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5(1 / 2)

南下,去剑南道洮州。沿途都在驿站里歇息,故意大肆张扬。到了兰州与原州的分界叉道上,三人钻进了一个小村里换了百姓服饰乔装打扮一番,买了一辆马车坐进去,将各自的坐骑套上车辕。连兵器都藏到了车厢里。然后还雇了一个马夫赶车,神不知鬼不觉的朝原州而去,准备横插一道儿抄小路追上途经庆州、走官道的朔方军。

三人坐在马车里,各自一阵窃笑。秦霄思索了一阵说道:“现在,我唯一担心地就是邢长风和田珍了。他们带着特种营的人回长安弄消息,还要护送太子。也不知道现在进展怎么样。我离了军队,他们要回报消息也找不到人,希望不会出了岔子对好。”

“应该不会吧。”

郭子仪说道:“邢大叔是那么精细的一个人,而且万大叔也是特种营里出来的。他们二人办事情。定然是十分保密的,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但愿如此吧”

秦霄在心里暗自祈祷。

马车摇摇晃晃,载着三人一路颠簸的赶路。那个车夫都累得有些吃不消了,秦霄散了一些银子给他让他自己回去,然后另外又聘了一个车夫继续加紧赶路。一路上风餐露宿,吃住都是随意解决了事。

反观崔湜这边。朔方军的将士们从来就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看过,让他心里一阵忐忑不安,后悔当初接下这个差事。事到如今,他也唯有催促着朔方军一路急行。早早到了长安交差了事。他虽然贵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好歹也是个丞相。可是还从来没有在军队里混过,对军中的事情不尽了解。但是接管朔方军这种大事,韦后和武三思又对外人信不过,只好派他这个心腹过来。

“好在只是带着这几万人赶赶路”

崔湜心里不停的安慰着自己,眼看着长安将近,心里也逐渐踏实起来。

李嗣业、万雷和范式德等人,则是暗底里将程伯献、王易从等右威卫将军叫到一起,将皇帝驾崩的消息告诉了他们,同时把秦霄地意思的作了传达。二将听说皇帝被害,顿时勃然大怒,就差马上点起大军杀奔长安。现在得知有秦霄领头有了主心骨,都纷纷发誓愿意追随,一同起事。

崔湜的两只眼睛,就像是鱼泡眼一样,只看到了水底的蚯蚓,看不到蚯蚓里面穿着的鱼钩。越接近长安自家地性命就越发的没有保障,却还在一路沾沾自喜,心想总算是快要完成任务,大功告成了。

秦霄等人一路狂追,连马都跑得瘦了一圈,人也有些恍惚了,站到地上都有些感觉脚下不稳的直晃悠。差不一个月后,绕了一个的秦霄等人,终于在歧州追上了朔方军,此时崔湜正将大军屯在陈仓县外做补给。

秦霄大吁了一口气,隐伏来到陈仓县外,远远看着熟悉的军寨,不由得还生出一股亲切感,戏谑的对郭子仪等人说道:“巧不巧呢,暗渡陈仓,还真是在陈仓县。这里离京师还有三百里。这一路从灵州到歧州,足有千余里路程,也多亏了那个崔湜将大队人马帮我领到了这里,哈哈”

郭子仪也笑:“师父,算起来这崔湜还真是帮了大忙呢三百里,铁骑急行军可以朝发夕至。我们是不是可以动手了”

“不忙。”

秦霄挑了挑嘴角。淡然笑道:”

现在还只有正月二十七,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四五天,太早动手容易暴露。我看这崔湜是准备在这里将部队休整一下,然后再摆足威风了拉回长安。而且,以他那种大诗人的性子,说不定还会去祁山的武候庙拜祭一下诸葛亮。嘿让他先忽悠着吧,我们赶了这么久地路也累了,不妨在陈仓歇两天。恢复一下体力。”

“也好。”

