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灵风笑道:“二哥有所不知,黄河自古被称为母亲河,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孕育着黄河两岸的土地和所有居民。不过黄河的脾气很大。经常发大水。而我父亲就是在豫州发家,父亲大人经常出资修水利,济灾民。两地的百姓,对麟的父亲无不感恩戴德。荥阳县也是水患严重之地。这里的百姓没有少受麟父亲的资助。也正是因为如此,麟占领此城后,城中百姓并无多大反感,反而还有些欢喜。麟在中间选出体格健壮之人,聚齐了三千民兵,现在正由高顺将军训练,野战或许不行,但是守城战,射射弓箭,推推云梯还是绰绰有余。不过能这么顺利,还是托了父亲大人的鸿福。”
周瑜此刻也露出了丝丝笑意,说道:“那我们就快些行动吧刚刚在路上我们遇见了赵将军、张将军和拓跋无双,想必灵风已经让他们去拖住曹操的军队了。”
罗灵风含笑地点了点头。
经过了一番劝说,荥阳县城的二万百姓各个都愿意跟随罗灵风撤离。
城中百姓各个收拾行装向西门撤离。
忽然十几匹马飞跑进城来,马上士兵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报告:“夏侯惇亲率二万大军,已向荥阳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什么子龙、文远怎么没有拖住夏侯惇。”虽然罗灵风脸色未变,但是其语气却充满了吃惊。
这时,赵云独自一人飞马赶至,忙说道:“云无能,没有完成任务,请军师惩罚”
罗灵风急忙问道:“究竟怎么回事”
赵云苦脸答道:“本来计策十分顺利,可是突然夏侯惇加快行军,直接向前冲,拼着牺牲几千人,甩掉攻打两翼的我们。直逼荥阳县。云将部队交于文远,便前来禀报。”
罗灵风心中一格登,夏侯惇在行军打伏上的天赋实在是太好了,不愧是曹家的第一大将,这战场的微妙直觉足以破掉任何计策。
此刻,罗灵风身旁就连五百名士兵都不到,新召集起来的民兵在平地上和百姓没有两样。根本无法作战。
四周的百姓,一个个吓得面无血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很明显。战不能战,逃也逃不掉,再加上辎重行李多,马匹车辆少,逃不出几里,就会被魏军铁骑追杀殆尽。
罗灵风也十分紧张,忙登上城楼向外望。果然。西北方向尘埃冲天蔽日,已隐隐有大军奔走声如沉雷般动地而来;尘头起处更不时闪现魏军旗号,招摇挥动。
这时。周瑜走上城墙,沉声道:“三弟,瑜有上、中、下计可行。”
“那三计”罗灵风虚心问道。
“下计、放弃计划,召集将领撒离;中计、乃叔詹奇计;上计,丢下百姓,迅速向虎牢关撒离。”周瑜一口气说了三计。
下计、稳妥,用此计百分之百可以活命,但会留下。弃卒而逃的骂名。上计,有一些风险,不过丢下百姓,撒离的速度可以加快数倍,也可化整为零,让对方不好侦察。只是会失信于百姓。
上、下两计皆关系到刘备军的声望。罗灵风也不愿担此骂名。于走就选了与自己想法一致的叔詹奇计。
叔詹奇计就是空城计。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便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的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
这时,郑国上卿叔詹出了一计,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此计骗过了楚国公子元,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后来援兵到来,救了楚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罗灵风不假思索的说道:“就用中计。”
周瑜一笑,他早就料到了罗灵风选的就是中计。
罗灵风望了望远处的尘土,暗自捏了一把汗,稍一沉吟,马上传下命令:“把城内所有旗帜全放倒,藏匿起来城内百姓,各自隐在驻地房舍、围墙内,不许乱动乱叫,如果违令不遵者,立斩”然后又下令:“大开城东城门,遣二十名老少军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不许神色慌张,举措不当。如果魏军冲到城前,也不能退入城内,仍要一如既往。”
先锋夏侯惇到达荥阳县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
当下他就带着李典、于禁两位副将飞马跑到城下,远远观望。
空旷的城门对着想要侵略自己的敌人们大大的敞开,似乎在欢迎他们一般。狂风卷起尘土,划过了只有几人的城门口。荥阳县城里寂静得没有丝毫的声音,仿佛里面没有任何人存在一般。
突然一曲激动人心的“阮咸”悠然而起。注:阮咸就是琵琶的一种,在汉朝琵琶叫阮咸,它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
“空城计”夏侯惇在惊讶之中已经失声脱口大叫了起来。
夏侯惇额上已经闷出了滴滴汗珠,咬紧下唇不发一言,眼睛只是死死的盯着城墙上那一个飘逸轻灵的身影。
在天下混乱的春秋时期,上卿叔詹地空城计可以说是独占熬头,历年来无数人才辈出的时代,无数的名将,面对着这样胆大狂妄却又不得不叫好的计策均都心服口服。
夏侯惇当年读史书时,就对叔詹的空城计给了极高的评价。佩服之余,也惋惜此奇计只能出一次。
他从来没有想过,空城计居然有再度被运用在战场上的一天。也从来没有想过,注定会被人识破的计策居然也有人敢运用在今日的战场。并且计策的另一方是他自己。
空城计这一招只要认真读过史书的人都应该知道的计谋。可是,正是因为所有人都能识破这个计策,所以当运用出来的时候更是让人无法可想。
他皱着眉头疑惑的问身旁的副将李典和于禁:“曼成、文谦,你们看这是何意”
李典怪异的望了望城中,说道:“会不会是诱敌之计罗麟狡诈不可不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