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省城文物局跟端木瑶碰了头。
除了端木瑶以外,上次从献王墓活着回来的顾佳、张云涵以及曾继辉,也再次现身。
看得出来,他们几个的心情都很沉重,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跟上次出发前往献王墓的时候,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我们这边三个人,端木瑶他们四个人,加起来才七个人。
我觉着人有点少,就问端木瑶:“只有我们几个人吗?”
端木瑶说:“我们几个是从献王墓活着回来的,经验比其他人丰富,我们不去,谁去?”
顿了一下,端木瑶又说:“咱们又不是去干仗,而是去寻墓,人多人少都无所谓,主要是找到苗王墓,对吧?”
我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我知道端木瑶是有所顾虑,她不想让更多的人牺牲了。
飞机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爬升,我们的心情就像窗外的云海,白茫茫的一片。
我们在贵州的省会阳城下了飞机,然后转车前往黔东南。
贵州多山路,虽然全程都是高速,但弯道太多,晃得人头晕。
黔东南全称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形复杂,山峦绵延,沟壑纵横,相对来说,交通比较闭塞,但原始植被丰富,风光秀丽。
经过一天跋涉,我们抵达自治州的州府凯里,准备在凯里休整一夜,翌日再前往雷公山。
我们又坐飞机又坐车,翻山越岭来到凯里,早就饿得头晕眼花,前胸贴后背。
在酒店放下行李,稍作休息之后,便相约来到街上寻找美食。
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填饱肚子都是人生中第一大要事。
走在街上,随处都可以看见穿着花花绿绿服饰的少数民族,让我们有种行走在异乡街头的错觉。
在酒店大堂经理的推荐下,我们去了距离酒店不远处的一家本地餐馆。
我们寻觅美食有个习惯,并不看环境有多么漂亮有多么高大上,这些硬件都是虚的,环境再好,菜不好吃也是枉然。
所以,我们只讲味道,只要味道够好,哪怕是个路边摊,我们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这家餐馆并不起眼,在一条背街的巷子里,但是生意出奇的好,很多当地的有钱人都来这里吃饭,巷子里停满了汽车。
餐馆不算大,也没有什么装修,开玩笑地说,餐馆的装修大概属于“叙利亚风格”。
里面不到十张桌子,还有不少人排着队。
我们排了好一阵子,直到天色都黑透了,总算是腾出一张空桌。
老板拿着菜单走过来,询问我们吃点什么。
我们本来就饿得不轻,再加上排队又排了一个多钟头,更是饿得两眼发绿,感觉能够吞下一头牛。
我让老板把菜单递给端木瑶,叫端木瑶点菜。
gu903();这种时候,端木瑶再现食神的神光,连菜单都不看一眼,直接对老板说:“不用看了,把你们的特色菜,全部上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