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八章:死亡也是神的恩赐(1 / 2)

www.biquxsw.cc,我就是神! !

护火城。

成千上万的城民拥挤在神庙前,但是所有人表情肃穆,没有任何吵闹。

他们在等待着什么。

城民们仰着头能够隐隐透过神庙的大门看到主神生命主宰神像的下半截,还有一旁矮半截的血之初祖塑像。

神庙的神侍在神庙前列成一排,沿着柱子站立。

“请”

“圣火。”

其中一名神侍挥手,一只巨大的火魔从他身后旋转而起,奔向了广场中央的祭台。

火魔点燃了火焰,散发出让人舒适的温度。

那火焰是血红色的,就好像苏因霍尔的名字一样。

血与火。

人群之中立刻爆发出了欢呼声,成千上万的蛇人匍匐而下,向着火焰祈祷。

这个时候斯默克尔王从神庙之中走出,他披着血眷者之证的铠甲,背后血红色的披风随风飘扬。

这是英雄的象征,也是神眷者的证明。

“斯默克尔王!”

“斯默克尔王!”

人群激动地向前移动,神庙下的士兵都隐隐阻挡不住浪潮。

那满头白发和银须,也无法遮挡住他的气势和威武,而从下方臣民的眼神和呐喊声中,更可以看出他的威信和声望。

直到斯默克尔王高高举起手,所有人这才整齐划一的停下了动作,喧闹的声浪也瞬间平息。

斯默克尔王在神庙前,向护火城的臣民们下达了神谕。

“神明降下神谕。”

“释放所有爱维尔人。”

虽然臣民们中有人有些疑惑,但是他们还是跪在地上表示遵从。

因为这是神的旨意,是斯默克尔王宣读的神谕。

没有任何人敢于去质疑。

神的旨意和意志向来都是如此,从来无需向凡人解释什么。

而且神的旨意比王的旨意可要有威慑力的多,王的命令还有人敢阳奉阴违,神的旨意在整个苏因霍尔没有人敢于违抗。

哪怕那些贪婪得敢和邪魔打交道的商人,都老老实实的将这些奴隶放还了回去。

当然。

那些从爱维尔城劫掠来的财物,没有人再去提及。

萨塔城的海岸上。

萨塔是沙滩的意思,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帆船、纤夫。

高高的石台上堆满了木桶和箱子,滑轮吊起木板和货物。

而在护火城军队的护卫和监视下,一群爱维尔人也都被带到了这里。

所有的爱维尔人奴隶被放还到了这里,等待着人前来接他们回归故乡。

远方,一艘艘带有爱维尔城标志的风帆船从远处而来。

或立或躺在沙滩上,狼狈不堪的爱维尔人看到那风帆的时候一个个从海岸上站起,突然热泪盈眶。

他们跪在地上哭喊,他们朝着远处的帆船挥手。

“来了。”

“传来了。”

“快看。”一个浑身伤痕的男人指着远处大喊,一边喊一边对身边的所有人露出笑容。

“那是来接我们的人。”人群拥挤在一起,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给予他们安全感。

“我们要回家了。”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留下了眼泪。

修伯恩站在自己的幽魂船上,并没有靠近海岸。

他远远的看着这些爱维尔人登船,说了一句。

“我向你们承诺过。”

“我会救回我们的族人,我会重新建立起爱维尔城。”

“我做到了。”

他不是对海岸上的那些人说的,而是对已经死去的爱维尔人说的。

他身后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幽魂,和他一般望着远方,望着登船的人。

这些失去了智慧的幽魂,此刻仿佛也陷入了回忆。

一艘艘船抵达海岸,将这些流离失所的爱维尔人接回了故乡。

修伯恩用天空神殿的位置,换回了自己的族人们。

足足有着近两万人被接回了爱维尔城,这些人中很多都是曾经的工匠、贵族、武士、甚至是神侍,他们都是爱维尔人的核心群体。

修伯恩找回了他们,爱维尔这个族群和王国,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独立的文明。

不同于苏因霍尔城邦和万蛇王庭的文明。

这对于修伯恩来说,无疑是一笔非常值得的交易。

在此之前,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和一位神明做下交易。

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故事和传奇。

只是。

他说出的秘密太过于惊人,估计史册和凡人的故事里都不会知道和提及。

也没有人敢提及。

他不自觉的摸了一下装在内侧口袋里的皮封书,不是巫灵之书,而是另外一本普普通通的书册。

书册的材质很普通,但是里面记载的秘密却足以惊天动地。

正是修伯恩之书。

修伯恩这一次真正感觉到了这些秘密的力量,这是足以让神明都为之动容的秘密。

修伯恩突然觉得这本书危险至极,它可能会带来幸运和无与伦比的回报,也有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他心中暗自下了决定,一定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这个时候神侍学徒突然出现在了船上,向修伯恩禀告。

“修伯恩大人,该出发了。”

修伯恩这才松开了按在衣服上的手,看向了神侍学徒。

而一艘艘大船已经靠近了幽魂船附近。

神侍学徒看到了修伯恩的手,衣袍下隐隐衬出一本书的痕迹。

他张开口想要问,但是最后还是没敢问出口来。

“走吧!”

