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鸟雀无言,子长有歌令一曲送别太白兄。”
“白洗耳恭听。”李白居然缓缓坐了下去,双手抱膝,眼望明月,神色凝然。
萧睿奔过去从柳梦妍一众歌女乐工手里借过一支玉箫,凑近嘴边,一曲婉转悲怆的箫曲如同奔流的江水一泻而出,在月明当空照的秋风送爽的夜空中袅袅散去,久久不绝。
正当众人听得入神的时候,箫声嘎然而止。萧睿纵声吟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白怅然起身,紧紧握起萧睿有些冰冷的手,激动的神色溢于言表:“自今往后,白便不再寂寞了,子长诗才由胜于白。”说罢,端起酒壶,为杜甫和萧睿各自斟满,举杯敬道:
映月美酒清泉香,李白压酒劝君尝。
子长子美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美酒尽,杯掷地。转身去,再相聚
李白霍然松手,杯盏坠地,大步行去。不多时,落寞的身影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只是远远地从山间传来他更加狂纵的吟唱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实事求是地讲,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才情毫不逊色于李白,这首水调歌头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慷慨,一个悲婉,一高一低,一唱一和,在这个中秋离别的夜晚倒也相得益彰。
明知水调歌头带给众人的震撼毫不亚于李白的将进酒,萧睿向杜甫点了点头,拉起自豪仰慕之情溢于言表的少女,一起向仍然回味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中的李宜和李琦行了一礼,“两位殿下,草民不胜酒力,就先告辞回城了”
萧睿携美离去的身影完全隐入了月色照射不到的地方,只是隐隐听见少女那清脆舒心的欢笑声,犹如那夜空中啼鸣的夜莺浅唱。李宜深深一叹,“真奇才也,好一首歌令,不愧是与李白交好互为知己的饮中仙人丞相大人,有此佳婿且弃之,还要在这中秋月宴之上选婿,岂不令洛阳士子无颜见人乎”
刘幽求面色煞白,青筋暴跳的手猛然一颤。突然,他瞥见自家女儿口中喷出一口鲜血,仰面倒了去,不禁悲呼道,“女儿呀”
关于本章修改的说明:老鱼的本意是:李白临场吟诵了一首旧诗因为老鱼觉得像这种绝世诗作如果后人篡改实在是不伦不类,但似乎大多数读者都误读成了李白在现场的原创――这只能说是俺没有说明白。
应多数书友的意见,老鱼将本章修改,切情切景一些,如果有书友看着不爽,老鱼先声明一下,这大诗人的绝作可不是老鱼要改的,实在是众人的意见。此外,本章修改的意见,来自于书友“醉月倚剑笑江山”,特此感谢
附书友醉月倚剑笑江山的留言:我觉得最新跟新的这一章,有一点小问题:
1李白在中秋盛会上,吟将进酒无可厚非,但是岑夫子和丹丘生并不在,在的是杜甫和主角。
2整个盛会,不见杜甫的才学有点奇怪。
3月下独酌这首诗明显是独自一人喝酒时所抒发感情用的,如此盛会,好友在侧,吟咏这首诗,怕是有些不应景了。
小提一句,作者兄弟你引用没有错,但是有一点,需要应景。作者可能是想李白才学孤傲没有至交知己,因此以宾客满堂来衬托礼拜内心的孤单。其实我觉得不然。文中李白既然和杜甫还有萧睿深交,那么总是有至交好友的,因此突如其来的孤单就有些不协调了。因此我觉得换一首更加应景的或许更好。而且,三大才子在此,没理由杜甫蔫在当中,所以杜甫也会吟诗的。并且水准不会太低。
第一点改为:杜子美,萧子长,将进酒,杯莫停。
至于第二点和第三点,引用金陵酒肆留别,略微修改:
白要去了子长子美可有妙句和我心者乎此处,杜甫先吟一首,继而萧睿起,待萧睿吟罢水调歌头
李白怅然起身,紧紧握住萧睿有些冰凉的手,激动的神色溢于言表:“自今往后,白便不再寂寞了,子长诗才由胜于白。”说罢,端起酒壶,为杜甫和萧睿各自斟满,举杯敬道:
映月美酒满楼香,李白压酒劝君尝。
子长子美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美酒尽,杯掷地。转身去。不多时
gu903();第一卷洛阳游第042章路遇旧人