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3章 楚王拒召(2 / 2)

也就是说,无论郦商上没上这份奏疏,曲周侯的继承者都只能是郦商的嫡长子,或者说唯一的嫡子:郦寄。

那郦商为什么还要多次一举,上这么一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奏疏呢?

答案很简单。

虽然说,无论有没有这份奏疏,下一任曲周侯都必然是郦寄,但有了这份奏疏,郦寄的爵位来源,就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如果郦商没有上这份奏疏,那郦寄得爵,就是按照高皇帝所底定之汉律爵律。合法继承爵位;而有了这份奏疏之后,郦寄得爵,就变成了郦商上书请求,刘弘纳议,并从郦商的儿子们中,选择由郦寄继承曲周侯爵。

诚然,这份奏疏改变不了什么;如果非说有什么被改变,那就是郦寄本就合法的继承权,得到了刘弘地背书,具备了更坚实的合法性。

刘弘却从这份奏疏中,看到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伏唯陛下作威作福!

郦商这份奏疏,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即便是法律规定这件事合法,但这件事,臣依旧要在得到陛下允许之后,才敢这么做!

这份奏疏,几乎等同于郦商毫无隐晦的向刘弘表示:陛下,收下臣这一片忠心吧!

只不过郦商没有说的那么明显,那么无下限罢了。

所以这份奏疏,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郦商是想通过此举,隐晦的向刘弘示好!

对于军方威望仅次于周勃、灌婴,且丝毫不亚于柴武的郦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加入自己的阵营,刘弘自然满是欣喜。

郦寄,可谓是汉室开国侯二代中的佼佼者了。

且先不论其他,光是军事素养能力,以及战斗指挥能力,汉室开国功勋二代们当中,能与郦寄相媲美的,应当只有周勃的庶子:景帝太尉周亚夫。

而郦商在重病将亡之际,留下这么一笔政治遗产给郦寄,无疑是个非常浅显的信号:曲周侯一脉,今后唯陛下马首是瞻!

虽然想不明白,一直以来都摇摆不定,在局势逐渐明了的情况下都不曾倒向自己的郦商,为什么要在将亡之际做出这样的决定,但对于这个结果,刘弘还是很满意。

周亚夫,刘弘大概率是没有福气见识到了;若再失去景帝朝仅有的几位军事人才之一的郦寄,那刘弘将来的日子,就要难上许多。

历史上,文帝有周勃、灌婴、柴武等老将坐镇,中生代有令勉等人延续,亲信有张武、宋昌等人可用;景帝有周亚夫为帅,郦寄、栾布、韩颓当、李广为将。

这一世,即便卫霍两位天之骄子依旧可以闪耀草原,刘弘也需要数量够多、实力够看的将领过渡。

就算另外培养被历史掩埋的将领,刘弘也需要自己的将官集团,能有一半以上在历史上证明过自身的人,来保证汉室将官的整体质量。

而刘弘与文景二帝不同的是:周勃、灌婴等一干老将不可用,开国功勋中,也只有柴武还有十数年寿命,可以替刘弘撑住北方边墙的防守。

至于周亚夫,在周勃化身诛弘卫道士的情况下,几乎不再有成为大将的可能政审不过关!

至于张武、宋昌,那是刘恒的亲密心腹;薄车骑更是刘恒的母舅,几乎没有被刘弘拉入中央的可能。

韩颓当,如今估计还在匈奴茹毛饮血;李广,也不知道在北地的哪个地方晃荡

可以说,比起历史上的文景二帝,刘弘的选择面已经被缩小了大半;对于仅剩的几位,刘弘是能争取就尽量不放弃;能拉拢就尽量不清扫的态度。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刘弘有充足的时间发育种田,厘清内政,再提兵北上,完成北逐匈奴的时代使命!

至于召见张苍,则是因为另外一件事了:楚王刘交,不出意外的辞绝了刘弘召其入长安的命令。

对于这位师叔祖的决定,刘弘早有预料;或者说,在得知刘交婉拒入朝长安时,刘弘可谓是长出了一口气。

被刘弘称之为汉开国大佬集中死亡期的今明二年,汉室将有一大票宗室诸侯、大臣、开国元勋亡故;而这位历史上的楚元王,就在其中。

若是这位师叔祖没有体会到召觐诏书中的暗示,真就收拾行装打算入朝长安,那刘弘就要慌乱一阵子了万一这位师叔祖在路上出个什么差错,那刘弘可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毕竟这个时代,无论是道路还是交通工具都还很原始,一路舟车劳顿,老楚王七老八十的人了,实在说不准能不能撑住这慢慢长途。

好在刘弘刘不疑的文学素养不错,老楚王也不愧是人精,一眼就看透了诏书中,刘弘嘴上说着要,实则很不情愿的真实意图,遂老老实实的拒绝了朝见。

理由也十分充足老臣年逾八十,实不堪舟车之苦,万望陛下念在高皇帝之遗德,恕臣未朝之罪。

收到那封告罪书时,刘弘也不由为刘交的语言智慧感到由衷的钦佩;旋即以楚王、高皇帝幼季,朕之皇叔祖也;许楚王毋三岁一朝长安!

当然,刘弘允许刘交不用再按律朝觐,与历史上文帝允许刘濞不必朝长安是两个概念反正刘交,也活不到下一次按例朝贡长安的时候了。

刘交也是十分识趣,表示自己虽然因为年迈不能朝长安,但君臣礼数不能颠覆,所以派了几位嫡子,代替其前来朝觐。

并且,刘交的告罪书上白纸黑字写的明确:凡宗室之事,俱有次子刘郢客代替刘交,协助刘弘处置。

除了这份光明正大的告罪书外,刘交还一同送来了另一份密奏:臣已交代郢客,一应事宜,俱以陛下之意为要!

当然,刘交如此无条件支持也并非没有条件:楚王太子刘辟非,于年前亡故,刘交希望次子刘郢客可以成为新的王太子;此番派其代为入朝,也有让刘弘考察秉性之意。

诸侯王的继承制度,与爵位继承又有所不同虽然如今,诸侯王的继承也同样默认以嫡长子为天然继承人,但只要嫡长子先于诸侯王死去,那继承权的判定就变得很模糊。

因为汉律爵律当中,规定的爵位继承制度,根本就没有针对诸侯王继承规则的描述!

所以,诸侯王在嫡长子,即王太子早于自己死去时,将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境遇:究竟由哪个嫡子继承王位?

通常情况下,对于这种个例,汉室的处理方式是召该诸侯王所有的嫡子入长安,然后在尽量选年纪大的的前提下,选其中最贤惠,最安分的人为王。

但这个最贤惠,最安分的判定,全然有皇帝说了算诸侯王事,乃宗亲家事,外朝没有权利插手。

这样一来,究竟是真选个老实稳重的去继承王位,还是选个调皮捣蛋的睿智去作死,然后将来顺势废黜王国,都在皇帝一念之间。

s:历史上,郦帝元年公元前180年,具体日子无从考证毕竟郦商又不是皇帝,能被记录哪一年死亡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这不是佐吏为了剧情而写死郦商,而是郦商确确实实要老死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