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珍馐娘子[美食]》TXT全集下载_14(2 / 2)

他也懒得再多话,转头吩咐一旁的手下道:“你们去把店中的值钱的物件好好清点一下。”

薛盈想要上前阻拦,谁知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一步也无法挪动,好不容易挣扎起来,原来是一场梦。

心头还是乱跳,汗水已经湿透了中衣,薛盈略微平复心情向外望去,窗纸已经渐渐透处清光来。

外间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这回真的是张青回来了。

薛盈劈头便问:“沈娘子现在怎样了?”

张青露出焦急的神色:“沈娘子被暂时羁押,并无大碍。只是我听说,吴知事已于昨夜毒发身亡了。”

作者有话要说:开启少量的悬疑情节,主要是为了引出女主身世。本人虽然平时爱看悬疑片,但是个逻辑废,所以情节一点也不烧脑。当然,对于美食,我是认真的,篇幅不会减少哦。

第39章

薛盈登时大惊,看来沈瑶这一次怕是难辞其咎了。她思前想后,决定亲自去府衙问个究竟。

谁知这时门口响起一阵敲门声,薛盈忙上前开门,竟是李维来了,能在这个时候碰到他,薛盈真是又惊又喜。忙上前道:“李学士来得正巧,我觉得吴知事之死着实有蹊跷。”

李维沉声道:“店里的事我已尽知,因此案涉及朝廷命官,朝廷下旨令我亲自审理。今日前来,便是要仔细寻问当时的情形,你有什么疑虑尽管说就是。”

薛盈忙道:“我昨晚去丰乐楼,并没有在现场。但回来收拾残席,把剩下的汤汁取了一点喂家养的母鸡,母鸡至今安然无恙,可见这道菜根本无毒。”

李维沉吟片刻道:“河豚全身都可能有剧毒,也可能是河豚肉,也可能是河豚肝脏或河豚皮,单凭剩下的一点汤汁还不足以下定论。”

薛盈顿时有些泄气,又道:“沈娘子做河豚菜肴已有好几年了,从未出过差漏,这一次的事,恐怕不是凑巧这么简单吧。”

李维示意她稍安勿躁:“你放心,此案我会好好调查,绝不会冤枉无辜。但退一步来讲,若真的是沈娘子误杀,按国朝律法当受流刑,我亦不会徇私。”

薛盈忙道:“我知道,人命关天,若真是沈娘子的过失,我亦不会替她开脱的。”

李维笑了:“你能有这样的态度就好,走吧,跟我去见一个人。”

薛盈脱口问:“是谁啊?”

“方学士。”

方正言的府邸位于马行街附近的修仁坊,李维和薛盈来到门首,门子认识李维,忙上前道:“李学士来了,请在书房坐。”

当下引着二人走进了一个虎座的门楼,过了磨砖的天井,绕过一道抄手游廊来到书房,有两名男仆在那里伺候,揭开帘子让二人了进去。

薛盈举眼一看,里面摆的都是一色水磨楠木桌椅,中间悬着一个白纸墨字小匾。是“积微居”三个字。

二人且坐下吃茶,不大一会儿,方正言便从内院走出来,他的神色有些委顿,显然是身体刚刚恢复。

李维起身拱手道:“昨日之事我已尽知,子诚受牵连了,现在身子可好?”

方正言也与二人打过招呼,叹了口气道:“幸亏昨日河豚我吃得不多,一旦发现不对及时吐了出来,所以并无大碍。”

薛盈忙道:“出了这样的事,我真的非常抱歉……”

她的话音未落,便被方正言打断道:“这也不能全怪薛娘子,老实说,这件事我总觉得有些蹊跷。”

李维与薛盈对视一眼,李维开口问:“子诚能否仔细说说那里不对?”

方正言皱眉道:“吴知事我是知道的,他是承平六年的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六年,去年才到枢密院任职,为人最是孤僻不合群。此次张承旨在瓠羹店设宴款待同僚,居然把吴知事也叫上了,他们两人一向没有交情啊。”

李维沉吟片刻问:“张承旨、周承旨、吴知事三人,平时可有什么矛盾?”

方正言道:“大家都在枢密院任职,一起苦巴巴地熬资历,若说竞争是有的,但据我所知,并无大的矛盾。”

“那么”薛盈插言道:“昨天三人在小店用餐,方学士看出什么异样没有?”

