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1 / 2)

铁饭碗,意味着一生都有保障。

周杨简直是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说:“还有四十年呢。”

苗苗精确地说:“是三十七。”

日子很快的,弹指一挥间,有时候你都没意识到,就悄无声息地在逝去。

周杨叫她说得怀疑自己,喃喃自语道:“很少吗?”

他还以为自己有大好人生,被她这么一说都觉得下一秒该躺棺材了。

多当然是多的,苗苗这一生都还没到三十七,但她就是这样的性子。

周杨再次意识到自己对她的认知还是不够全面,说:“放心,退休也不会愁到你的。”

苗苗觉得自己有一条康庄大道,说:“我们系主任现在的生活就特别好。”

国内哲学第一人,名头放到国际上也和海外学者们不相上下。

周杨陡然觉得她将来的成就肯定低不了,试探性问道:“那你在乎另一半的学历吗?”

苗苗无所谓道:“人跟人不是按学历分的。”

周杨倒是给自己划出道来,觉得进修的事情还得抓点紧,不管怎么样,总努力个本科出来吧。

他铺垫性地说:“不过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我正准备再上点课。”

苗苗赞同道:“那非常好啊。”

又兴致勃勃规划着自己有哪些可以帮上忙。

周杨终于明白,老师当年在课上说他们不好好听讲,将来要吃苦。

别人怎么苦他不知道,但他的“苦”在这。

就是苦也带甜。

第90章无CP第二更

周杨小的时候,其实没怎么好好学习,这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

加上父母一直想着将来把家里的男孩子都送去当兵,觉得有个初中文化也很够用,就没怎么强求。

成绩一般,好赖也上个中专,那就是有分配的高学历了。

大多数人家里,都算是很不错,毕竟高考录取率就在那摆着,为此,叫他爸一度放弃让他去部队,觉得在公交公司干着也挺好的。

年轻人气盛,他觉得这每个月一百块钱很难有大出息,思前想后还是愿意到外面闯一闯。

在大人眼里,也就比不务正业好一点,甚至还不如呢,毕竟铁饭碗在长辈眼里是最好的事。

但周杨还是跑到沪市来,带着想尽快出人头地的欲望和不知从何开始的迷茫。

他也很幸运,那种不知所措的迷雾,很快由重逢苗苗,并顺手帮了她一下而驱散。

方叔叔和赵阿姨是极好的长辈,为他新生活的第一步奠定基础。

考出租车公司这件事,也是为他出大力的,连同苗苗也很长一段时间陪他练口语。

为此,周杨自己心里也很感激。

他当时也没什么能回报,举目四望就接送苗苗画画课上下学能帮上忙,主动给揽下来。

或许是一开始就抱着照顾的态度,成了习惯自然。

周杨都没察觉,他下意识会记得苗苗的每件事,几乎到无微不至的地步。

其实一切都有端倪,只是他不好意思承认,毕竟才多大的人,感觉有点老牛吃嫩草。

但人也得遵循自己的内心。

他想着这些不知怎么就脖子一寒,觉得跟前有个方叔叔,正在磨刀霍霍。

连高明,现在都未必有多少好脸色,更何况是他。

但横向对比,任谁都看得出他的综合条件不如高明。

起码人家已经买得起洋房,是正经首都大学毕业。

周杨把所有杂念抛在脑后,专心致志地复习。

同大去年开设了汽车专业,他打算去进修,顺利的话三年到五年就能拿到本科学历。

这种一般是单位内有升职需求的人才去念,属于非全日制。

他也不单是为面子上好看才去的,毕竟念这个专业的都是同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多认识些老师,将来能相互帮上忙的地方很多。

二来他觉得汽车会是将来的主流,别看现在买得起的没几个,可从前也没人料到买自行车都不用工业券,前后都才不到十年。

周杨一门心思没别的,他就擅长这点东西,不像别人什么都能做好,只能往深里钻。

他会的东西其实都不是专业性的,早年的老师傅哪里上过学,技术上是手拿把掐,但很多人甚至自创了许多名词,管轮胎都叫得五花八门,怎么方便怎么来。

但要是想把事业做大,可不能走这种野路子。

周杨是想做技术、管理两手抓的老板,毕竟现在更新换代快,他也得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