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雄兵跟着李嗣业,朝东南奔腾而去,留下震震的马蹄声和一路烟尘。
秦霄还留在点将台上,看着李嗣业大军的背影呵呵的发笑,脸上的表情很是愉悦。这一次地大劫难,虽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也同样将这支辽东军狠狠的淬炼了一把。好钢就要烈火炼。相对于几个月以前在幽州埋头苦训的时候,现在的辽东军几乎已经是脱胎换骨了一回。先后经历苦战、血战的辽东军。称之为眼下大唐最精锐的军队一点也不为过。
这支辽东军在秦霄的眼里,也就像是自己地孩子一样。看着它蹒跚学步。直到今天的威风凛凛,心中地那股成就感也来得格外的强烈。
邵宏和一些偏将们站在秦霄身后,纷纷低声的赞叹这支军队。邵宏对秦霄道:“大帅,先锋出发了,大军什么时候开拔这次将我带上吧”
“你还是安心在营州养伤吧。”
秦霄微笑说道:“上次救援榆关,你伤的不轻,到现在手臂上都还要吊绷带。”
“那怎么行”
邵宏急道:“大帅身边都没有先行官和副将了,难不成又自己冲锋,那还要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用”
“放心,有的。”
秦霄神秘一笑:“再等几天,我就会有两员大将左右辅佐。你就带着人马守好营州,安心养伤吧。伤好了以后,会有用得着你的时候。”
邵宏满腹疑惑还有些不甘心的点了点头,心中喃喃道:大将还两员辽东军里的将军,都分配到四方了,营州仅剩我一个将军还能有谁呢
几天以后,幽州的大批粮草终于运来了,满城欢庆。二十万石粮食、五千头牛羊,足以让营州用上好一阵,撑到秋收了。虽然这一次营州陷入了战火,所幸持续时间并不长,之前新建的农田水利受的灾害也不是很大。只要到了秋天,幽州、营州这些地方,就都可以自给自足,再也不必从河北道各地转运粮草了。整个东北的局势,也将更加稳定。大唐在东北的地位,稳如磐石。
几天的时间内,张九龄和姜师度也接连派人来营州送信,和秦霄商议再迁百姓入营州的计划。秦霄和宋庆礼详细商议之后,迅速给予回复。最后,东北一带得出地最终结论是:将契丹、奚族百姓迁徙三分之一入营州和幽州。三分之一留在本土,另外的三分之一,南下迁入河北、河东、淮南等地,改牧为农。让这些游牧人过上农耕的生活。同时,再调从内地抽递五万户入东北,由朝廷给予补助。分发农田、农具、牛羊和基本生活资料。
秦霄不清楚,这样的大国策会不会推行下来。那些内地地百姓,会不会愿意迁徙到东北这样的地方。表面看来,这的确是一个劳民伤财有可能会惹得天怒人怨地事情;但从大局上看,那就是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如果能将奚族和契丹人完全地融合进华夏民族中来,无疑是一个胜举了。
眼下秦霄更关心的,是李邵固会不会如约的带契丹大军来投效自己。眼下自己手上正缺兵少将。如果能有契丹人的帮助,平定新罗将会轻松许多。新罗的兵马虽然不强盛,但好歹也是个有百万人的大国。要打败他们的军队容易。要想完全的镇住一个民族,就不那么轻松了。手上的实力越强横自然越好。更何况,让契丹人当炮灰和打手去对付新罗人这本就是一个很美妙的设想。
秦霄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有那么一点阴险,也越来越像一个所谓地政治家了。他心里时常想道:嗯,就让契丹人的铁骑,奔驰到朝鲜半岛上去吧,别在东北瞎扎腾留下后患了。契丹和新罗,你们的精壮死得越多。我就越开心
每每想到此处,秦霄脸上总忍不住要浮现出一丝残忍的微笑。虽然他对李邵固这个人有那么一点好感,但对契丹人并不感冒,而且还是有点憎恨的。毕竟在士护真河的时候,自己有太多地兄弟死在了他们的手上至于新罗人
棒子,自然都是该死的。而且死得越多越好
五天过去了,李邵固那边仍然没有消息传来。
秦霄瓣着手指头过日子,这已经是李邵固离开的第八天了。离约定的日子仅剩两天。他的心情也无可避免的有些焦躁起来。除了杳无音信的李邵固,墨衣去了易州也有些日子了。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南下地两路先锋,也没有战报传来。他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这样的等待中度日,极其难熬。好在还有李光弼陪着自己解闷。小家伙虽然还只有几岁,却是出奇地成熟和懂事,资质奇佳。这些日子以来,秦霄手把手的教他识字、练武,可谓是进步飞快。李光弼一口一句义父也叫得秦霄心里暖暖的,时时让他想起家里的孩子们。
什么时候能打完仗,回去陪陪老婆孩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呢秦霄时常这样的感叹不已。眼下身边已经没有亲人相陪了,也时常感到一阵寂寞。思念家人,变成了每天的必修之课。
第九天晚上,秦霄正准备就寝结束这失望的一天,李为印来了。
秦霄欢喜的接到他,将他请进了自己了卧室里。
李为印不喜欢废话,开口便道:“报大帅,契丹三万精骑集结完毕,目前正在渡河朝营州而来。领军大将是原契丹大首领李邵固”
“三万”
秦霄顿时眉飞色舞,开心的一击拳:“来得太好了”
李为印表情淡然,静静说道:“大帅,请恕末将直言。这三万契丹大军里,几乎没有一个汉人。你难道不担心他们反戈攻打营州,聚众谋逆么”
“呵”
秦霄一笑:“张九龄这样的书生都有胆量放他们出来,我还没胆量接收么我相信李邵固,他是绝不会干这样的事情的。”
李为印默然不语,脸上却是浮现出一丝释然的微笑。
秦霄疑惑道:“你笑什么”
李为印继续微笑,说道:“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我很佩服你。”
秦霄愕然:“无缘无故的,怎么冒出这么一句话你以前可是从来不拍马屁的。”
李为印的笑更浓了:“不是拍马屁,是说真的。契丹男儿,把诺言和信用看得比生命还重。我很高兴,我们遇到了一个同样重信守诺的辽阳王。”
“哦呵呵”
秦霄笑了起来,转移话题说道:“我们计划让契丹人内迁一部份。你和你三叔,你什么意见”
李为印道:“刚开始,契丹人吵嚷成了一片,都不赞成。可是后来,算是都同意了。契丹和奚族这些年来年年征战,死伤无数,牧场毁坏,牛羊不继。要继续留在草原上,不知道会多少人饿死。迁入内地改牧为农,是一个很实际的法子。七十万契丹人,将会有二十万人迁入大唐东北的幽州和营州一带,二十万迁入内地。这虽然很难,但我们相信好处是长远的。而且我们相信,辽阳王是不会坑害我们的。所以,三叔竭力劝服了各族部的首领,接受了这个法子。”
秦霄心里又踏实了几分,感慨道:“看来,你们叔侄俩还真是帮了不少的忙啊你们是大唐的功臣,可敬可佩”
gu903();心下却寻思道:这么相信我不吭害你们看来我不仅学会了心狠,还学会了阴险了。不吭你们几把,将你们民族的实力削弱,又怎么能方便我大唐来驾驭和最终融合呢大势所趋,别怪我就像历史上的辽国一样,无声无息,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我只是帮了一把手,将这个进程给你们提早了一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