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吴启智这几句话,颇得朱琴的好感。
朱琴的父母倒也不是不想再多生一个,而是因为他们是机关干部,不能多生,只能生一个。
但吴启智就难得了,他们家在乡下,竟然也没有想再拼着去生一个儿子,这点就很得朱琴的好感。
女孩子嘛,要嫁人总是会多想一些。
什么对方亲戚会不会喜欢自己啦?
公婆好不好相处啦?
以后生孩子,他们家是非要生个男的吗?
或者生孩子的时候,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呀?
……
诸如此类的问题。
但朱琴听吴启智一说,困扰许多姑娘家最大的难题,生男生女之事已经解决了,他们吴家似乎根本不在乎生男生女。
总而言之,在这一点上,朱琴就给吴家加了分。
而且看吴启智的言谈举止就知道,一个吴家能培养出吴振东上末名湖大学,还有一个腊梅即将考上华清,在古代也可以叫一门两进士了,实属难得,也说明家风不错。
朱琴心里就稳妥了几分。
她现在和吴振东的关系还没捅到父母那里去,也不知父母意下如何。
不管父母会不会同意,她如果选择吴振东,肯定要坚持走下去。
当然,谁也不想和父母因为自己婚姻的事闹矛盾,能够博得他们的同意自是更加理想。
吴家的人如果拥有高素质的话,肯定就能够给自己加分,何乐而不为呢?
朱琴和吴启智聊得还挺投机的。
她问吴启智这几天在京城里参观了什么景点?哪些景点最喜欢?最喜欢吃什么?
吴启智笑说:“我来的这个季节应该算是京城比较好的季节吧?四周绿树成荫,没有北方冬天萧瑟的样子,气候对我们南方人来说也不算热,挺舒服的,所以感觉这里哪都好。
当然最主要的是京城群众的素质好,走到哪问个路啊,打个车呀,都停有人情味的。
不过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吃的方面,北方人不喜欢喝汤,菜还挺咸的,而且是死咸死咸的那种,感觉除了放盐和酱油,就没有放其他调味料了,作为南方人的舌头,我真是吃不太惯。
以后我要是在京城久住,一定开一家南方菜馆,到时候欢迎你们大家都来吃。”
“哟,吴叔,如果这样就太好了,我们就有口福了。
以后我们大概也会留在京城,真的会经常想念家乡的菜。”朱琴乐呵呵地道。
吴启智挺喜欢这个姑娘的,善解人意,最主要的是她对振东挺好的,很淳朴,虽然家在省城,但没有想象中的娇骄二气。
罗浩把他们带到了京城一家专司特色小吃的店里,卤煮火烧,炒肝,焦圈,爆肚,艾窝窝。
虽然吴启智抱怨他南方的舌头吃不惯北方的菜,但既然是南方人来了北方,怎么可能不让他吃遍北方菜就走?
吴启智说是说,但面对着烤的焦圈,味浓不腻的炒肝,还是停不下筷子。
其间,几个人不时聊些趣闻,气氛显得很轻松。
罗浩在腊梅一家人身上感觉到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这是他很久没有享受过的家庭气氛。
------------
第二百六十章设下圈套
这样才是正常的家庭应该有的温度,而不像是自己家里,父亲不着家,母亲虽然疼爱她,却一心扑在工作上。
罗浩嘴角微扬,很享受这样的氛围。
吃完饭,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朱琴第一时间窜到了柜台结账。
见她从鼓鼓的包里掏出一个鼓鼓的钱包,吴振东这才知道,原来朱琴特意换了个大一点的包,就是为了装钱包用的。
这丫头从一开始就想着要请客了。
吴振东感动得要命,直道:“别,这钱我来出。”
吴启智不好意思地道:“都说好了,我请你们吃饭,怎么能让小辈付钱呢?
你还没工作,以后等你上了班再请我也不迟。”
朱琴却不乐意了,说:“吴叔,你是我的长辈,我请你吃饭是应该的,也别说我没赚钱,我平时经常写稿子在期刊上发表,还给杂志写情感咨询文章,他们聘我为情感咨询的特约嘉宾,每个月都有不少于三百元的收入,放心吧,一顿饭我还是请得起的。”
见朱琴情真意切,又的确有经济来源,不是靠父母的收入,吴启智也放心了,说:
“好,那就让你请,以后叔请你的机会还多着呢!”
见吴启智这么痛快,朱琴便乐呵呵地掏钱付了账。
吴振东大为感动,要不是在众人面前,他肯定要眼泪汪汪地拥抱一下女友,他还没尝过被女友这么宠爱的滋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