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1 / 2)

探险手记 三千狼 2328 字 2023-10-18

根本看不到他们的脸。出殡队伍的后面,还抬着一尊巨大的黑色棺材”

“哇”铁蛋有些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而张三丰喝了一口茶水,又继续说:“巷子本来就小,送葬队伍人数又这么多,一时间把整条巷子塞得满满的。送葬队伍始终都在慢慢往前走,张秀才只能慢慢往后退。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得有多恐怖,大晚上的张秀才也知道怕了,他根本就不敢背对着送葬队伍往回跑,就怕会出现更恐怖的事情。终于退到一户人家面前,往里有几级台阶,他赶紧爬上台阶,面贴墙壁闭上眼睛。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张秀才觉得身后没啥动静了,才敢慢慢转过头。送葬的队伍已经不见了,但那尊巨大的黑色棺材却被放在了想到中央,棺盖还是开着的。张秀才忍不住心里的好奇,小心翼翼的走近一看,棺材里面竟然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无数的鬼魂挣扎着,张臂向他呼喊,吓得他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

讲述到这里,张三丰似乎也是累了,端起茶杯来一饮而尽,喝完以后一边倒茶一边问:“林队长,这个传说,你们听过吗”

我先是摇了摇头,可随后却又点头说:“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资料我是从网上搜集的,上面说的是一户无灯巷的老人喜欢在凌晨三点起床去钓鱼,偶然间碰到送葬队伍的,过程跟你说的有些相似,不过最后没提到棺材里面,那老头直接就被吓晕了。”

张三丰放下茶壶,思虑了一阵才说:“可能是事情发生了不止一遍吧,也有可能是传说流传太久,衍生出了不同的版本。不过不管哪个版本,都出现过送葬队伍就是了。”

我“嗯”了一声,猜测说:“值得注意的是,送葬队伍全都穿着明朝的服饰,这让我想起了扬州十日,送葬队伍会不会就是那个时期的冤魂,巨大的黑色棺材会不会就是那八十万冤魂的居所,或者是地府通向人间的通道”

“咦”赵露露终于忍不住了,开口说:“火哥,你想象力能不能别这么丰富啊,说得这么吓人幸亏没让你们昨晚上说,不然睡觉都得睡不好了”

我笑了笑,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铁蛋这小子却又问了:“我们昨晚也听到了吱纽的声音,你们说,如果我们沿着那声音找出去,最后会不会碰到那支出殡的队伍”

“嘶”这家伙啊,想象力可真一点都不比我差,我都没想到这一点,让他一提出来,我都有些怕怕的感觉。

不过,说真的,我也有些好奇:“不知道,不过,还有四天晚上呢,大不了咱选一天去试试看”

“别啊林队长,你不觉得吓人吗”都不等赵露露反对,张三丰就忍不住了。

我讪笑了一声,也没太执着这件事,反而问:“好吧,不提了,张哥,传说还有后续吗”

我这也是听故事听传说有点上瘾了。

而张三丰也很给面子,放下茶杯说:“当然有了,最主要的问题还没点出呢。张秀才当晚受到这种刺激,文风也有些乱了,直接就体现在了演讲稿上。第二天的批斗大会上,念稿子的工作组长是个脱盲不久的大老粗,拿起张秀才的稿子就念。上半段慷慨激昂,意气风发,可是下半段念着念着,逻辑突然混乱起来,犹如梦呓,还出现了一些鬼魂、灵异、此恨绵绵之类的词句,在红色时期出现,可是相当有戏剧性的,好端端的批斗大会就这么被开砸了。”

我听后微微点头,红色时期演讲稿上都敢出现那些词汇,看来当晚的经历,对张秀才的影响还真不小

张三丰继续说:“张秀才在事后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好在他的笔杆子无人能取代,就这么混了过去。可是,经过那件事之后,张秀才对批斗大会之类的兴趣顿减,无神论动摇,反而认真关注起了无灯巷和扬州的历史,偶然发现出现灵异现象的那天日期,正是历史上扬州十日的最后一天。他不由得想到,这会不会是地下冤魂们要出来,提醒人间一些什么

