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2(1 / 2)

帝国雄心 天空之承 2351 字 2023-10-17

所做的,这次要应验在自己身上咯”卡尔斯娓娓说道。

罗根想了想,进一步问:“这么说来海军部有所谋划”

卡尔斯点头道:“是啊,总司令对此确实很担心那里毕竟还有两艘战列舰、两艘航空母舰和好几十艘巡洋舰、驱逐舰,这支舰队单独起不了风浪,但若是被美国海军扣押并征用,对我们来说可是弊大于利的”

所谓“利”,大概是引起英国军民的反感,从而让英美关系渐行渐远;所谓“弊”,自然是指军事实力和即时战略方面的变化。

“凭德国海军目前的实力,组织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远航西大西洋轻而易举吧”罗根试探性的说到。

卡尔斯嘴上未置可否,算是默认了这个既成的事实。

这时候,罗根反倒有些奇怪于这位海军上将的表情,如今美国的海上军事实力还没有完全扩充起来,加上日本又在西太平洋展开了令美国忧虑的动作,德国海军单凭远航就起到令美国投鼠忌器的作用,并不需要和美国海军死磕,他的顾虑缘何而来

一杯咖啡见底,卡尔斯才有些犹豫地说:“如果德国海军能够以一支完整的主力舰队出航,给美国政府造成的震慑是可想而知的,可若是仅以部分舰艇远航至西大西洋,其中的变数实在令人担心”

“半支舰队”罗根初一开始很是不解: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并没有听说德国海军有主力舰因战受损,苏联海军的实力有限,加上各海上战区的地理条件,德国海军完全可以将主力舰抽调出来执行更具战略意义的行动。

“有些事元帅知道就可以了,没必要深究原因”话说到这里,卡尔斯不愿再在远航的问题上多言一个字。谈话变成了家常闲语,近期一直在海上巡航的卡尔斯,对国内时局的了解还不如罗根。唯独谈到莫斯科之围的时候,他言语间对陆军的冒进有些埋怨。

说到这里,罗根对“半支舰队”有了一些揣测:莫非是东线战局的吃紧导致那该死的国防军事委员会决定把海军航空兵留在东线协助作战,以至于海军只能派遣战列舰和巡洋舰去美国佬门口示威

受限于地理条件、作战态势以及兵力构成,英德之间的海上战斗并没有充分展现出航空母舰的战略意义,但是德国空军对英国舰队的毁灭性打击却着实给德国海军将领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自从1940年后期开始,德国海军便加速建造和改进航母,短短一年时间便将海军舰载航空兵的规模扩大了三倍,主力航母也从势孤力单的“格拉夫齐柏林”号增加到了如今的“42”,即四艘主力航母加上两艘辅助航母,算上意大利海军由商船改造的两艘航母,轴心国阵营的海军力量确实获得了质的飞跃

艾薇儿亲自下厨烹饪的晚餐很是平常,但卡尔斯仍是赞不绝口。航海的枯燥和艰辛众所周知,可这位海军上将谈及开疆辟土仍是满怀憧憬根据日本与德国新近签署的协议,作为换取德国政府支持日本攻略英、荷殖民地的条件,一战时期被日本占领的前德国殖民地将尽数归还德国。这些分布在南太平洋的岛屿虽然缺乏直接的经济意义,但在战略上是大有潜力的。尽管距离遥远,德国政府却已经兴致勃勃地派遣了一批远洋舰船前去接收,卡尔斯同在海军服役的小儿子就荣幸地随舰前往

送走了卡尔斯,罗根连忙唤来托比亚斯,让他提醒凯伦在继续收集来自前线的消息同时,多多关注“海上的天气”以及国内的局势。

“好的,头”

托比亚斯用一如往常的口吻说:“对了,头,我今天在港口听到一些军官在谈论第4装甲集群被围于莫斯科的事情,他们大都认为苏联人只是在垂死挣扎,但也有人对前景持谨慎立场。目前法国民众似乎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但我想苏联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宣传机会”

罗根只是“噢”了一声,独自在心里分析道:历史上有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被围歼于斯大林格勒城下,但这次莫斯科之役的前景却没有那么令人悲观。在战略层面,苏军已经在前期的进攻中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而且英美的姿态也使得苏联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在战术层面,单单一个装甲集群虽然没攻下莫斯科,但苏俄首都毕竟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加固,以克莱斯特装甲群和古德里安装甲群为先锋的德军部队正像是两支巨大的铁钳伸向莫斯科,一场恶战之后,德军就此打倒北极熊也不是没有可能

挥毫,史诗画卷堪落笔第32章迷局之遐思

第32章迷局之遐思

夜深了,听着浪涛拍击海岸的声音,罗根木然地望着天花板,大脑中不断闪过关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想法,一时间却又理不出个头绪来。尤其是卡尔斯沉稳姿态背后所隐藏的不安,更是让他心中隐隐地感到忧虑:魏玛模式消除了极端的主义,可群策群力的国防委员会如今却成了无形的金刚圈,他们循规蹈矩的观念与言论亦是可怕的紧箍咒。

令罗根倍感惋惜的根源所在并非德国空军总司令的军职与权力,更不是单纯的个人前途,而是这场战争、这支军队的最终命运。如果说主义取代魏玛体制顺应了时势,魏玛体制取代主义又再次推动了历史进步,那么也许这种轮回不应该就此结束。

“也许吧”罗根沉沉地叹了一声,窗外,光线渐亮。

两日后,邮递员给艾薇儿送来了一封看似普通的电报。在对照约定的暗语进行转译之后,艾薇儿告诉罗根:祖父约他在巴黎会面。

从威廉弗里克手中接走艾薇儿已经快有一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星期罗根不仅享受到了别样的曼妙,亦在不断的揣测中吊足了自己的胃口。得到这个消息,他几乎迫不及待地踏上前往巴黎的行程,但在艾薇儿的提醒下,他还是先到圣纳泽尔港探望了卡尔斯及其麾下的众将领。望着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那修长雄武的身躯,他在心中默默祈祷:但愿这不是自己最后一次目睹它的英姿

离开圣纳泽尔,罗根和艾薇儿并没有直接前往巴黎,而是沿着法国西部和北部的海岸线小步迈进,每到一座城市,他们必然要花上半天时间参观名胜古迹,好让这个行程看起来只是小两口的亲密假期。如此一来,在接到电报的第六天,他们才慢悠悠地抵达了享誉世界的艺术之都,巴黎

此时此刻,艾菲尔铁塔上依然悬挂着醒目的德国旗帜,但者钟爱的万字符仅仅作为国社党的党派标志予以保留,德国的国旗、军旗大致恢复到了魏玛时期的样式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设置基本相同,以至于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皇室复辟的传闻。且不论如今的高级将领之中依然向往德皇时代的人有多少,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已经撒手人寰,其继承者却又是个优柔寡断的平庸之辈,没有人会指望这些旧皇室成员能够带领德国攀上新的巅峰。

gu903();罗根与德国前内政部长的再次会面是在巴黎大歌剧院的一间贵宾包厢中完成的。当时上演的是卡德摩斯与赫耳弥俄涅,一部创作于18世纪的抒情悲剧。站在任何一个角度,这场战争中的法国都是个巨大的悲剧,但几乎座无虚席的歌剧院中,德国军人和他们的女伴只占了大约三分之一,其余衣着鲜艳、对法语歌剧忘情投入的,身份不难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