“回去。”

修伯恩一挥手,幽魂船立刻掉头。

爱维尔城从日出之地和苏因霍尔接回了近三万人,加上最近不断回归的人群,整个爱维尔城在重新变得热闹了起来。

原本的执政体系,原本的造船工坊,紧接着都运转了起来。

一切都开始恢复往常。

除了他们信仰的神明,悄然无息的从生命主宰和万蛇之母,变成了智慧之王和真理与知识之神。

但是作为始祖爱维尔的直系后裔,爱维尔王一脉的王族后裔却还没有找到。

经过多方打听,他们得知其中一个王族旁系被被万蛇王庭给劫掠走了,但是具体在万蛇王庭的哪里,便无从知晓了。

神侍学徒将这个消息送到了神庙之中。

当修伯恩正在思考的时候。

神侍学徒这个时候突然问道:“修伯恩大人,下一步应该就是万蛇王庭了吧!”

修伯恩点了点头,却没有说细节。

神侍学徒忍不住了,他开口说道。

“修伯恩大人!”

“难道我们也和苏因霍尔城邦一样,和万蛇王庭妥协吗?”

“如果不是他们出卖了我们,如果不是他们背后一击。”

“我们怎么会死这么多人,我们怎么可能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爱维尔人和苏因霍尔的萨塔城、石礁城的祖上有着矛盾,一百年前他们的祖先曾经劫掠过他们。

近些年日出之地的黄金城和爱维尔城作为海上贸易的大势力,理所当然也有着不少冲突。

双方本就是敌人,别人来复仇了,被击败了也无可厚非。

爱维尔人认。

但是万蛇王庭就完全不一样了,爱维尔城刚刚拿出了重金献给了万蛇王庭,和他们结成盟约用以换取他们不对爱维尔城出手。

他们一面收下了礼物和爱维尔结盟,一面和海上联盟勾结对爱维尔人下手。

在爱维尔人看来,万蛇王庭比海上联盟要可恨一百倍、一千倍。

修伯恩只是说了一句:“一切以救出同族为最高目的,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在一边。”

神侍学徒听到这句话却激动不已,看上去还想要说些什么。

修伯恩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没有办法的话,那也只有做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修伯恩告诉神侍学徒。

“我去万蛇王庭,找回王族一脉的继承人。”

“你带领着巫灵祭司团和士兵去,收服那些荒原和丛林之中的爱维尔人。”

“这一次一定要让他们离开荒原,真正成为爱维尔城的一部分。”

“不。”

“是爱维尔城邦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他们,爱维尔城也需要他们。”

修伯恩的声音无比认真:“爱维尔的后裔没落得太久了,我们不能够再这样下去了。”

荒原和丛林之中的爱维尔人,和爱维尔城的人几乎可以堪称是两个族群。

他们虽然都是爱维尔的后裔,但是爱维尔城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城市、村庄、文明。

他们拥有大量的工匠,能够建造出海上航行的大船。

而荒原和丛林里的爱维尔人,他们大多数连文字都不会使用,很多甚至退化到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但是这些人却不少。

他们分布在北方各地,北部的丛林应该就有着上十万人,还有更北边的荒原和沿海一带,还有着不少大部族。

加起来应该有二十几万人。

而且每一个人都是悍勇的士兵,能够收服他们绝对是非常大的助力。

虽然这二十几万人散落到各地难以找到和征服,但是只要收服其中一些大族群,就至少能够征数万的士兵,让爱维尔城迅速壮大。

神侍学徒听修伯恩这么一说,眼神立刻就变了。

他知道。

这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之前他们根本不可能是万蛇王庭的对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他们拥有了巫灵的力量,他们可以凭借这力量找到并且收服荒原和丛林之中的爱维尔人。

他们拥有了三阶巫灵,还有着真理之门的力量。

就算很难打败万蛇王庭,但是至少能够给万蛇王庭造成巨大的创伤,让对方付出代价,并且武力营救回他们的族人。

至少。

在他们眼中看来是如此。

----------------------------

生命起源之山。

潘斯城外的山坡上一群牙兽正在牧人的驱赶下啃噬着河边的蕨类植物,驱赶牙兽的是一个孩子。

孩子脸上有着几道疤痕,身上还有着鞭子抽打的痕迹。

孩子小心翼翼的驱赶着牙兽,等它们吃饱喝足了之后又重新清点数量,赶着他们回来。

他放牧归来,没想到山坡上出现了几个穿着打扮不同寻常的人。

他们手上都捧着一本书,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学者。

这些人正是从爱维尔城赶过来的修伯恩等人,寻找爱维尔王族一脉的旁系后裔。

孩子低着头,不敢看这些人。

修伯恩直接上前拦住了他,向他行礼后说道。

“西迪殿下?”

少年人没有说话,低着头依旧驱赶着牙兽。

修伯恩又接着说道:“殿下,你小时候应该曾经见过我。”

“我是神庙的首席神侍修伯恩。”

少年人这才抬起头来,仔细打量着修伯恩之后,终于认出了他。

“修伯恩大人?”

修伯恩也完全确定,自己没有找错人。

堂堂爱维尔王族的后裔,被如此的作践。

修伯恩内心愤怒异常,但是他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他又接着问起了之前的问题。

“殿下。”

“你的父亲和母亲呢?”

相比于这个孩子,他的父亲肯定更适合成为一个王者。

少年人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哭泣着说道。

“父亲被杀了,母亲被人带走了。”

“父亲为了保护我,用神术在我脸上造成了伤疤,但是他自己他自己却。”

孩子泣不成声,他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会留在这里了,却没有想到有人前来救他了。

他估计也没有想到,随着爱维尔王室主脉死在了船上,其他支脉也基本死在了战争中和战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