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李随云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根本没有把对方放在心上。他轻哼了一声,却是对着刺客低喝了一声:“重”
那刺客只觉得在一瞬间,自己的肩头被压上了千钧重担,饶是他有些神通,急切间也没有什么办法,直接被压得倒在了地上,挣扎不起。这却是东方道门中的千钧术,虽然只有一个字,却蕴涵着莫大的神通,任其修为高深,也脱身不得。
李随云见对方动弹不得,却又想起一般故事,随即又将方才那座小山遣将过来,重重的落下,正压在刺客的身上。他尤嫌不够,却又施展神通,移过了几座小山,一个个的摞将起来,又施展法术,那山自然长合,只将刺客压得露了个头脸,还有小半只手,端的是苦到了极点。赫拉见李随云如此,却又满面疑惑,眼中满是询问之意,她不明白,为什么对付一个可以轻松杀死的敌人,他要费这么大的功夫。赫拉已经知道了李随云的神通,在她看来,宙斯所倚仗的底牌,在李随云眼中,也没有什么威胁。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将这样的威胁扼杀于萌芽之中。
李随云看了一眼赫拉,又看了一眼若有所悟的阿芙洛狄忒,随即又施展了一门神通,在这山上,布下了一个阵法,乃是五行阵,五行相生相克,永无止息,阵不破,则山不塌,山下之人永无出头之日。
玄玄子远远的看到这一幕,心中更惊,他知道李随云的用意,他之所以大费周章,却是在震慑奥林波斯神族,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政府西方的决心。
李随云径自走到那几个被绑缚的刺客面前,他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清晰的感受到他们那淡淡的自然之力。他突然笑了一笑,心中萌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些神倒是和后世的德鲁伊很像,最起码他们都是精通变化之术。
他也不屑在这事上费脑子,大手一挥,却是一股绝大的力量挥将出去,直接将这几个刺客震成齑粉。他却又派人将那几个刺客的武器收拾起来,派一个精明的,送与宙斯。
赫拉默默的看着李随云做完了这一起,她的脸上多了丝愁容,她不知道李随云如何做决定,她更不知道自己的愿望能不能达成。如果李随云真的和她发生了那样的关系,她却多了几丝把握,可现在看来,希望却是如此的渺茫。
李随云谈笑间去了几个敌人,却是牛刀小试,他看到赫拉一副患得患失的模样,却又微微摇头,轻叹道:“你自去便是,我却要思索一事,若是想得通了,自当给你答复。你若在此处,却也无用,徒增变数。”
赫拉微叹一声,黯然无语,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尤其是阿芙洛狄忒在场,有些话她也无法说得出口,只得默默的离开此处,不过从她那慢吞吞的步子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的不情愿。
阿芙洛狄忒见赫拉走了,却才松了口气。她不是一个小气的女人,但她太爱李随云了,她害怕失去这个相貌并不出众的胖子。有些时候,爱情真的很盲目。她轻轻的叹了口气,恰待说话,却见李随云轻轻的摇了摇头。
李随云显然有自己的心思,他冲阿芙洛狄忒摇头道:“你且休息,我有一事,却需思量一番,此关系到我的修为,实为大事。”
阿芙洛狄忒见李随云说得郑重,心中虽然不快,但也没有多说,只是默默点头,自回帐篷去了。其余弟子见李随云神色不愉,心中也犯思量,一个个径自回去了。只余李随云一人来回踱步。
第二卷巫、道相争成主角,一朝兴盛一朝衰第二十三章苦思破立事又生
李随云想的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极为复杂。他想的却是如何才能超脱出圣人的境界,真正成为不灭的存在。毕竟圣人在面对圣人的时候,只要双方的差距足够大,也会死亡。
他面前有几条路,一是以力证道,这却是需要他不断的修炼,不断的锤炼,通过量变来引发质变。二是以道证道,不断修炼心境,感悟天道,最终使心境融合于天道之中,从而超脱现在的境界。三是以外力证道,却是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或用法宝寄托执念,以此证道。
不过李随云并不喜欢以外力证道。在他看来,以外力证道,却需斩却自身执念,一想到自己从今以后再无别的什么情感,再不受心情之左右,他就有一种十分恼怒的感觉。在他看来,即使一个人修炼得再高深,哪怕真的亘古不灭,但若是抛弃了自己以前的一切,那他便等于忘了本,或许在李随云的眼中,这样的人,根本便不算人。
在前世的时候,李随云每看到那些修真之辈,抛家弃子,修炼得屏弃七情六欲,宛如石人一般,心中都忍不住暗暗叹息。若连亲人都可以说抛弃便抛弃,那他修炼有成之后,又怎么会为天下苍生谋取福利又怎么会体谅人间疾苦如果说抛家弃子为的是坚定道心,这样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点吧。
虽然修士和普通人等级分明,但似这般,也忒无情了点。一个正常人,便是有心向道,又能做到这些吗
至于以道证道,李随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毕竟感悟天心。却要违背自己的本心,这和他修炼地功法,却是背道而迟。
世间修行之法,表面上上体天心。实际上则是逆天而行。李随云所创之功法,却有时顺天,有时逆天。虽然修炼时讲究顺应天道,但是最关键的地方,比如修炼的目的,却是逆天而行。他一门功法,却讲究随心所欲,不受他人之羁绊。只不过若要顺应天道,岂不是要为天道所羁绊
似那些生性淡薄的,自然可以顺应天道,修炼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妥。但那些性子跳脱地,他们如何能成就正果
圣人们将道统看得比性命还重,看似有些荒谬,其实却是必然。道统的传承。实际上是一种理念的传承,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对于基本上已经无所求地圣人们来说,让自己的思想在世间流传,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
李随云也是如此,他知道已经基本丧失了固有文明的人族,是最好塑造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在人间传递自己的道统。将来无疑会减少很多可能发生的事李随云知道,自己的存在关系着道统地传承,自己的强大,是门下弟子传道的坚实后盾。只不过自己心中的道,和固有的道有很大的差别,虽然不知道谁的道正确,也不知道谁地道最终能成就不朽,成就永恒,但他知道,如果没有自己的存在,清虚一脉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逍遥。
以道证道,虽然可能突破瓶颈,最终突破圣人的境界,但在证道过程中,对门下的庇护,却要差上许多。。这显然不符合他现在的利益。
既然两天路都不通,李随云能走的,也只有以力证道一条路可走了。李随云本也属意这种方法。他本就是天生地成地肉体,又得盘古精血,若是修炼起来,自然事倍功半。更何况如此一来,他也不用悖逆自己的心性,依然是逍遥尘世间,拔剑问不平。只要自己高兴,凡事皆可插上一脚。
尤其令李随云心动的是,自己清虚一脉,虽然功法通玄,法术众多,但还称不上包罗万有,他若是借此机会,在摸索中在创出几门功法,以流传后世,待封神之后,自己归那清虚天,门下弟子也多了一些保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