一行四人找了家不起眼的客栈进去投宿,足不出户的休息了三天,精神头养得极是饱满了。罗羽枫将那面一直掖在怀里地帅旗拿了出来,细心的刷得干干净净,准备了一根结实趁手的铁棒,过两天用来撑起帅旗。

朔方军里,李嗣业等人瓣着指头算日子,个个心焦如焚,却迟迟不见秦霄归来。崔湜那个大白痴,下令部队在此整休数日。自己却跑到陈仓古道饮酒赏景,赋诗作对去了。

二月初一,深夜子时。

今年地第一阵东风刮了起来,将朔方军中的军帐和旌旗,吹得猎猎作响。天气仍然很干冷。李嗣业等人围在一堆柴火堆边,个个焦急忐忑不安的在军帐里走来走去,心里像老鼠挠似的,七上八下不得安宁。

昨天下午,崔湜总算是回了大寨,下令今天清晨就要动身前往长安。李嗣业心焦如焚地连喝了一整瓮酒下去,低低地怒吼道:“大将军再不来,俺老李就要动手了”

“休得胡来”

范式德这次也不怕李嗣业发火了,义正严词地说道:“你想坏了大事么”

“唉”

李嗣业恨恨的一拳捶到了军帐的中顶柱上。险些让军帐都塌了下来,众将连忙上来劝他。

正在这时,南寨朱雀门那边,传来一声厉喝:“什么人,胆敢夜闯军寨”

百十名巡哨的弓箭手齐唰呢的闪到寨栅和箭厢边,骨骨骨的将弓弩拉到满弦。

寒冷的夜风之中。火把摇曳不定,来人的身形有些模糊,看不太清楚,但隐隐只看到金灿灿的光芒。

“站住。报上姓名,不然就要放箭了”

凭空一阵沉声大喝传来:“大胆教给你们地箭术。是用来对准本将的么”

站在哨岗楼上的小卒本是左威卫中军中候,秦霄认得他的声音。这个中候此时也听得清楚,惊慌得险些摔下楼来,大声道:“兄弟们快收起箭弩,是秦大将军”

“啊,是大将军”

众军士们惊愕不已的收起弓弩,但也不敢贸然收起栅栏,马上回去通报值夜地将领。

那一领招展的黄龙负图秦字大旗,大摇大摇的走到了军寨朱雀门前。秦霄、墨衣、郭子仪和罗羽枫,四骑衣袂飘飞神色凛然的骑在马上,深夜之中宛如来自地狱的魔魂。

今夜的值守大将飞快跑来,对着几个守栅栏的小卒左右开弓的就是几巴掌,厉声喝道:“你们这几个白眼狼,居然敢阻挡大将军”

秦霄策马上前几步,扬了扬马鞭指着那个将军说道:“罢了,也怨不得他们。深夜之中,严加戒备也是职责所在。你是右威卫的将军吧,有些面生。你姓什名谁,认得本将么”

来将连忙差人拉开了寨门撤除栅栏放秦霄进来,抱拳拜于道旁说道:“末将乃是程伯献程将军亲随,正六品下骑曹,名叫石秋涧。末将久闻大将军威名,却一直无缘拜会”

“哦,是程将军麾下。”

秦霄细细地打量了这个石秋涧一眼,年约三十,生得正气轩昂凛凛一躯,目光如炬身高体健,浓眉大眼国字脸,紫棠色的面庞,绕唇一圈儿细密的短须,穿着一领精铁蛮甲,威风凛凛。

秦霄心中赞了他一赞,点头说道:“有劳石将军,领我去见程将军。”

石秋涧面露兴奋之色:“大将军,事情末将也略知一二。如今大将军归来,当擂起军鼓,点将聚兵才是”

秦霄远远的看了一眼两三里之外的中军帅帐和点将台,没有,估计崔湜那个不谙军事的家伙都缩到被窝里睡大觉去了。

秦霄精神一振,赫然说道:“也好本将亲自登上点将台,擂鼓聚将”

石秋涧大声喝道:“兄弟们,为秦大将军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