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阵苦笑,这个皇帝,说他什么好正义贪婪
“皇上,您还有没有那种子弹如果您能够将子弹赐给臣一颗,未来,也许我们研制生产您说的纸壳子弹或者金属子弹,就能够省去不少波折啊”
茅元仪问道。
朱杰露出了牙疼的表情,子弹有啊,不过,现在即便是自己,也仅仅还有五发实弹啊,马上就要用的精光了,一旦用光,只怕是自己有生之年,就再也见不到了
“好,茅公,为了支持你,朕就特意赐给你两枚子弹,连同那杆突击步枪,朕都赐给你,不过,不是赐给你,而是赐给未来的军工学院军工学院未来的目标就是有一天能够制造出如同突击步枪那样的武器来,这就是朕给皇家军功学院树立的目标”
噗
茅元仪一口茶喷了出来,制造神器皇上,您不是开玩笑吧只怕自己孙子死的时候都看不到那一刻啊
“皇上恕罪,臣失仪了”
茅元仪连忙跪倒。
“起来吧,多么大的事情”
朱杰摆摆手,接着说道:“茅公,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朕给你的这些图纸,有两个关键的地方,不,应该是三个关键的地方一个是钢铁的锻炼工艺;一个是火帽制造;另一个则是火药工艺,这是目前军工绕不过去的三个基础。”
茅元仪苦笑道:“皇上,改进工艺,何其艰难哪里是一蹴可就的这些图纸,想要全部实现,只怕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没有三五年的时间,只怕难以看到实效了,而且,仅仅以应天学院与刚刚建立不久的顺天学院的学者学生来实现这个事情,实在是有些太难了,我们的力量严重不足啊”
“这个倒不难”
一旁的李岩沉声道:“茅公,既然人才不足,那就培养人才,多筹办几所这样的学校,假我们十年时间,十年之后,我们的人才会多到没地方用的”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乾清宫会议四
众人一阵愕然的看着李岩,筹建更多的学院你倒是真的敢想啊
“哈哈李岩,说得好”
朱杰大笑道,“朕也早有此意,如果说之前,我们缺乏足够多的老师的话,现在应天学院已经开办了三四年的时间,毕业生都已经有两批了,明年开春,顺天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也可以顺利毕业了,这些学生,除了进入政坛之外,还有超过两千人人呢,朕就是要把他们都给招募到其他的学院里,这就叫传帮带,一批带一批”
“皇上,只怕未必就如您所愿啊”
袁继咸苦笑道:“俗话说,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哪一个学子读书有成,不希望自己能够光耀门楣进入政坛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谁愿意去做一个教书匠”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什么读书高啊,因为可以做官啊,光宗耀祖,做一辈子教书匠,有什么出息只怕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到最后仅仅成为一个教书匠而已
“做官”
朱杰哂然笑道:“袁公,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官的,做官,你需要有做官的头脑才行,治国理政,乃是大事,需要的是务实的态度,懂得民间疾苦冷暖,一群书呆子去掌管一地的庶政,只怕大明都会被他们给带到沟里去大明未来所有的官员都要经过严格的遴选,必须要有务实的精神与态度,不以学识定高低,乃是以人品与能力,学问高深,未必就能做的好官孔孟、董仲舒之流也没有成为一国宰相,太白、杜甫甚至都没有做过像样的官,相反,房谋杜断等人又有哪一个是学问名世的不是做官的材料,那就好好的做老师,做学问,朕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才,即便是做老师,只要做的出色,朕依旧会让他标榜史册”
朱杰说的倒是容易,不过,想要改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那可是太难了,即便是两三百年后的中国,都难以从这个观念之中完全跳出来,君不见那个时候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勇挤独木桥
朱杰接着说道:“兴办新学,未必非要由朝廷来出面,民间的富商与学者同样可以参与进来,民间如果要办学,朝廷可以奖励钱粮以资鼓励,当然还是以朝廷为主,方以智,未来五年之内,各省必须筹建一所以上的新学学院,南北直隶新学学院分别要在三到五所之间,五年之后,如果大明能够拥有近百所新学学院的话,那每年将会为大明提供超过数万人的人才,十年时间,就是数十万人,大明何事不可成”
李岩点点头,未来五年,现有的新学学院将会出现上万的毕业学生,这些学生之中有千人可以踏入仕途,其余的人完全可以支撑起近百所新学学院来。
“当然,如果毕业的学生想要经商,朕也会鼓励,永兴银行可以出台措施,为这些人提供低息或者免息的借贷,扶持他们发展,朕要让世人明白,读书可远远不止当官一条出路,当官,那是读书人最没有出息的选择”
朱杰接着说道,这个还真的是朱杰的想法,国考之中,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削尖了脑袋壳往公务员的队伍里挤,为什么一则当官掌握着权力,二则害怕社会之中的竞争罢了,连生活之中的竞争都不敢去面对,不是懦夫又是什么
茅元仪沉声道:“皇上,虽然筹办新学学院是件好事,然则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