方正言思索片刻道:“倒是有一样,据我所知,周承旨、张承旨平日不大喜欢饮酒,我劝酒一向只是略微沾唇而已,昨日倒是喝得挺多,也是怪了。”

李维眉头微皱,一时也看不出什么头绪,思量片刻拱手道:“子诚好好休养吧,若是你再想起什么,可以随时告诉我。”

方正言亦起身相送:“哎,我这病得也不巧。刚才平甫也前来探视,说是夏国李元庆称帝,举国15岁以上,30岁以下的男子皆充作兵丁,前日已攻陷了庆州,陛下大怒,看来枢密院的一众同僚又有的忙了。”

李维内心一动问:“朝中有人早就预料道李元庆会称帝,陛下亦遣人赴夏国密探,庆州临近夏境,按说应该早就做好准备才是。”

方正言叹了口气道:“谁又清楚其中的猫腻呢,看来我们也得征兵了。”

方正言为人谨慎不肯妄言,李维却清楚,在朝中为李元庆说话的大有人在,其中包括几位御史和参知政事。枢密院亦有人认为李元庆恭顺有礼,朝廷应实施怀远之策,以德服人加以安抚,不宜诉诸武力。

李维的眉头皱得越发紧了,看来最近朝野又该有大动静了。

从方正言府上出来已临近正午,李维看了薛盈一眼问:“你饿不饿?”

薛盈心里乱糟糟的,实在没有吃饭的心情,叹了口气道:“我不饿,你想吃点什么,我可以回店里去做。”

李维摆手止住她:“不必了,想来你现在也没有做饭的心情。我知道附近一家川饭店做的面条不错,我们去那里吃点儿填饱肚子吧。”

薛盈不由诧异地看了李维一眼,他不是一向不喜欢在坊间买东西吃吗?

李维似是知道她心中所想,淡淡一笑道:“我是不喜欢在外面吃饭,但这家川饭店是例外。还是我少年时,陆先生领着我去吃的,一晃十年过去了。”

能获得李维的首肯,这家店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此时薛盈倒有了些兴趣,问道:“这家店在那里呀?”

“就在马行街东侧。”说话间,二人便来到临街的一家店铺,门首挂着“王婆婆川饭店”的匾额,里面空间不大,食案旁坐满了食客。

李维领着薛盈找地方坐下,行菜随即上来招呼道:“二位客官想吃什么,小店的特色是面条,三鲜面、笋泼肉面,笋辣面、炒鸡面、猪羊庵生面应有尽有。”

李维的选择十年来是一成不变的,随口道:“给我来一碗笋泼肉面。”

薛盈有意想要试一试这家店的水准,笑笑道:“我想吃煎肉水滑面,贵店能做嘛?”

“能能能。”行菜一叠声应下,朝后厨喊道:“一碗笋泼肉面,一碗煎肉水滑面。”

薛盈好奇地向后厨看去,里面的老婆婆虽然上了年纪,手脚却很麻利,她随手抓起发好的面团,揉成十来块剂子放在水内,略等片刻取出一块块拉薄拉长,老婆婆一看就是做面的熟手,那面条抻拽得又薄又宽,迅速投到滚烫的热水中,不一会儿功夫,面条便煮熟了。

老婆婆麻利地将面条捞起,倒上煮好的猪骨汤,加入杏仁粒、咸笋干、酱瓜、糟茄、姜、腌韭、黄瓜丝,最后再加几大片煎肉,一碗煎肉水滑面便做好了。

接下来,老婆婆下锅爆炒春笋和鲜肉,一旁的帮厨熟练地将面剂抻成细丝,李维点的笋泼肉面也很快便做好了。

笋泼肉面,顾名思义是以春笋和猪肉为原料,里面还加了切碎的雪菜。李维先舀了一勺汤品尝,汤里想是加了麻椒和姜末,入口鲜辣无比。春笋爽脆、猪肉鲜嫩,而雪菜口感咸酸,散发出特殊的香气,让汤的味道更鲜美了。

李维又加了一根面条送入口中,因为面条抻得细吸饱了汁水,所以滋味十足,而口感十分筋道,一点也不软烂。

薛盈的注意力全都放在自己面前这碗煎肉水滑面上,雪白的汤头加上嫩黄的咸笋、褐色的酱瓜、青碧的黄瓜丝和腌韭菜,看上去琳琅满目煞是诱人。

薛盈先夹起一块煎肉品尝,肉明显是现炒的,很嫩还带着镬气,她又舀了一口汤,有猪骨汤特有的浓郁,因为诸多配料的加入,口感层次更加丰富,特别经过腌制的嫩韭菜,进一步烘托了汤头的鲜甜。

最妙的还是老婆婆亲手拉拽的面条,当真是又滑又软,又保持了面条筋道的手感,每一根都挂满了鲜甜的汤水,不出片刻功夫,薛盈就快把这碗面条吃完了。她由衷地赞道:“老婆婆的手艺真好。”

美食果然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李维见薛盈眉头舒展,露出这两日难得的微笑,不由也笑了。

这时那位王婆婆也从后厨走出来了,上前招呼李维道:“这位客官很久没来小店了,今天的面条味道可还满意?”

