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7(2 / 2)

紫笛喜滋滋的笑了起来:“嗬嗬等过阵子姐姐和玉环来了,我也让她们看看我的手艺对了老公。眼看着要过年了,是不是该把姐姐和玉环接来了呀这一阵子幽州又是打仗、又是处理战事事宜,都有大半个月没有见着她们了呢”

秦霄马上拍板:“行。明天咱们就出发,一起去易州将你姐姐和玉环接来。一家人准备过年喽”

紫笛不由得有些疑惑道:“呀,你今天怎么这么开心呢,我说什么你都不跟我斗嘴看来这男人呀,就是喜欢升官发财咯。皇帝给了你这么多的大官职。看把你乐成什么样子了。”

“刚好相反。我开心,是因为我刚才弃了官职赏赐。”

秦霄笑道:“还甩了一个烫手的山芋给皇帝当新年贺礼。”

紫笛眨巴着大眼睛满是疑惑的看了秦霄一阵。摇了摇头自顾去绣花了:“你的这些事儿,我没一件搞懂了的。不管你了,我绣花,你别打扰我,自己打水洗脚了睡觉去”

正月初二长安皇城,大明宫含元殿御书房前。

姚崇跺了跺脚甩了几下斗篷抖着身上地雪花,以下疑惑不定的想道:这个时候,皇帝怎么会想到将我召来呢眼下可是朝廷地公假,各个衙门轮班守值的人也早早就安排好了的。他向来不喜欢打扰到朝臣们私下的安宁,今天怎么一反常态了

姚崇心中怀着一份忐忑,跟着皇帝近侍的太监高力士朝御书房走去。高力士总算是卸下了河北道钱粮使的大担子,心安理得的回了宫里,当了首领大太监。由得督办粮草得力,辽东大捷也算了他一份功劳。至于在淮南这些方打劫,皇帝大臣们都心知肚明是秦霄勒令他办地,自然也就轮不到让他背黑锅。一时间,高力士倒也还得到了重用,在皇帝跟前得了宠。像今天这样违反惯例的召大臣进宫议事,就差他出跑个腿,姚崇心里也就明白,肯定不是什么小事情了。

御书房里升了一炉旺旺地炭火,李隆基正裹着一件厚实的裘氅里,有些懒洋洋的坐在卧榻上,看着一本儿书。姚崇进来拜了礼,李隆基让他走到身边,就着火炉子坐了下来。

“姚崇啊,大过年的也把你召来了,朕这心里还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李隆基冲着他微笑了一阵,拿出一份奏折来递给他:“看看吧,很有意思的。”

姚崇狐疑的接过奏折看了看,不由得哑然失笑:“陛下,这秦霄又玩什么花样,搞什么鬼啊自请上表,裁去五个职务、请求减免食邑。这他不是刚刚打了大胜仗,正当封赏么”

李隆基微笑的看着姚崇:“怎么,连你也看不透他的心思,还是要假装糊涂眼下没有外人呢,朕今天特意只召见了你一个人,就是想问问你的意思。”

“臣不敢欺君”

姚崇有些惶然的说道:“不过,这一回这秦霄的举动,着实有些怪异。他不是在幽州大都督府干得好好的么为什么要辞去这个职务他若是辞去职务,谁还能接伤得了啊”

“怎么,我浃浃大唐,除了他秦霄,就没有人能胜任这个幽州大都督么”

李隆基依旧一脸微笑的看着姚崇。

姚崇顿时有些惊愕的说道:“哦不,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眼下秦霄的确是合适一些罢了。”

李隆基心里暗自笑道:要说聪明,你姚崇不在秦霄之下。可是审时度势谋求自保的本事,他秦霄可比你高明许多了。眼下我正为这事犯愁,他就自己上表来请求削权、另派人去与他分掌辽东以为平衡了。我这个义兄啊,还真是个大滑头

