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1 / 2)

边山寒[种田] 英桃 1888 字 2023-08-16

从前李青文他们往来边城和并州,送信、买卖东西、和家人团聚……每次都很艰辛,蒋立平很清楚。

边城离京城比并州更远,而李家人现在也在这里,李青文千里迢迢接人再回来,蒋立平实在不忍心让他遭这个罪。

他想见媳妇和孩子吗,想,做梦都想,但不能让李青文冒这个险。

李青文心里头寻思这事,又问:“冬梦姑娘是谁,她来边城是为了我哥?”

江淙正抓着木棍搅火,闻言手顿了一下,道:“她爹从前是我们营的校尉长,平时走的近,相互熟识,我一直把她当做妹妹。”

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听的,李青文转头问蒋立平。

蒋立平道:“冬梦从小就喜欢你哥,你哥一直把她看做妹妹,那个傻丫对江淙情根深种,一直念念不忘。我听青卓说,她这次是苦苦哀求了你嫂子,你嫂子也是糊涂,竟然把她带到京城。她这回定是偷着跑出来的,秦家怕是要急坏了,唉。”

江淙看着火,道:“这阵子只能先让青卓代为照看,我会写信给老胡,让他们回洪州时把她送回去。”

蒋立平深知江淙对秦冬梦除了爱护之心,绝无他意,那丫头就算来了边城,也只会吃更多的苦,早点回去才是最好的。

听他俩说完,李青文才道:“我还是想去一趟京城,二哥离家好几年,想要见见他。捡的那块石头,范阳城的铺子都打磨不了,京城能人辈出,应该有办法。陈文大哥说好东西拿到京城卖的价格更高,咱们辛苦这一年打猎、挖药材,合该卖个好价。”

说这话时,李青文去京城的心慢慢的定下来。

蒋立平转头看向江淙。

江淙的脸色被火光映的斑驳,瞧不出什么神情,片刻后,他道:“仔儿想去京城,坐船好些,从临肃走,那里有码头。”

蒋立平和李青文都一愣,他们都不知道,临肃那里竟然有通往京城的船只。

江淙道:“陈文大哥刚从那里回来,他说,临肃给京城贡送香料和海物,都是用船运送过去,风向对,十几二十日能到京城。”

听说这么快,李青文觉得真好!

蒋立平也觉得好,这样也能避开并州的灾乱,就是不知道海上有没有危险。

他们还想细说,可是有人起来了。

车子圈着的里面,女人们陆续醒来,大家相互招呼两声,趁着夜色想早点回家。

出来这几日,她们身上轻快了不少,收获这多蘑菇,可得早点弄回去晒上。

车上堆满了装着蘑菇的麻袋,麻袋口被绳子捆的死死的,车往前面走,女人们跟在后头,俱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虽然李青风等人还想去探一下珍珠,但得先把婶子伯娘送回去再说。

回家心切,虽然车上装了东西,她们归程一点都不慢,花了跟来时差不多的时日,回到了整整齐齐的新家。

男人们正在院子外头弄粮仓,平整场院,远远的就听到女人的笑声,却没放下手里的东西,更快的干起了活。

一辆辆满载着蘑菇的架子车停在了空地上,女人们一边从车上把自家麻袋往下背,一边吆喝男人过来帮忙。

很快,男人们便围了过来,看着这多蘑菇,也都是眼睛发直,地里的粮食还没收,蘑菇却是先丰收了。

李青风俩兄弟先把猴头菇的篓子拿到窗户下面,然后再回去背其他的。

李青瑞抱着孩子也出来了,姜氏想要接丫头抱一抱,但身上有点脏,她还是忍住了。

因为有江淙他们帮忙,李青文家的蘑菇最多,卸车之后直接放在地上晾晒,偌大的院子铺满了,最后地方还不够,李茂玉娘三个把针线拿出来,一边串一边挂起来。

怕筐子里的果子压烂,李青文赶紧倒进盆子里,李正亮和李正明哥俩站在盆子边开始吃。

第107章

回到营地后,蒋立平便去找陈文,询问临肃的事情。

临肃一年有四趟船回京城,今年最后一次在三个月后,他们捕捞到的海产贡物做为节礼送往京城。

陈文问他打听这个做啥,蒋立平便苦笑着把媳妇要来的事情说了。

陈文点头,“你媳妇想要一家团聚,人之常情。”

另外一边,李茂贤和李青瑞正在院子里刨木头,按照李青文说的,他们要做一个大的木头榨汁轧棍,要不地里恁多高粱秸秆,没时候能榨完。

李青文蹲在地上捡刨下来的木头花,将想去京城的事情说了。

李茂贤和李青瑞都不同意,这回轮不到他去。

今年李青文在边城和并州之间走了两遭,从年前到现在几乎一直在路上,这次他怎么也不能再出那么远的门。

陈氏和姜氏也不赞同,点名要李青瑞和李青宏去,村里其他人想要跟着就跟着,现在不像从前,不缺李青文这一个人。

不但不让许他出门,还不让李青文秋收,今年虽然种的地不少,但村里和逃荒的人更多,这次有很多帮工,咋着也用不着他。

除了杨树村,其他逃荒的人今年都没有在边城种地,他们得靠着帮工来赚粮食,要不以后的日子咋过?

李青文要是跟他们抢活干,那就是夺人家的生路。

不让干活也就罢了,也让他少看书练字,只在家歇着就行。

李青宏更是把种菜和药材地里拔草的活全揽了过去。

头一次,全家都摇头,李青文嘴巴的口水都说干了,被他娘赶到一边。

就连小侄子,都看着他道:“小叔,你快听话吧,别让爷爷奶奶他们操心了。”

李青文:“……”

这话好熟悉,明明是姜氏天天跟李正亮说的话,连语气都是一模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