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最后叫来了会造纸和会射箭的两名老人,说自己想建个造纸的作坊,建一支200人左右的自卫队伍。要这两名老人下去想一想,拿个方案出来。
随后,张雯叫来了16名木匠和22名泥瓦匠,说需要建房子。后面可能还有800人。总共可能有200家人。最好让每户人家都分开住。说着,张雯在纸上画了几笔。然后把图形展示给大家看。“就建这种房子。一排十户。每一户前后两个房间。”然后指定了两个木匠和一个泥瓦匠三人负责。“下面的木料,你们已经看见了。不够的,就到周围去砍。先砍近处的。再砍远处的。你们3个先合计合计,其他青壮除了10个做饭的,剩下的82人全部听你们调用。”
最先动工的是厨房。张雯想过,让各家各户开伙。还是不如集中开伙。而集中开伙。原有的厨房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千余人吃饭,至少得二十个灶。这就有些像后世大学里面的食堂了。
女工方面也忙起来了。原因是难民们衣着都比较单薄,需要大量的棉袄。张雯布匹买了很多,但棉花储备不够。临时买又不供不应求,就叫人把稻草剁碎了临时充数。
第一批近两百人就有51个家庭。按此推算,千余人就应该有250个左右的家庭。但张雯考虑到木房虽然兴建起来很快,但不防火。腊月二十八日凌晨的大火把张雯烧痛了。因此,张雯安排。先建五十户。一排十户,先建五排。建好之后。把中间的门封上,前后两间房各住一户,就可以住一百户了。近一半的人就算有住房了。到时候,人力也多了。再逐步修建不会失火的房子。
实际动工之后,张雯发现,这些人先以圆木打桩,然后以粗木搭建房屋最外面的框架。框架完成之后,墙面以次一等的粗木作筋,最后用薄木板像鱼骨头那样钉上去。张雯很奇怪,这样的墙壁,又薄又不遮风,行吗?
由于做工未停,张雯也没有提问。或许后面还有其它工序呢。自己一责怪,就有可能打乱了顺序。
接下来,张雯看见这些人跑到墙壁的另一面,还是照样钉木板。这是什么意思。最后,这些人钉完了,就去忙其它地方了。临走的时候,张雯问了一下:“这就算做完了?”听到问话,几个人赶忙跑到张雯面前跪下行礼。张雯再问,这些人回答木工做完了,还有泥工。
对了,还有泥瓦匠哈。二十多名泥瓦匠到哪儿去了呢?张雯一巡视,发现泥瓦匠一个没有。而且壮劳力的人数明显不够。显然被泥瓦匠带走了。
好几个时辰之后,泥瓦匠及其带走的壮劳力回来了。少数人拿着工具,多数人都抱着石头。张府的箩筐不多,附近也没有竹林,石头只能用抱的。
这些石头是干什么用的?雕菩萨?张雯走了过去。一看,居然是石灰石,不禁哑然。泥瓦匠嘛,就是干这个的。
看着泥瓦匠们在调石灰。张雯一想,原来那墙壁是双面抹石灰的呀。中间还是空心的。保暖隔热,还能防火。太好了。便叫泥瓦匠们等一等。叫木工们把内墙也如法炮制。让所有的墙壁都专业化。
随后,张雯又找到那三个负责的人,说:“既然这房子能够防火的,那就尽快多建吧。记住,250户左右。人到齐了之后,如果不够再加。”
……
正月十七,粮油商人来了,最后一批难民也到了。加上前面的难民,总共1134人,288户。
仍然按一千人,支付运费一百两。会琴棋书画的丫头没有找到,就算了。
这个时候,房屋竣工了150户,在建100户。竣工的所有房屋,都按照张雯的交待,中间隔断,前后各住一户。因此,所有的难民都能住下了。
正月底,基本上才算结束了闹腾腾的局面。
兴建造约作坊和铁匠铺各一个。只是因为原料等东西一时没有购齐,暂时不能投产。
兴建砖窑、瓷窑各一个。但因为张雯的要求与工人的愿望还不够一致,目前只能试产。
兴建制衣作坊一个。但张雯不知道服装应该统一到什么样式为好,因而作坊规模不大,仅有少量出产。兴建工具制造作坊一个,少量出产绳子、杠子等工具以及筷子等日用品。
真正能够大量生产的,当然是酿酒作坊了。现在的酿酒作坊,再不仅仅是蒸馏了。而是从粮食开始的制酒全过程。只不过,前面的环节还有点薄弱,还跟不上蒸馏的进度。还需要购进低度酒。
还有一个大量生产的,就是食堂。慢慢地,由粥改成干饭了。这次来的难民普遍喜爱面食,可惜面粉库存不多,市面上供应量也不大。
最后,还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地方。这就是学校。14岁以下177名,扣除82名6岁以下的,其余95名都集中了起来,按时上课。
中壮劳力青七百五十余人,除去各个作坊用去两百余人,组建护卫队两百余人,还有三百多人。这三百多人就开始了伐木、造梯田的工作。
……
这是一支自卫性质的队伍。本来张雯想叫自卫队,突然想到某个侵略过中国的国家,战败之后就是自卫队,就改变了主意,叫护卫队了。
护卫队住在专门的房屋,逢十,才能回家。逢十,就是初一、十五的十的意思。只有二十九的月份,就二十九回家。
在专门的营房内,十人住一间,任命了一名室长,也是十人长的意思。全队两百人,又任命了四名五十人长。实行分级管理。
弓箭暂时没有,刀枪也没有,盔甲也没有。不过,这仅是刚刚开始。仅昭君酒一项收入,养活这些人就绰绰有余,那万亩油菜还没计算在内呢。因此,弓箭会有的,刀枪会有的,盔甲也会有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