎是为了扶植起来之后能解决当地的物资供需问题,大多与民生有关系。而银柳镇掌握的资源其实不多,会看上柳家村的这些作坊想要寻求合作扩大经营也不足为奇。
“不止,徐志明也说了,有人找上徐燕打听她的那些点心方子,似乎是有意向要在隔壁镇建个点心厂。”柳明月把陈梓旻叫醒,顺带跟老陈头说道:“我给了建议,到时候若是真的要卖,也不用给份子了,直接买断更好。”
这也不是第一次提及,毕竟徐燕每年都会在闲暇的时候做好了带到镇上去卖,她家那座青石大院里的土烤箱可是全村最大的,做糕饼的时候全村都能闻到那个香味儿。柳明月当初给的点心方子有好几个,但徐燕自己又开发了一些新的,加上她的烹饪天赋使然,显然是青出于蓝了。
这事儿老陈头也知道,他点点头,“所以还要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他安抚柳明月道:“你也别太愁,左右还有时间可以给我们处理的,回去了再好好商量便是了。”这下发的文件给了相对宽裕的时间让他们缓冲处理呢。
其实老陈头已经发现了,柳明月自从得知了消息周就一直有些焦躁,仿佛有什么事儿让她惶恐不安似的。以他对柳明月的了解,绝对是又不好的预感,又或者是她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他们先到了陈家老宅,已经缩成一进大小的宅子如今因为没人住荒废了许多,柳明月跟老陈头商量好了,等今年秋收后,就过来将这些牌位都迁到银柳镇上去。
那是机缘巧合下,跟徐志明一起买下的房子,不大,但是足够安置这些东西了。至于陈家的这仅剩的那一进房子,东西陆陆续续都被柳明月带走了,如今仅剩这祠堂,其他什么都没有,就算日后被人强入,也不算损失,更不会被抓到什么把柄。
陈梓旻来的次数很多,几乎都不用嘱咐,跟着柳明月到了祠堂就乖乖地去烧香进行祭拜了。他马上要升上四年级了,或许是因为生病的缘故,他比正常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更加的成熟稳重些,对人的情绪感知度很高,无论好坏。
柳明月曾经担心会因此影响他的性格,有意想要帮着纠正,可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用,甚至连请教了医生之后也无法奏效,渐渐的,柳明月也放弃了。如今的她更愿意顺其自然,学着安慰自己这也是一种成长。
“行了,我带旻哥儿去医生那儿,你若是无事,便去看看四娘吧。”老陈头似乎是并不想让柳明月跟着一起去,她也没有纠结这个举动是何含义,只点头答应了以后,由着老陈头驾车把陈梓旻带走了。
等屋子里头就剩下柳明月的时候,她才偷偷去密室里将自己偷偷藏着的几本书掏出来。这是当初她刚刚来的时候默写好的内容,很多关于未来的走向问题,柳明月觉得放在这儿已经不安全了。
至于原本藏着的一些金银,这一次也顺带给转移走了。至此,她就算是完成了所有的转移。
收拾好了以后,她还分出来一些东西带去给二姨娘,这几年也是有来有往,日后若是不常来这儿了,可不得先打声招呼。反正就目前接触的情况,柳明月对二姨娘改观了很多,日后若是真的需要她帮忙,她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也不知道老陈头带着陈梓旻到底去了多少地方,反正柳明月拜访完二姨娘之后,还到新的百货大楼逛了大半天,买了好些东西,回到家的时候他们还不见人影。
从刚刚逛百货大楼的时候柳明月就发现了如今城里的供应显然是有些问题的。销售的品种已经不如以往丰盛,很多东西都贴着售罄的牌子,问了服务员却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她想起上辈子这个时候,似乎很多东西都开始变得很难买了。
柳明月几乎在一瞬间就做了决定,她要囤货。
再过两年,轰轰烈烈的票证时代拉开帷幕,接下来的十几年都会被这些票证占据大家的生活。而作为农村人,以后想要买东西绝对就没有如今这么方便,没有门路,恐怕连奶糖都不好买。
当然,她是可以通过给供销社供货获得一些票据,但应该不足够满足所有需求。有备无患吧,先将耐储存的东西一次性买够了,也省的以后麻烦。
柳明月回想刚刚逛街的时候看到的东西,每一样都要想想用处以及是否需要购买,慢慢地就将整张纸都给写满了。容易变质的东西一样没有,可不妨碍她在这上头“大展身手”,她甚至连之后陈梓湘她们结婚要用到的东西都考虑到了。
于是,老陈头带着陈梓旻回到陈家的时候,就看到柳明月在灯下抄抄写写,似乎是在罗列购物清单。他看着边上放着的大包小袋,莫名有些懵。对女人这种生物,老陈头表示从来没有研究透彻过,自然不会懂这个操作背后的含义。
难道她的购物欲突然爆发了?
☆、二十六章
去的时候是两手空空,回来的时候东西差点儿把马车都堆满了,老陈头有些胆战心惊地驾着马车,生怕遇到抢劫的。这一次柳明月差不多是把她之前留在陈家老宅的那点钱都给花光了换成东西回来,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还特意延误了回来的时候。
于是,月黑风高的时候,马车驶进柳家,听到动静的小祥出来了,看到熟悉的马车,喜笑颜开迎了过来,就被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