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1 / 2)

与鬼话桑麻 宁雁奴 2253 字 2023-10-17

俩,谋夺了叶家家产。

叶父怒极攻心,病发而亡;

叶母不堪打击,神情恍惚时,失足落水,伤及脑袋,成了活死人;

叶三娘兄弟一怒之下,迁怒叶三娘,将其赶出叶家。

正逢元宵灯会,叶三娘找前夫说理,哪知被前夫的新欢推入青河;

前夫不但不出手相救,担心路过之人发现这边的动静,便令手下人作遮掩。

叶三娘忍泪:“若非赵大人舍身相救,小女子怕也魂归西天了。”

傅藏舟听到这一句,不由得囧了囧。

看向“洞察秋毫”的赵知府,他听叶三娘这一通说辞,居然发现不了哪里不对劲吗

这都七月快中旬了,还提什么劳什子元宵灯会

叶三娘死而不知,记忆与思维停滞在死亡前的那一刻;

至于赵知府嘛

人做梦的时候,哪怕自己飞上天,不但不觉得奇怪,反而还嫌弃怎么飞得这么低

一样的道理。因为是“梦游”,所以脑瓜子不好使。

然,纵是脑瓜子不好使,这位赵青天依旧兢兢业业啊,遇到冤情,绝不袖手旁观。

虽然按理说,含州的案子跟他这个青州的同知没半毛钱的关系。

傅藏舟随口一问:“不知夫人前夫姓甚名甚”

看看生死簿上有没有记录,早早替叶三娘伸冤,赵知府了却一桩事,想必就能安心归魂吧

叶三娘也没多想,答:“洪穆,洪家商行在燕南也算有些名气。”

洪穆

“含州莲乡人”

叶三娘点头:“他老家是在莲乡,这位您认识他”

傅藏舟没回话,面上若有所思。

真是巧哎。

洪穆,就是他这次要解决的“桃花煞”受害者之一。

目光投向叶三娘,对方言洪穆背信弃义莫非跟“桃花煞”有关系

第67章

正寻思着,“洞察”效果触发。

眼前一闪而过,是久远的画面。几秒的“窥视”,让傅藏舟眼睛发热发疼,脑袋一木,像是被钝器猛击了一把,霎时间发懵。

气息陡是凌乱。

让细心敏锐的男人捕捉到了,当即是一声询问:“怎么了,小舟”

蒙圈半晌,鬼王大人揉了揉额角,对宿桢摇摇头:“没什么”

目光聚焦叶三娘的面容,眼神微妙。

适才

他看到的是这女人“投胎”那一瞬的画面

“窥探”生死之奥秘,实乃禁忌。

才会忽觉浑身不适。

好在战纹本是“天赋”,激活之后亦算作“本能”。

不是心存故意,也毫无恶意,所以被“警示”了一下下,倒也无伤大雅。

回想起刚刚神异而玄妙的画面,傅藏舟略作掩饰,从袖笼里掏出生死簿,翻开后一目十行。

居然真的找到叶三娘的信息。

然而奇异的事发生了。

生死簿上“叶三娘”竟活得好好的,生年卒月无一丝异常。

既如此,眼前这位“叶三娘”,可以肯定,对方真真切切是个亡鬼是个什么状况

或者该问,其到底是什么人

悄无声息放出一丝感知。

手指同时抚在生死簿叶三娘的名字上。

更是惊异了。

单从“气息”判断,生死簿显示活着的叶三娘,与眼前亡魂叶三娘,确确实实是同一个人。

莫非生死簿出现故障了

抑或

傅藏舟默默盯着女人,脑海里一“帧”一“帧”回放着之前窥视到的画面。

毫无遮掩的目光,让叶三娘面露一丝尴尬与不自在。

幸而靠近边关,风气开放,男女大防不算太重,否则一般良家女子被个男性这样“轻浮”打量,怕不早就羞愧死了。

殷修竹干咳好几声,试图提醒想事情想入神的某鬼王。

铁面刚直的赵知府毫不忌讳,直问:“不知叶氏有何不妥,引得这位郎君如此端详”

按下疑惑和某些猜测,傅藏舟收回视线,泰然自若、答非所问:“我见这位夫人气色不虞,”转头吩咐着跟随者,“你陪叶夫人进帐篷打点一番吧”没忘给一男一女解除疑虑,“放心,她同样是女子。”

赵煦面露狐疑,许是对“恒王殿下”颇有些信任,嘴唇微动,没说着什么阻拦的言辞。

殷修竹领命,对叶三娘作了个“请”的姿势。

叶三娘有些紧张的样子,下意识望向她信赖的州同大人,见对方轻轻点头,悄悄舒了口气,打起精神对殷修竹礼貌地笑笑,安心跟着人进了帐篷。

这头,试探赵煦的事全权交给宿桢。

傅藏舟对着生死簿,视线在叶三娘与其前夫洪穆的名字间来回,陷入沉思。

经由交涉,赵知府同叶三娘留下,答应与他们一起赴往含州。

于是再次启程,本欲前往林州的宿桢,二度更变计划,跟傅藏舟继续同行。

毕竟其此行的目的就是赵煦。

随行的“七曜童子”们则兵分两路:

宝精、丹婴与灵清跟去含州;

枢明领着余下人等奔赴林州。赵煦失了魂魄,万一有什么个变动,有他们护持,也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七月十五,也即傅藏舟的生日,一行人抵达含州城。

正值阴阳交替的节点,是民间传说的“鬼节”。

道家称之“中元”,乃地官赦免亡灵的日子。

与昱国其他路州不太一样,燕南路因接壤显国,而显国推崇佛教,久而久之难免受到影响,尤其在庆林八州,人们过的往往是“盂兰盆节”。

且不管称呼如何不同,节俗有什么差异,总归都是百姓祭祀先祖、为亡灵祈福的日子。

自七月十四开始,持续数日,当然了,十五是“重头戏”,据说在昏时,城中将举行盛大的祭典,人们还会去青河畔放河灯。

自然这一天,含州城颇是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