“因为心里实在疑惑,张秀才决定探索下去。通过扬州文友介绍,他找到了当地的一名文史专家韦老先生。韦老先生听了张秀才的求问,解释说,无灯巷的称呼是民国以后才有的,它本名叫螺丝结顶。螺丝结顶这个名字很奇怪,他查了很多资料,总算找到了一个解释,说是那条巷子里有一个澡堂,面积虽小但设施齐全,而且一二楼的楼梯是螺旋状的,螺丝结顶的巷名就是由此而来。”

这个说法,网上我也查到过不止一般两遍了,不觉得怎么稀奇。

而张三丰随后却又变了个语气:“可是,韦老先生随即就说了,他曾经去过那个小澡堂旧址,并不起眼。扬州以沐浴文化著称,澡堂繁多,比它有特色的多了去了,可从来没有一个以澡堂命名一条巷子或者街道的先例,所以螺丝结顶来源于一个小澡堂的说法实在太勉强。最后韦老先生还说,螺丝结顶极有可能是某个称呼的谐音,从现有资料考察,它出现的时间是明末清初,以他的直觉判断,似乎与扬州十日有关。”

说到这里,张三丰临时解释说:“不知道你们看没看到过这个资料,扬州十日期间,八十万条人命丧生在清兵刀下,这些尸体大部分被搁置在了左卫街附近,而螺丝结顶,正是左卫街的一条支巷”

第511章给无灯巷装电灯

“嗯,这个我看过资料。”我点头回应说。

张三丰看了我一眼,又继续讲述了起来:“当时他们两个谈着谈着,天色就不知不觉间黑了下来,韦老先生就把张秀才留下来吃了一顿晚饭,喝了点小酒。饭后,张秀才骑着自行车返回,嘴里不断的念叨着螺丝结顶,不知不觉就进了无灯巷。当晚月光很亮,照耀着无灯巷的地板,透出一股银白色的惨淡感,入夜后的巷子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寂静的可怕。但是仗着几分酒意,张秀才反而显得有些兴奋,一边骑车,一边念叨着螺丝结顶,突然车子咯噔一下,前后轮都破胎了。”

“前后轮同时破胎有这么巧他得有多倒霉”铁蛋又插嘴问了一句。

我们都没去回应他,张秀才还在继续说:“轮胎破了,张秀才只能下来推着走,不过没走多远就又被什么东西给绊了一下,连人带车飞了出去。好在没出什么事,张秀才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看到前面有一个电线杆,就决定先把自行车锁在电线杆上,明天白天再修。可是走近电线杆,他却觉得很奇怪,这电线杆并不笔直,反而有些弯曲,再走近一看,竟然是个人”

讲述到这里,张三丰口吻上也有些绘声绘色的:“当然可不只是一个人,他的肩膀上还踩着一个人,上面又踩着一个,最上面还有一个这四个人都穿着明朝服饰,脸色惨白,眼眶黑幽幽的,就跟无底洞一样,死死地盯着张秀才与其说他们是人,我感觉更像是僵尸了,四个僵尸垒起的高度,刚好到一旁小澡堂旧址的房屋,张秀才看了以后脑袋里突然闪过一个词,随口脱出摞尸及顶说来也怪,他刚说完这个词,前面僵尸的人柱就消失了。”

听到这里,我终于恍然了:“摞尸及顶,垒尸及顶,螺丝结顶,原来是这么被发现的”

铁蛋也问:“那些摆成人柱的僵尸,是不是专门出来提醒张秀才的”

“我想,应该是的。”张三丰说:“螺丝结顶,是摞尸及顶的谐音,当初清兵在无灯巷一带大屠杀,尸体一层摞一层,最后都有了屋顶那么高,扬州人为了记住这个血海深仇,就用摞尸及顶的谐音螺丝结顶命名了这条巷子,为了不引清兵注意,就推脱到了一个小澡堂的身上当张秀才把这一推断告诉韦老先生以后,韦老先生立刻就同意了这个推断,并且加上了自己更加详细的资料论证。”

说完以后,张三丰最后总结:“这就是整个无灯巷的传说了”

而我们听完以后,却有段时间都没有说话。无灯巷的传说,我也听过其他零碎的版本,但是通篇听张三丰讲述完,我心里却有些压抑。“螺丝结顶”,这个名字里,透着一股化不开的恨,浓郁到让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