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8(1 / 2)

间上很充裕的,犯不着像来时赶得那样急了。三人一路上恰似出游一般,心情惬意而放松;休息的时间也很充足,旅途的疲劳被消减到最低。

不知不觉间,天气转暖,身上的厚裘也该换下来了,已经到了关内道洛州境内。秦霄特意带着两个老婆,到洛阳白马寺专程去拜祭一下狄仁杰。

三人低调的进了城,小逛了一下街市买了一些祭祀之物,就往城东白马寺而去。

白马寺的香火依旧鼎盛,远远就听到长钟梵号,往来的香客络绎不绝。秦霄等人凭着记忆找到了狄仁杰墓。

出于秦霄意料之外的,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狄光远守墓,墓茔依旧十分整齐,看来清明时分已经有人来拜祭过了,将杂草都清除得干净。墓碑前也摆放着一些贡果和燃尽的香烛。秦霄暗自寻思,狄仁杰一身为官清名远播,做下的好事数不胜数,有人主动来拜祭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三人置好香蜡等物,一一下拜行礼。秦霄还找寺里的僧众借来了一把铁锹,将狄仁杰的坟堆拢了一拢,算是尽了一点心意。狄仁杰生前不好奢华追求淡薄,秦霄原本打算找些好匠人来将坟茔好好修缮一下,想到这样反倒会违逆了狄仁杰的性子,于是只好作罢。

李仙惠和墨衣拿来了水桶和抹布,将墓碑擦拭了一番;秦霄亲自用笔,将墓志铭文复写了一遍。

虽然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仪式。但秦霄想用这种方法,表现自己对狄仁杰的无限怀念。

事情办得差不多了,秦霄再次拜倒下去,恭恭敬敬的行了几礼。李仙惠和墨衣在旁暗自唏嘘,她们还没有见秦霄什么时候这样庄重严肃。可见他与狄仁杰的感情确实十分深厚。

正准备离开此地时候,迎面看到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走来,手上也拿着一些香蜡、贡品。秦霄驻足细细打量了他一阵,一个风度从容的男子,面色淡定不卑不亢,眼神却十分的坚毅,一身正气凛然。身上虽然穿着普通的服饰,却处处透出儒雅与脱俗。

中年文士也驻足看了秦霄几眼,淡然一笑,出口说道:“这位。莫非就是威震朔方地皇城御率司大都督。秦将军”

“咦,先生认识我”

秦霄不由得有些疑惑:“敢问先生高姓大名,我们见过么”

中年文士微笑:“自然是见过。在下当年也曾在朝中为官,只是大都督这样的大人物,未必就曾留意到我。在下姓宋名璟,现任洛州长史。”

“宋璟你便是宋璟”

秦霄开心一笑:“久闻大名中宗朝时,冒死上书请求弹劾武三思的御史中丞,便是你么”

宋璟微微一笑:“正是在下。说来惭愧,不提也罢――大都督今日来拜祭狄国老的么”

“是呀,不巧与宋大人相遇。”

秦霄说道:“宋大人莫非也是专程来拜祭我恩师”

“是的。”

宋璟微微点头:“每月初一十五或是节气之时。宋某都会来拜祭一下狄公。狄公高风亮节一代名相,实在是我等之榜样,宋某着实佩服。”

秦霄陪着宋璟缓步朝狄仁杰墓缓步而去,一边说道:“恩师子侄都远在洛阳之外,我这不屑弟子也不能时常来拜祭扫墓,真是有劳宋大人了。”

“大都督何谈有劳二字”

宋璟祭好香蜡拜倒下去,然后对秦霄说道:“狄公名望功勋,如泰山北斗令天下仕子仰望。宋某也是聊表一下心意罢了。大都督今日何来得闲。到了洛阳何不先行到刺史府通报一声。也好让宋某同僚等辈,略尽地主之谊。”

秦霄微笑道:“此许私事。途径洛阳,不敢叨扰。宋大人现居洛阳长史”

“正是。”

宋璟朝秦霄略略拱手:“不过,朝廷今日来旨,征调宋某去长安,任太子东宫右庶子,检校邢部尚书。于是特意前来与狄公道别。”

“哦那好呀”

秦霄有些欢喜的说道:“恰好我们也准备回长安。宋大人,既然如同有缘,不如同路而行如何”

“不可不可。”

宋璟看了看秦霄身后带的女眷,连连说道:“大都督何不先行,我们到了长安若有闲时再行聚首如何宋某还要整理州务若干,怕是会耽误了大都督的行程。”

“既然如此,那好吧。”

秦霄点头道:“那我们就此别过,长安再会”

“大都督先请,宋璟还要凭吊狄公一番。”

秦霄带着李仙惠和墨衣,走出了白马寺。李仙惠说道:“这个宋璟,我知道。为人最是刚正不阿,十七岁中举及第,是个名头极大的才子名士呢而且他最有名的地方,就是不畏权贵,什么人也敢去得罪。从圣后朝起,他已经连连被流放了许多次了。”

墨衣也道:“我也觉得,他为人不卑不亢,很有气节呢。现在在长安,什么官儿见了老公都免不得要点头哈腰长手拜礼,这个宋璟却没有那样做。”

秦霄听着二女谈论,连上挂着淡然地微笑,心里暗自寻思道:宋璟,被调到东宫当差,以后差不多是同一阵营里地战友了。李隆基在笼络人才和识才辩才方面,还有独有一套的。

三人在洛阳小憩了半日,也没停留下来怎么闲逛了。换了马车另雇了车夫,往长安而去。这一路从江南到关内,仿佛就被春天追逐一样,眼看着身边的绿树红花逐渐开遍,处处生机盎然。出游踏春的人们三五成群,总能不断的遇到。秦霄和李仙惠聊起,二人初次见面时,也是在鄂州踏青出游,温馨之余。都感慨起命运的多姿来。

长安明德门,秦霄都有些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从这里出入了。似乎每一次经过这个地方,自己的命运都在发生着转折。李旦上位#######,长安也逐渐恢复了往日地气象。巍然屹立的青砖城楼,往来的客商走卒络绎不绝,异邦南北地商货源源不绝的送到东西二市――大唐,或者说是当今世界最大最繁华地商市。气势恢弘的朱雀大街,时时都是人声鼎沸,两旁的里坊民居,车水马龙。

盛世帝都芸芸众生。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繁华和富庶。安定而又开放。

秦霄让两个女子坐在马车里,自己骑着马儿走在前#,细细看着自己离开这两个多月,长安城的改变。不得不说,这座充满生机、底蕴雄厚的都城,已经从兵乱和动荡中迅速地复苏了过来,处处景象喜人。

守城地小卒们,都是久闻秦霄大名,但是真正见过的,还没得几个。也没什么人多看他们几眼。长安城门,每天进进出出地何止千万人。若不是非常时刻站到顶端,被淹没在这座大都市里,那是很自然地事情。

秦霄心里寻思着,现在就领着仙儿进皇宫住到鸿胪寺去,总有点不相宜。金光门那边地宅子不知道整得怎么样了婉儿她们,会住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