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2 / 2)

修仙之养猫 云惘然 2336 字 2023-11-04

若说,苦芨芨草汤喝不了更多,是身体承受不了更多。那么这蕴体羹,异能含量的倍增,却没有带给身体倍增的压力。

也就是说,单纯以蕴体羹计算,她一日说不定能喝下三十碗,乃至更多。

三十碗,是什么概念,也就是仅需一日,她的异能就能补上百分之三,只需一个月多些,就能补满内核里的异能。

之前若用苦芨芨草汤,一个月才能补上个百分之十,要差不多一年,才能补满内核异能。

如此比较,蕴体羹完胜。

只是苦芨芨草汤在清心堂喝,几乎等于没有成本。而蕴体汤,则需要购买妇之木,若是不做任务,冰莲和喷水蜂蜜也需要购买。算下来,一碗蕴体羹,差不多要三四十块下品灵石的成本。

也就是说,需要四十块下品灵石,才能补上千分之一的异能,用来催生二阶灵植,如望月昙,最多也只能赚二十块左右的下品灵石,完全是入不敷出的状态。

好不容易把食经上的汤羹成功折腾出来,要让林棉棉放弃能快速恢复异能的蕴体羹,回头去继续喝苦芨芨草汤,她总是千万般不愿意的。

许多事情就是这般,不进则退。既然进了,又怎么还有退回去的道理。

当成本增多,那些生长周期短催生难度小,同样价值也不高的二阶灵植,就不再适合作为产出了。

林棉棉有心把目光放到三阶四阶灵植上,奈何明面上自己不过才是刚引气入体三个多月的练气一层弟子,还是个灵根资质只有三成二的。暂时并没有办法从万事堂的任务处获得比二阶更高级的灵植种子。

倒是可以买

不过林棉棉来回看了好几天,三阶灵植的种子,便宜的一颗要六七块中品灵石,最贵的要十块中品灵石。而四阶灵植的种子,则要高达三四十块中品灵石。

之前元师姐前前后后几次给的,加起来也有六十几块中品灵石。三个月前阿白走时留下的灵石包包里也有三十来块中品。算起来,现在林棉棉身上的中品灵石刚刚过百,看着不是很多,但也算是一个金丹长老明面年俸的三分之一了。

想要催生三阶灵植,需要消耗的异能自然不止催生二阶灵植的千分之一。以林棉棉在末世的经验来说,至少也要五十分之一左右的异能,才能催生一株。以蕴体羹来计算,这一株的成本,已高达八百下品灵石,也就是八块中品,还没算上种子钱。

既然成本已经投入这么多,要买,自然要买回报率最高的灵植种子。

温灵草,三阶灵植,五年熟,十中品灵石一颗种子。

万事堂售卖列表的三阶灵植种子,价格六到十中品一颗,成熟期两至五年不等。;林棉棉看中了最贵,成熟期也最久的温灵草。

无它,温灵草,是修士从练气跨入筑基,稳定境界的常用丹药温灵丹的主要材料。需求量大,好卖

,万事堂收购价三十中品灵石一株。

扣去成本,差不多一株就能赚十二块中品灵石,比起之前一株能赚二十几块下品灵石的望月昙,可谓暴利。关键是,这温灵草,门派是实价长收,没有望月昙的新手优惠仅收五十株的限制。

至于五年的成熟期,林棉棉觉得,对于自己的异能,那根本不是问题。在观世堂对比了末世时曾催生过的三阶植物,估计就算不能成片催生,单株催生的时间,应该也能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选定了出产,林棉棉总还想压一下成本。

妇之木虽是低级食材,种植却颇为麻烦,需要种植成树后,取树心弃树身。占地面积多,小院里种不下不说,处理多余的东西也实在不便,太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购买妇之木的支出,是省不了的。

倒是喷水蜂蜜,用上三五日时间去做一轮清理蜂巢的任务,便能得上一小罐,每碗蕴体羹只需一掌之多,足够用上许久,不用再买。

塘水,蜂水,无需支出,管够。

再来就是冰莲。

冰莲是二阶灵植,催生一朵需消耗千分之一的异能,也就是折合一碗蕴体羹,四十下品灵石而做蕴体羹则需要三朵亏本的花,不催也罢。

五行宗冰莲塘大若江湖,每年弟子们领任务折回的冰莲不过千分之一二。余下的莲塘自有金丹长老一次收回。产量高,意味着售价低。林棉棉看过,在万事堂,三株冰莲,价格不过才十块下品灵石。

最终,一碗蕴体羹的成本,也只能压到三十块下品灵石,就压不下去了。

身上带着点儿小秘密,行事总要小心一些。

万事堂的冰莲是混在一处卖,林棉棉原本想用莲子催生冰莲的计划因为成本问题半路夭折。只得趁着最后的收割还没开始,又领取了采摘冰莲的任务,在塘上荡漾。

这次采摘时,林棉棉九成采摘的都是七瓣的冰莲,只在最后,随意采了些其他瓣数的混在最上面。在交任务时,直接用万事堂的出售价,把自己采的那堆冰莲买了下来。

还好那收冰莲的师兄,只是粗略点了一下数量,并未质疑为何那些冰莲大多都是七瓣的,这才让林棉棉真正松了一口气。

妇之木和冰莲,一共花去了林棉棉差不多三十块中品灵石,足够做出一百碗的蕴体羹,补足十分之一的异能。

只是林棉棉不敢把材料放一锅煮,也不敢大规模购置锅具,只在万事堂,清心堂买了些锅碗瓢盆,加上从熊兰兰她们那儿借了些,连锅带盆碗不过才五十来个,得煮上两个日夜才能煮完这一百碗蕴体羹。

好在这汤久煮也无需添水,才能让盆碗都排上用场。

小院的禁制启动,院里密密麻麻五十个小火堆点起,火堆上架着的碗盆噗噗地冒着水汽。站在院子一角的林棉棉擦了擦额上的汗,又摸了摸身边四个满满的大水桶,希望没有用得上它们的时候。

两轮烹煮实在熬人,林棉棉中途休息了一场。

三日之后,五十碗先熬好的蕴体羹在月岩砂盒里,五十碗后煮好的热腾腾在刚熄灭的火堆上。

从小,大人们就说,汤啊,趁热喝,才有营养啊。

林棉棉看着一院子数量庞大的羹汤,紧了紧手心,这是她即将验证的另一个猜想。

上吧,进击的草妖

清香柔滑的羹汤,刚入口便被迫不及待地吞入腹中,一股股细丝般的暖流,前未行,后已继,汇聚成了大片大片的温热,上涌至头额。

通体舒畅。

林棉棉不曾停下,好好感受这难言的舒适,只闷着头在院中捞起一碗碗热羹,一口口喝下。

就这么自屋前,一步步曲折着走到了院门。

又是一口灌下,林棉棉

习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