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0(2 / 2)

大唐全才 飘摇子 2354 字 2023-10-20

王珂一见现在这种情况,比自己预料的还要顺利,知道自己该出来说几句了,缓步上前说道:“皇上,这如果调左卫军前去,到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这皇上的亲军前往,这军威上是没有问题的,侯帅担任统领也是合适不过了。至于说到左卫军调离后,皇宫的安全,完全不用担心,由右卫军接任也是可以胜任的。右卫军本来就要护卫皇宫的职责,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王珂这个时候不会担心自己说出侯君集来,别人会怎么想。因为都知道,这次出征是没有危险的,完全可以说是一次送上门的立功机会,要是王珂要害侯君集,就不会支持侯君集去了,而是会百般的阻拦。现在王珂却支持侯君集上任,谁会想到王珂会有什么目的呢。

李二同志只要皇宫的安全得到保证,谁去都是没有意见的,现在见王珂这样说,也不细想就答应了下来,接着问道:“现在军队订了,那这谈判代表该由谁出任为好”

王珂现在也不用去等别人说了,直接说道:“皇上,这领兵的主将是侯帅,那这能统领侯帅的也就不多了,以臣看来,现在也只有两人合适出任此职的,还请皇上决断”

一听只有两人适合,李二同志也不想去猜了,直接问道:“小子就直接说吧,是何两人适合出任此职呢”

王珂大声的说道:“侯帅身为左卫军统领,身份极高,要能指挥侯帅的也无非就是皇上了。现在皇上是不可能出任此职的,那么就只能在殿下里选择。现在参与朝政的只有太子殿下和吴王殿下,所有臣说只有两个人选供皇上决断”

王珂没有直接就说让李恪去干这事,而是把李恪和太子一起抛了出来,让李二同志去决定用谁。

王珂很明白,这太子上次替李二同志南巡,就惹出了不小的事情,到现在李二同志说道此事还一脸的不高兴,这次的事情可比上次的要重要得多,李二同志必定是不会放心让太子去的,这样也就只能是落到了李恪的身上。

果然,李二同志想也不用想就直接否定了太子,只是对于李恪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恪去办此事能办好吗”

这次不待王珂说话,房玄龄就说到:“皇上,不用担忧。对于此事臣等已经做了详细的计划,只要殿下记住我们的要求,别的就不用担心了”

见房玄龄都说可行,李二同志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点头答应下来,由长孙无忌去撰写诏书,别的人都纷纷退下各回各处。

王珂一边往外走,一边在心里了开了花,今天的事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接下来就是他要教会李恪给如何去做了。

第二零四章断腿

侯君集如愿被调走了,虽然不是永久的不回来,但对于王珂来说,这段时间用来对付太子也差不多够了,反正王珂也没有想把太子一下就给抹掉,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王珂记得史料中记载,这个太子李承乾因为足疾而性子变得十分的古怪,可是王珂见到的太子现在看起来却是很正常的一个人,因此王珂认为,这李承乾的足疾应该是后天才有的,也就是说,李承乾是在做什么事的时候落下的这个毛病。

现在王珂就是想在侯君集不在,太子身边少了一个出谋划策的人之时,能多收集一些太子各方面的资料,如果不能找出什么对自己有利的机会来,那自己就要想办法创造机会了,现在王珂已经感到自己再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了,自己必须得主动出击,能用上的手段都得用上。

至于侯君集,在李恪出发前王珂就已经交待过,对于侯君集,只管呼来唤去,要摆足自己钦差的身份,只要不突破朝廷的底线,就放手去做,不要有什么顾虑。当然了,和吐谷浑的谈判,那是能占到多少便宜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占,千万不能有丝毫的心软。

王珂也知道,这次太子没有领到这个差事,心里必定不会舒坦,对李二同志不敢抱怨,可是对自己那一定是要加重一分恨意的,太子一定会把这事怪到自己的头上,认为又是自己从中作梗,才没有让他去的。对于太子对自己的痛恨,王珂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现在王珂最感兴趣的是自己手里这几页纸了,这侯君集一走,太子估计是没有人在身边念叨,一下就把自己的秉性都暴露了出来,让王珂还真的弄到了不少的东西,王珂现在就是打算从手里记录太子喜好的这方面开始下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来。

对于太子这方面的事,中国人这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奇心还真起了不小的作用,前几日,王珂在宫里四处转悠,时不时的和太监们闲扯一番,就打听到了不少的信息,对于宫里的小道消息,太监、宫女是知道得最清楚的,只要用心,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王珂和他们聊上一会,就能得到大量的消息,这让王珂随时都能得到大量的信息。

看着看着,王珂就被其中几条信息里的只字片语吸引住了,倒不是王珂有什么高明的技能,能从几句话、几个字里就知道一件事情,而是长期以来,王珂在生意场上学到的综合法起了作用。

这综合法就是把几个人所说的同一件事都叠加起来,毕竟这说出来的人不会都是目击者,有很多都是听别人传的,有的甚至是经过了几次的转述,这样传下来的,肯定就会有不少失实之处,要是全盘相信,那到最后就不是把别人抹掉,而是会要了自己的命的,而用这种综合法,就能看出这些人所说的同一件事里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成分,虽然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也能够做到七、八成靠谱吧。

此事说得是,前日李二同志召四子李泰进宫,询问李泰今日所习的功课,太子也随侍在旁,待李泰回答完后,得到李二同志的赞扬,李二同志随口就说了太子几句,说他一天只知道嬉戏,对学问不上心,对朝政也不关心,太子就怀恨在心,认为是因为李泰才招致自己被李二同志训斥,出来后,对李泰大声呵斥,并放言要整治李泰,吓得李泰慌忙逃出宫中。

回到太后,太子余怒未消,又对太中的太监、宫女大肆处罚,一个宫里都闹得是沸沸扬扬,只是碍于太子的权势,没人敢向李二同志报告,才使得太子没有被李二同志训斥。

对于此事,王珂觉得也算得上是一件可以用来打击太子的机会了,只是自己必须得谋定而后动,不能现在就仓促的就去对李二同志说去,那样一来,自己和太子的矛盾可就公开化了,也很有可能会让李二同志对自己产生不满的情绪。

只能是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用什么法子,不漏痕迹的说出来,让李二同志以为自己是不小心说漏了嘴,那样才能够把自己摘个干净,不让自己也陷到里面去。而自己还得不停地收集太子这方面的事情,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给太子来上一记重击,不求一击毙命,起码也要让太子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气来

定好计划,王珂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每日除了正常的四处转悠外,王珂一没事就找到宫里的太监聊天。对于王珂此举,太监们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以为这位小王大人不过是平易近人,对待自己这种人没有偏见罢了。

对他们来说,也都知道这位小王大人虽说深得皇上的信任,但对于任何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