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辩年纪虽小,但他不是愣头青,什么刚正不阿,对钻营的人铁面无情什么的,这不是他的风格。
这样的孤臣不适合欧阳辩,他要做的是一个能够做事的干臣。
要想做事,便得处理好各方的关系。
所以欧阳辩对于请托的事情并不介意。
请托过来的人他也不会一棒子打死,而是仔细考察之后,如果有适合他才能发展的位置,倒也可以卖一个人情。
如果是实在没有什么才能,欧阳辩便给人解释,或者建议他们去央行的培训班里面去接受培训,历练几年,或许对他们的前程会更加有益。
欧阳辩的做法的确是比较人性化的,即便有请托没有得到想要的人,他们不仅不会责怪欧阳辩,反而对欧阳辩给他们子侄规划发展职业路线颇为感激。
所以欧阳辩虽然安排了不少算是他这个体系的人进入官场,倒是没有人有意见,相反感激的人更多。
有一些地方的大地主,因为清丈田地之事对朝廷颇多怨气,欧阳辩却是另辟蹊径,在他们的家族里面挑出一两个有才能的人给补了缺。
相比起官场,他们缴纳的那些田赋倒是不足为提了,一时间怨气被消弭了许多。
不过如此一来,欧阳辩变得十分的繁忙,他得不断地权衡各方的利益,又得不断地去考察每个补缺的人,这个工作量着实是大了些。
不过好在他的智囊团也越来越大。
清丈田亩工作组一直在扩充,虽然有些资历较深,在清丈田亩中立下大功劳的人被他推荐去其他的职位,但是补充进来的人却是越来越多,有不少还是从央行出身的人。
央行已经成为欧阳辩培训中下级官员的预备班了。
经过央行培训班出来的官员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经济非常重视。
对于治国理政来说,懂经济就是懂得如何做事,因为有经济思维的人,一般逻辑思维都差不到哪里去。
只是有一个问题却是越来越急迫了,大宋朝的差遣是越来越紧缺了。
大宋满打满算,真正的官职也就一万来个,现在却已经有两万多个官员,而挂了官职却没有差遣的官员还有更多。
这已经不是给不给薪俸的问题了,而是有了官职却补不了缺的局面会让这些官员心生怨气。
这种苗头越来越明显。
如果欧阳辩做得了主,他会对官制进行改制,将胥吏的职能都纳入到官职里面,这样整个官场的官员平均素质会有质的提升。
而没有补缺的官员本身就是有薪俸的,这样一来,就少了胥吏的消耗。
胥吏虽然不用朝廷发薪俸,但他们却会从税赋和民众的身上各处动手脚,实际上薅的还是朝廷的羊毛。
关键是,胥吏政治会让民众不信任朝廷,让朝廷的在民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这才是最关键的。
不过这方面的变革目前还不能动,因为这么一动,天下真的可能打乱。
尤其是现在还在清丈田亩、在给推动一条鞭法铺路的关键时刻,如果还想对官制动手,恐怕反对势力会瞬间增加几倍。
所以欧阳辩现在做的就是尽量在官场上安插自己的人,当这些人渐渐掌控重要职位的时候,到时候他的帮手就多了。
不过这个过程注定得是滴水穿石的过程,因为能够补得缺太少,他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缺都给自己的人,还得平衡各方势力呢。
gu903();不过欧阳辩也没有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