姚崇心里也暗自嘀咕:这秦霄和皇帝是这么亲近的,他们二人之间要有什么潜在协议玩什么猫腻,我们这些外人怎么能插得进嘴这一回,这两人又想干什么啊

李隆基看着姚崇一脸疑惑的样子,就着火搓了一下手,说道:“别的事先不管。你曾在刑部当过尚书,熟悉大唐的律法章程。你先说说,秦霄折子里说的这些事,就是之前在淮南等地筹措钱粮的事儿,从律法上讲,够不够这样处罚他”

姚崇的里一阵突突的跳了起来,飞快的琢磨着皇帝这话里的意思。

第429章皆大欢喜

李隆基看着满有些踌躇不定的姚崇,淡淡说道:“说话啊,姚崇。你不是一向敢于直言么,今天怎么这么犹豫”

姚崇尴尬的拱手拜了一拜:“回陛下,此事有些重大,微臣也不得不考虑清楚再作回答。陛下何不召集阁部各员一起来商议解决呢”

李隆基微微的笑了笑,就着火轻轻的搓着手,平静说道:“姚崇,你不必在朕的面前耍什么幌子。朕今天,还非得让你帮着拿个主意。辽东大捷之后,如何治理和善后,才是最重要的。秦霄在这个时候提出削权贬职,也是从大局出发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呀舍弃个人的荣誉与利益,顾全大局的平衡与安定。这件事情,朕打算独断专行一回,不愿意将事情拿到阁部去细细的商议解决。你知道为什么吗”

姚崇还当真有些疑惑了:“微臣驾钝,请陛下示下。”

“很简单,这件事情,在阁部议不出结果来。”

李隆基快口就将这句话说了出来,然后蛮有些狡黠的看着姚崇。

姚崇微微一愣,随即也有些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呵呵的轻笑了几声。

“看来,你算是明白了。”

李隆基继续说道:“秦霄这个人嘛,虽然历来不太喜欢钻营结党跟谁拉关系,可是这些年来,他的声望算是蛮高的了。阁部里面的宰相们,不是对他心存忌惮,就是满怀妒忌。再不,就是不想得罪他这样一个出将入相、名声势头如日中天的驸马皇亲。朕若是将他削权贬职的事情拿出来公议,得出的意见就难免有失偏颇。打个比方。张说、张适之、郭元振等人,不就一直对朕在辽东用兵有些反感么眼下还不顺着这个风头,狠狠地打压一下秦霄么秦霄是大功臣,有功于社稷天下。朕首先要秉着一个公正、保护的心态去处理他的事情。”

姚崇不由得有些呆愕了。连忙拱手拜道:“陛下真是宽鸿大量的明君,处处为臣子着想。微臣能听到陛下地这番肺腑之言。真是既佩服又惭愧”

姚崇地心里,现在算是有了一根准绳了。皇帝这样给他交了底出发点是保护功臣,这件事情可就不难处理了。

李隆基微微笑道:“好了,朕地心里话可是都跟你说了,你也不必说什么客套话了。回到原题吧,你说说,按大唐律,他秦霄自请裁去五个职务。能合情合理么”

“回陛下,只能说是合法。”

姚崇也就直言不讳的说道:“封疆大吏亵渎律法强征地方州县钱粮,足以贬之为庶民流放二千里。不过秦霄这一次立下大功,可以折抵部份罪过。裁去五职,合乎律法。”

李隆基微微皱眉:“那你的意思,虽然合法,却是不合情理了”

姚崇拱手正色道:“回陛下,的确是这样。律法也不外乎人情。审案断狱。也不外乎情理法三字。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仅仅是将秦霄削权贬官的来处理,未免会有失公允,让辽东的将士和朝臣们心寒。请恕臣直言,秦霄当初那样做,不也就是为了保障辽东军民地供给、让河北一地尽快恢复民生么虽然有悖法度。实际上却是办了好事。要不然,很有可能就没有今日的辽东大捷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