李维笑笑道:“还像以前一样好吃,怪不得婆婆店里生意一直这么兴隆。”

谁知那位老婆婆叹了口气道:“这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我这一把老骨头也熬不了几年了,只盼望儿子能从军中回来,我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李维随口问道:“令郎是何时参军的?”

老婆婆叹道:“已经有十年了。犬子就在永兴军中,最近夏国作乱,打仗怕是再所难免,今年过年他怕是不能回家了。”

李维沉默了,他实在劝无可劝。

老婆婆忽又愤愤道:“犬子在军中的伙伴因伤了腿,前日回京,他对我说,庆州已经失守了,上千名将士死于非命。夏国下一步便打算攻打宥州。李元庆狼子野心世人皆知,偏偏朝廷中有人替他说话,真是咄咄怪事。”

在老婆婆的抱怨声中,李维默默吃完了那碗笋泼肉面,谁都没留意到他的右手在渐渐握紧。

李维吃完午饭与薛盈告别回到府衙,却见衙役压低了声音上前禀报道:“学士,仵作验尸的结果出来了,吴知事确实死于河豚之毒。”

“知道了,你退下吧。”

衙役走后,李维随即坐下来,用他那修长的手指扣向桌案:这案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还是以美食为主,悬疑为辅哦。

笋泼肉面,其实和杭州的片儿川和相似,我最爱吃。感谢在2020-06-2112:44:58~2020-06-2119:30: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昔筠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昔筠30瓶;浅歌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章

薛盈的瓠羹店出了人命重案,所以暂时停业整顿。好在贩卖生丝赚的钱和在李府的工钱还剩下一些,维持日常的开支是没有问题的。

这天中午薛盈用过午饭,正打算去狱中探视沈瑶,李维又过来了。

这些日子他实在来得太频繁了,不过薛盈关心案情的进展,倒也愿意见到他,劈头便问:“阿郎,案子可是有了什么头绪?”

李维顾左右而言它:“今日是吴知事的头七,你可愿一起随我去吴府吊唁?”

无论如何,吴知事死于河豚中毒的嫌疑并没有排除,薛盈内心是对他抱愧的,忙道:“我自然愿意,我们现在就去吧。”

吴知事原名吴峰,因出身寒素,京城房价又高,便只在景仁坊花枝巷里租了三间民宅。

作为正六品京官,吴峰每月的俸银只有20贯钱,加之平日清高方正,不肯为人讲情说项,一点多余的收入也没,所以这些钱仅够维持日常生活,连个佣人也雇不起,今日在门口迎客的是吴峰的远房堂弟,年纪只有二十来岁,吴府雇他过来照料茶饭,迎来送往,也是为了图省钱。

今日是吴峰的头七,可是前来吊唁的人并不多,零零星星几位同僚也是打个照面就走了,可见他平日的人缘并不太好。

李维和薛盈到灵前行过礼后,特地去正房拜访吴峰的母亲张太夫人,尽管二人早有准备,却还是被室内的简陋所震惊了。

狭窄的屋内并无太多家具,一桌一椅一床榻而已,墙壁只是简单粉刷过,因初夏回潮,墙皮也有些脱落。薛盈觉得一阵心酸,这那里像朝廷命官的私宅,比中人之家尚不如!

张太夫人想是刚刚痛哭一场,眼圈还红着,但勉强还算撑得住,李维照例劝了她几句节哀顺便的话,张太夫人叹了口气道:“我这一把年纪,白发人送黑发人也就罢了。只是如今媳妇已经有了身孕,未出生的孩儿却再也见不到他爹爹了。”

薛盈忙劝道:“无论如何,吴家有后是件大好事,看在还未出世的孩子份上,太夫人也要振作起来啊。”

李维在一旁插话道:“令郎的尸检结果已经出来,是死于河豚中毒,太夫人对此怎么看?”

张太夫人的情绪忽然激动起来:“不可能是误杀,是有人故意要陷害我儿子。”

李维眉头微皱:“太夫人且勿激动,您认为是谁想要陷害令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