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四卷(2 / 2)

这些倭寇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途百姓皆受其害。

赵致礼同欧阳樊往北追击倭寇,歼敌数十,之后欧阳樊继续追击倭寇,赵致礼却带着人悄悄回援,而那深入太湖倭寇,因为刘毓玄没有及时阻住,之后水军追击,也并不是倭寇对手,便太湖里对峙起来了。

十月十七日,海寇又有一支进犯嘉兴,汪大人亲自驰援前往督战,自此,海寇认为余杭必定空虚,便有数十艘战船直接从钱塘江到余杭,共有主力千余人登岸直接往余杭而来,除此,原来骚扰绍兴和嘉兴海寇是放弃攻城也往余杭而来,至此海寇力量便有三四千人直击余杭。

季衡同参将吴霄守城。

海寇主力进犯余杭,正好印证了季衡之前猜测,虽然季衡同汪大人定好了将计就计打击海寇计划,但是战场之上,一向是靠力量说话,面对绝对武力,取巧也是毫无作用。

所以季衡心里是丝毫不敢放松。

海寇前来,余杭一带海警拉响,因总督和巡抚皆驻守余杭,又有水陆之兵此练兵,故而余杭一带百姓是早被教导如何避海患。

季衡同汪大人以及一干将领早有过商议,因海寇为乱,若是攻城,怕海寇以抓捕百姓为先锋,硬逼他们做敢死队前来叩击城门,所以便要教导沿海内陆百姓如何躲避这些海寇。

只要警报被敲响,这些百姓就需按照官军提供方向往哪一方躲避,避免与海寇接触,自然,这些百姓也皆被教导以守家卫国之思想,若是真直面海寇,也不能任其施为。

季衡督战,发现海寇往余杭而来之时,余杭城内外已经敲响海警警报,已经早让城外百姓往别处避战,且未免有奸细入城,余杭紧闭城门,之后即使有百姓想要入城避战也是不会开城门。

海寇已经开始攻城,季衡神色肃然,要上城楼前去查看情况。

海寇以船带着弗朗机炮前来轰炸城门,又有着火铳,故而即使季衡想要坚守城门,也是不易。

皇帝派了四个死士护卫季衡安全,其中之一卞武对季衡道,“大人,炮火无眼,你现不要往城楼上去。”

季衡却道,“无碍。”

根本不理睬卞武劝阻。

作者有话要说:我知道大部分妹子,大约木有汉子,并不愿意看这样非感情描写情节,不过我觉得这是必须要写,不然就会显得文章太空。

为了弥补大篇幅战争描写枯燥,所以下面来点温馨小段子:

季衡行为上大胆和对感情内敛或者说是闷骚:

季衡东南一带时给皇帝写密折,皇帝全都仔仔细细地收起来了,放一个紫檀盒子里,想季衡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虽然上面全是政事,并无情致。

不过,皇帝发现这密折纸张,和一般纸张有些区别,乃是用有暗纹纸,皇帝曾经将那暗纹认认真真研究了,发现只是一些规律性纹路,并不是诸如方胜之类表达感情图案,皇帝很失望,不过季衡远东南,他也没人可以表达这种失望。

几年之后,季衡已经他身边,西方传教士入宫觐见皇帝,除了别珍贵之物,还有一批书,皇帝翻看这些书,大部分书上都是西文,只有一本圣经乃是翻译本,皇帝盯着那西文看,突然之间一阵恍然,他飞地跑去亲自拿了装着季衡写密折紫檀盒子,将里面折子打开来看,他对着光,看到那下面暗纹,确就是西文弯弯曲曲样子。

但是皇帝不认识那弯弯曲曲暗纹,于是立即找人传了那传教士入宫,他自己将那暗纹照着样子画纸上,然后请那传教士看是什么。

传教士看后,就恭敬地用语调奇怪但是流利汉语官话回答道,“皇帝陛下,这是issan,是思念之意。”

一向英明神武皇帝陛下一下子瞪大了眼睛,甚至带上了一点傻相,“啊?”

传教士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皇帝又问了一遍,“思念?”

传教士道,“皇帝陛下,正是。”

皇帝压下心中欢喜,给了传教士赏赐,并且询问他是否愿意宫中任教教授西语,得到满意答复之后,就让他出去了。

皇帝跟着传教士刚才度过一遍语调低声念了两遍,“米三,米洒?思念!”

他心里暗笑,甜得想要哼一首曲子才好,心想季衡居然所有密折都用带着思念纸写啊。

ps。下午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