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下来的裹尸布抵御万劫,这蛊惑之术不能奏效,可能他真的要皈依准提了。
这他也收起来这些年来一直顺风顺水的骄纵之心,知道自己离圣人的地步还是很远,说是说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便是一个天地。
准提也一直面带微笑,听到了耶和华的拒绝面不改色,他知道自己这一招很大可能不奏效,毕竟灵族是那位布下的最重要棋子之一,怎么可能会轻易地被握到他的手上。摇了摇头说道:“无妨,以后若是有感,可来西方灵山找本尊,本尊必定会让你感悟佛之真谛。”
“圣人说笑了,西方何等之多惊才艳艳之辈,何需吾等这些不明佛理,不具慧根之辈。”耶和华看准提还不死心,连忙说道。要是他真的入了西方教,虽说他本身的修为就是信仰成道,难道还要他塑造佛国不成,而且灵族可是西方教的大敌,难道还要将灵族双手奉上吗
“既然如此,西方教看在都为西方之人,助其一臂之力,现在送上三十座小城当做馈赠如何”准提说完,还未等耶和华说话,整个人腾空而起,盘坐而下,突然准提金身出现,一尊佛陀静静地端坐在千叶宝莲上,常放光明,恒出妙音,明示根本,指解源流。微开善口,敷演大法,宣扬正果,一时间天龙围绕,花雨缤纷。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盘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无量佛光普照,一时间,半空中浮现出无数罗汉,珈蓝,金刚,菩萨,齐齐禅唱,加持经文。
一声声梵唱响彻虚空,无尽无量无数世界似乎都在唱诵佛的伟大,耶和华听见这些梵文,识海中的裹尸布不断震动,身后一番虚幻的世界隐隐出现,无数奇异的生灵在不断赞颂神的伟大,用来抵抗这股梵音的蛊惑之力。
刹那间,天地犹如化作西方净土,无数位佛陀出行,天降诸般异象,有天龙飞舞,鸾鸟翩跹,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有诵经如潮,梵音阵阵
准提的金身明晃晃地摆在虚空,“这是什么,为何这气息如此祥和,皈依我佛。”一头面容狰狞,长着两对獠牙的狼族生灵听见这梵唱,一开始疑惑,但是身上暴虐的气息变得祥和,脸上的神情平淡,仿佛看透人生百态,参悟见我佛。也开始口诵经文,如同一位行走世间的佛子。
“这是度化,佛门手段,不行我就是我,怎么可能参佛”一个面容俊朗的公子摇晃着扇子,在一座城中不断游荡,听见这梵唱,脸色突变,口中喃喃。身上的法力暴动,一直掩盖的气息也突变,变为一尊八劫强者,调动精神不断抵抗着度化之力。
这是昨晚的,昨晚生病了,晚上去打吊针打到两点。
第二百一十五章大手笔,诸佛国
“我佛慈悲,朝闻道夕可死矣”
“我佛,终见大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佛,佛”
“甘为佛门子,永诵梵门经,哈哈”
“参见我佛”
恍惚间,漫天都是梵音低唱,无数佛陀,菩萨,罗汉,比丘的身影在宝座四周不断沉浮,空气中都仿佛能嗅出淡淡的佛理莲香。
正大,浩然,慈悲,普度。尽显菩提,威严,极乐,光明。无数生灵被度化,不多不少,刚刚好三十座城池,里面无数的生灵被度化入佛门。
三十座城池的生灵盘坐而下,赞颂佛门,仿佛世间佛子,解救众生,无数的经文涌现,耶和华看见如此,眼瞳闪烁,这样的伟力,尚未触动全力,却已经度化三十座城池的人,这是何等的手段,而且度化之力不多不少,不增不减笼罩三十座城池,就连他现在也做不到。
灵族既然是以信仰成道,当然有这样的手段,叫做大信仰术,只要被真言笼罩,便可进行度化,别说灵族的其他人,就连耶和华体内神国的许多生灵都是度化而来,而且大多是灵族的敌人,反正这些人不是杀了就是炼化,还不如为自己的修为提供一份力量。
至于准提说这三十做小城池是送给灵族的礼物,准提敢送,他也不敢收,收来何用整座城池的生灵都被准提度化,对灵族没有丝毫的信仰。
至于你说让这些生灵改变信仰,说实在玩弄度化之术,除了接引圣人,还有谁比得上万佛之母准提呢准提睁开眼睛,轻吐一口气,这样子大范围进行度化对他来说还是有些消耗,他这副身体可不是他那圣人之身,要是圣人境界,何必还要吟诵佛经,轻声一吐便是万灵皈依,而且毫无消耗。
毕竟他是谁是佛的起源,是万佛之母,论起修行或许比不上道门,但是度化之术,佛门可是拿手好戏,没有一手度化的本领,你也别说你是真正的佛门子弟。
在这里就看出西方教其实有两种修炼的方法,一种就是如接引一般,他不凝练佛国,修炼大梦道经,佛道融合,苦行僧一般,正如六年苦行历诸难事,但为降伏诸外道故又欲令诸众生起精进故一麻一麦为所食者,欲令身器得清净故。
接引信奉的是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钻智慧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灭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弃舍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一思一念皆为苦,苦中做乐方为佛。
而准提则是修炼度化,信仰之道,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