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7(2 / 2)

gu903();两名金丹长老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们必须集合所有力量,和白山剑门来一场会战,头陀们很固执的认为之前的战败都是中了对方的诡计,或者是被新型的法器打了个措手不及,至于今天这场则应该算是胥江的一个失误,毕竟这是一个虽然很有才能,但却第一次上阵的弟子,有些失误是很正常的,日后多多参与一些这种行动就能历练出来。

而大会战就不同了,这是一种完全考量两个门派综合实力的打法,个把小诡计在这种会战中根本起不到作用,而弟子们所缺乏的指挥经验,在他们这些长老们上阵之后,也会得到充分的弥补,在对上白山剑门的话绝对不会吃亏,就算不能立即取胜,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大败亏输,到时候就等着北边来人调停了,像这种坚持不下的战斗,浮云宗那边总是会派人过来进行调停的。

当然,调停不调停那是后面的事,甚至那场还在考虑中的大会战都是后面的事,他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将胥江等人救回来,因为那些人在跑回五千人马大阵之前,被赵天妄带人拦住了。

这些人疯了吗

胥江有些不能理解,刚刚和他拼命还有情可原,毕竟对方也很想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拼的狠一些可以理解,可现在他们已经胜了,为什么还要穷追不舍。尤其眼前的五千多人,那可不是摆设,都是他们的援军,其中还有两名金丹长老,赵天妄这帮人看不到吗为什么还敢追过来

五千多修士齐聚一堂,赵天妄等人不可能看不到,这里的灵压已经强大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周围的灵兽早就已经跑了个干净,天空中的飞鸟也根本不敢从上方经过,生怕一不小心被人随手灭了。

看到这些人出现的时候,赵天妄稍稍迟疑了一下,不过仅仅只有一瞬间,他便再次冲了过去,而身后的师弟们也毫不犹豫的跟上了似乎在发疯的师兄,迈着义无返顾的步伐。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弟子在冲锋的一刹那,生出一种想要在这里战死的冲动,尽管没有人比他们这么做,他们也不需要这么做,可这股冲动却有些抑制不住。

“去把胥江那帮人捞出来,然后大军后撤”掌总的清魂禅师吩咐道。

他身旁的骊山禅师很不能理解师兄的意思,忙问道:“为何不将那些不知死活的小辈杀干净,凭什么我们要后撤”

“你没看出那些人都杀疯魔了吗他们根本就是来找死的,当着那么多弟子和附庸门派,你我这等身份自然不能出手,派弟子上去的话,要多少人才能把这群疯子杀尽”清魂禅师有些无奈的说道:“何况你把他们杀光了,对我方士气起不到任何好处,反倒是会把白山剑门的凶性彻底激发出来,你不想和真正的破军剑交锋吧传令下去,布置厉鬼大阵,来日再与他们定个输赢”

第三百一十三章伏牛山前

破军剑的传说由来已久,浮云界现存的修士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说清楚当年的事情,只知道这是当年一伙非常强悍,同样也是非常强势的修士群体,他们曾经在浮云界掀起轩然大波,打得各门派鸡飞狗跳,甚至在最强盛的时期,具备了挑战浮云宗的实力,只不过因为是新崛起的势力,根基还不牢靠,最终才不得不又蛰伏起来。

破军剑当年的事情已经成为传说,但稍稍有些老资格的家伙们都能够说出一两件典故来,尽管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生,更加不可能见过,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同辈或后辈面前显摆他们的见识。

清魂禅师在鬼王寺中号称第三博学者,仅次于方丈大师和截云禅师,而骊山禅师则是有名的只修功法不读诗书,甚至连佛经都背不上几篇,这也让清魂禅师非常乐意和自己这位师弟交流学问典故,而后者也真的相信师兄所说的每一句话,这种令人心醉的和睦关系让鬼王寺上下人等都十分羡慕,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像骊山禅师一样的师弟。

所以,当清魂禅师说出自己的理由之后,骊山禅师没有任何质疑,立刻派人安排撤退事宜,五千人马分出两百人来,从赵天妄等人的手中将胥江那十几号人捞了出来,其余人等则全线后退。

连番的大战,让赵天妄也显得有些疲惫,见敌人大队已经撤退,虽然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但他们赢了这一仗是肯定的。刚刚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逐渐衰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困倦和伤口的疼痛,他咬了咬牙,最终还是让手下的师弟们停止追击,撤回了那个刚刚被他们占领的炼鬼塔。并安排人向师门发送捷报。

连续三场大捷。一场比一场更加辉煌,最后的一场甚至创下了奇迹,以不到一百人的残兵冲阵,硬生生逼退了对方五千人马,之前还打残了一个百人前锋队伍。非常值得大书特书。

参与此事的弟子们一个个都被描述成了本门的英雄,甚至是整个东南地面儿上的英雄,江南的期刊目前已经成为东南的舆论风向标,而江南地区又是基本上都支持白山剑门的,所以风往哪边刮可想而知,五行剑堂的名声一下子响亮起来,赵天妄也成为了众多女修和大家族千金小姐择婿的又一大有力人选,名气已经直追刚刚在海上大胜而还的殷飞了。

不过和胜利消息一同到来的,还有第一次大会战的号角,鬼王寺的五千人马已经在两名金丹长老的带领下占据了中部的首明山。布下了厉鬼大阵,与伏牛山的人马对峙,并向白山剑门送来了战书。

战书倒是写的很客气,毕竟大家都是名门大派。即便是正处在交战状态,也不能扯着脖子大骂,就算是真的骂街,那也是在两军阵前,而不能在战书这种可以留档传世的东西上面。

写这封战书的人正是清魂禅师本人,作为寺中第三文化人,这种动笔墨的事情他显然十分热衷,又是引经据典。又是旁博引证,洋洋洒洒上千字。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便完成了。

拿到战书之后,公孙敬最初竟然没看明白对方想要表达什么。因为清魂禅师先是开始回忆、或者说臆想了一下两派那子虚乌有的传统友谊,甚至追述到了几百年前,整部分如果单独来看的话,倒像是打算跟白山剑门和亲的意思。可第二部分却突然风云急转,先是对公孙敬的种种行为表示失望,认为他背弃了双方并不存在的传统友谊,接下来则是夸耀了一番鬼王寺的强大实力,以及对本次大战的强硬态度,叫嚣之意跃然纸上。

可写到这里的时候,清魂长老的话锋又是一转,开始苦口婆心的进行规劝,让公孙敬悬崖勒马,不要做白山剑门的千古罪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